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庄子和樟树,凝神告诫
——简评余笑忠诗三首

冬雁


生活中遇到一些事物我们会产生很多观念,《废物论》一诗让我们思考到一种价值观。“价值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指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在必须的关联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用途或用心作用。”因此我理解为某种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来历”,也就是艾蒿的价值就是在于“人为因素”而不是“野生”之物。那么那棵死去的高大的“樟树”呢,至于它的来历我们无法考究,但它的“死”却引发出人们无限的“思考”。也许因为庄子与樟树之间的某种因素使然,让一棵树有了“修行”。入定即禅定,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死了的树就是一桩枯木而已,但因为有了名头,被反复“分析”,或称作“炒作”。同是作为植物的艾蒿与樟树,在“竹林和杂树”之间,在“万木争荣的春”,一死,一活。活着的和死去的都有了它们存在的“价值”,虽然这种价值的实质不在于它的自然性,而在于它的社会性。换句话说,价值就是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我们在一些感悟中经常体会到不同的感觉,像《告诫》其实每读一遍这首诗,我的心就会时不时地就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诗人以被刨出的蚯蚓为引子,引出一些灰暗时代的缩影:“他们推过来一个被反绑着的人∕命令他:吃它”“他们又推出一个人,一个妇人∕他们笑道:要不就割下她的奶子喂你”“母亲叮嘱她的孩子:不管什么人盘问你∕你都说,我和你们是同一个部分的”,诗人用一个“推”字,形象地表明“被反绑的人”作出的一种反抗和挣扎。是什么样的行为和心态才能让一个人去生吃蚯蚓,去羞辱一个手无寸铁的妇人,甚至于孩子。在那个人性被恶化的年代,在那种畸形思想膨胀的时代,有多少无辜的人在混乱的岁月承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残。

《凝神》是我在余笑忠的诗歌里来回看了几遍挑选出来的,因为读到这样温馨的文字它触及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就是母爱。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无私而温情:“这一刻我想起我的母亲,我想起年轻的她∕把我放进摇篮里”,在诗人的眼里母亲永远是那么年轻,自己永远就是个孩子,而“摇篮”则是记忆里最舒适最温暖的“家”了。具有诗歌的画面感和立体感的描述,让读者的内心随着摇篮的节奏而逐渐安宁起来。“那是劳作的间隙∕她轻轻摇晃我,她一遍遍哼着我的奶名”,母亲就是这样伟大,她把整个“劳作的间隙”都放在哄孩子睡觉上,而且那么细心,“轻轻”“哼着我的奶名”让一个年轻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对那些喊她的人“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这都是对母亲形象的刻画。该诗简洁凝练,朴实无华,细节描写以及动静相结合,形成一种记忆里美妙的宁静之感。  


附: 余笑忠的诗


废物论


我弯腰查看一大片艾蒿
从离屋舍之近来看,应该是
某人种植的,而非野生
药用价值使它走俏
艾蒿的味道是苦的,鸡鸭不会啄它
牛羊不会啃它
站起身来,眼前是竹林和杂树
一棵高大的樟树已经死了
在万木争荣的春天,它的死
倍加醒目
在一簇簇伏地而生的艾蒿旁
它的死
似乎带着庄子的苦笑
但即便它死了,也没有人把它砍倒
仿佛正是这醒目的死,这入定
这废物,获得了审视的目光

2017.4.5


告诫


从泥土里被刨出的蚯蚓,它们
从未见过世面的肉身
暴露出来

以其渺小的弹性
顶撞碎石、阳光
和阳光下它自身的影子

他们推过来一个被反绑着的人
命令他:吃它

他们又推出一个人,一个妇人
他们笑道:要不就割下她的奶子喂你

母亲叮嘱她的孩子:不管什么人盘问你
你都说,我和你们是同一个部分的

蚯蚓就一直在我们的喉结里涌动
蚯蚓也和我们是同一个部分的

2010.7.4


凝神


这一刻我想起我的母亲,我想起年轻的她
把我放进摇篮里

那是劳作的间隙
她轻轻摇晃我,她一遍遍哼着我的奶名

我看到
我的母亲对着那些兴冲冲喊她出去的人
又是摇头,又是摆手

2009.3.10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好诗好评。读之受益非浅。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