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拈花寺
         胡 弦
轻如灰尘的小寺,
窗棂上的雕花缓慢而寂寞。
酒喝醉了的时候,
梅花刚好开到一半。

细雨暂歇,红烛肥美,
木柱是又高又细的傻子,
而大悲伤,是藏在曲子深处的暗坑。
——风吹过猛虎扭伤的踝骨。

                 于大悲伤处拈一朵生命之花
                  ——读胡弦《拈花寺》
                           文/海恋

      “诗乃寺之言。”“庙宇,诗人的精神故宅……”这首《拈花寺》早有专家评述。而在我看来,诗歌传达出来的是对人生的深度认识,是对存在的怀疑与窥探。自古以来,诗人多有避世情结,不仅仅因为诗人的清高,天性使然的孤傲与世俗生活的格格不入。更在于诗人洞悉人生本质的独特视觉。“人生本来毫无意义”这不只是悲凉的哲思和消极的参悟,也是对存在的终极解说。“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那么,轻如灰尘的小寺也不过是空茫的镜像,只有在醉意里才能得见的镜花水月。“木柱是又高又细的傻子,/而大悲伤,是藏在曲子深处的暗坑。”既然存在是虚无的空幻,那么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大悲伤。只有“傻傻的木柱”独自承担着“不可承之重”,曲终人散,大悲伤的暗坑也必定要显现出来,“——风吹过猛虎扭伤的脚踝”,此处的转折是对人生终极定义的阐释:可有无憾的人生?想一想,对于人生价值、意义或是“成果”的追求与寻觅,哪一个人不曾形似“猛虎”,而最终,必然在实际经历中伤痕累累,这便是真正的人生,贪嗔痴慢,“身为众苦之本”,佛家早有证悟。因而生即是痛,即便是叱咤风云的王者也难免经历此痛,明了“苦集灭道”四谛,或可有机会得其正果。
       然而,我们仍然要活着,而且要努力地活着,与苦痛挣扎,拈生命之花,这便是生的辩证,于无意义之中最大的意义。
      这首诗从表达上来说,是意象化较强的一首,整首诗跳跃性较大,虽然短小却意象纷杂,似乎艰涩难懂,但仔细读,“雕花缓慢”、“半开的梅花”、“暂歇的细雨”、“肥美的红烛”……诗的意境是唯美的,透露着淡淡的忧伤,且意象所提供的诗意线索也有所指向。其中“梅花”这一意象相对难解。中国诗对于“梅花”的描写颇多,极佳的大概要首推“梅妻鹤子”——林和靖的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次还有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卢仝的“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王维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梅,傲寒独开,品格高洁,因此常被人称赏,并常被选作抒情意象的主体。而其意象的指代或借梅咏志,或表达寄赠离愁、羁旅思乡之情、或倾诉世事变迁、际遇伤怀之叹,不一而足。在此诗中,“梅花”意象到底代指什么,似乎也不必深究,也许就是作者下意识的感知、感受的提炼,联系整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在深刻领悟“大悲伤”前的情感铺垫,就已经足够了。
       做为意象诗,我觉得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诗人能够将哲思贯穿于意象的起承与跳跃之间,把看似没有关联的一些事物放置在一起,反倒生出特别的意境,而诗意的“藏而不显”使表达更具某种张力和诱惑力,就像张枣《镜中》那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毫无关联的语言的陌生感正是诗的玄妙之处,就像那座轻如灰尘的小寺,或许只是诗人偶然静思时于心头拈出的一朵小花……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赵一男 版主 2022-1-29 20:44:33
苍凉 发表于 2022-1-28 12:18
优美的诗,曲尽诗意的评。学习,感谢,

这是胡弦老师很早的诗了,我也读了很久,一直没发出来。所有的评读都带有个体视角,很难言尽,这也是这首意象诗的魅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优美的诗,曲尽诗意的评。学习,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发表于 2022-1-27 11:13
拜读,学习,问好!

感谢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