1
身高只有317米的敬亭山,不与别的山比高低,它挑战肚子里出口成章的诗篇。
前有南北朝的诗人谢朓,后有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他们各自写了一首诗,献给敬亭山。
如果宣城要从古代选一位代言人,可能会有些为难。
从官位来说,毕竟谢朓好歹还担任过一任宣城太守,而李白只是一位躲避战火的闲人。
闲人也有闲人的好处,老死也回不了故乡的李白,有足够的时间钻进敬亭山,从早到晚,看到众鸟高飞尽,看得孤云独去闲。
谢朓在衙门里坐着的时候,绝对比李白威风,他如果要上敬亭山,起码有免费坐轿的资格。除非他要学谢灵运亲自登山,让脚下的一副“谢公屐”名扬天下。
不久,谢朓就被人诬陷致死了。李白在浩叹“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同时,肯定又在偷笑,为官一任,不如归去做闲人。
百年后的李白,幸运读到了谢朓的“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他不慌不忙,写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
我在刻有《江南诗山》的石壁前,照了一张相,然后悻悻离去。
因为,刻字并涂成醒目红色的石壁,比我高大得多。
还有很多人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他们要不是没有胆量,就是没有资本。
谢李之后,来过此地的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听听这些大名就够了:
唐代的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的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以及明代的汤显祖、文征明等......
这些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人,怎么会先后聚集在宣城,让一座并不伟岸的敬亭山,拥有了让众人仰望的海拔?
一首唐代五绝的魅力有多大?看看敬亭山就明白,一座本应平凡一生的山,该如何在青史中脱颖而出。
李白登山赋诗的时候绝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诗人跟踪而来,投出自己的新作。
然而,后代的任何人都没能超越李白,他们成了“诗仙”身后的忠实侍从。
3
玉真公主的墓,意外坐落在敬亭山的一个小山谷里。
她活在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繁荣的盛唐,作为一代女王武则天的孙女,她只感觉到权力之中的血腥,因为她的生母,在她出生之后就被赐死。
人们在电视剧中津津乐道的宫斗,在现实中,曾经在伪装的温情纱幕下多次重现。
她毅然选择了遁入空门,在唐代,不离开宫廷而成为一名道姑,是一件时髦的事。
当她真的在山林里感受寂寞,舍弃所有的光环和恩宠,把别人特意追求的功名踏在脚下,这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
当晨钟暮鼓只是敲响身边的荒凉,杜鹃花不顾一切地向敬亭山怒放,你是否会因为这样的决定而后悔?
人们说,她只痛心所推荐的大诗人李白,被宫廷赐金放还。郁郁寡欢的她,为此愤然上书,要求去掉公主的称号。
安史之乱后,她为追寻李白而隐居敬亭山,直至香消玉殒。
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她的魂是一座写满了诗的山,山脚的茶树年年在绿,春风一吹,就看见她的裙裾在飘。
4
在敬亭山,我意外地见到了陈毅元帅的全身塑像。看来,包容古今的名山,都应力求成为跨越历史的风云际会场所。
戎马一生却爱写诗的的陈毅,面对着江南的诗山,他不可能沉默,更不愿意输于古人。
似乎想证明,不懂诗的人,没资格留在诗山里。
这一次,他不写“大雪压青松”的高光诗句,也不写《梅岭三章》的豪放之词,只想把一首深情怀古的诗献给敬亭山。
因此,他在率部东进的途中,奋笔写下“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这是我今生见过的第二尊陈老总塑像。
在上海外滩的一尊,让人遐想他就任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的亮丽风采;敬亭山的这一尊,则是在提醒皖南事变的惨案后,接任新四军军长的他,是如何地力挽狂澜。
陈毅元帅仿佛要告诉我,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位诗人,只不过有的诗精彩,有的诗平庸,有的诗写好了开头,却写不好结尾。
5
敬亭山的半山腰,大画家石涛的纪念馆坐落在此。
一个树木葱郁的地方,特别适合建一座古典的庭院。
身为皇室的后裔,不能凭显赫的身世安享富贵,却要依仗手中的一支画笔,浪迹江湖。
谁在当时的卖画坛走过,在他的眼前丢下几文钱的怜悯?
这又证实了一回:政坛不幸,乃画坛之大幸!
石涛活着时,根本没心思去欣赏敬亭山一路的景色,他更想云游天下,“搜尽奇峰打草稿”。
所以,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只是画家暂时的驻锡之地。
寺里的僧侣们去了又再来,寺里的香火燃了又熄灭,寺里的大殿废了又重建,唯有他留给寺庙的《罗汉百开册页》,捧为后世珍藏的至宝。
平生爱吃苦瓜,而自嘲为“苦瓜和尚”的他,笔墨中也居然含有淡淡的苦涩。
我们今天在烹调苦瓜的时候,压根儿想不起他。
(刊登于张新平主编的2021年纸刊《散文诗年鉴》)
简介:杨瑞福,正高级高工,上海市作协会员,现任《散文诗博览》微刊副总编和纸刊《诗乡顾村》的责任编辑。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