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海德 发表于 2021-8-2 18:36
这是一首适合坐在地铁中阅读的诗。窗外灯火,窗内锦缎。

地铁是经典意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1-8-2 18:28
《黑马》给出的正是这么一个进入现实的入口,所缺少的应该也是由读者添加的。可能的断裂部分也由此形成- ...

草木因有理想而焕发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1-8-2 18:28
《黑马》给出的正是这么一个进入现实的入口,所缺少的应该也是由读者添加的。可能的断裂部分也由此形成- ...

草木因有理想而焕发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陈醋 发表于 2021-8-2 17:06
如果《大树》想给读者一些历史或者现时代的思考,应该有一两句的指向,文本没有呈现,又没有指向,读者没必 ...

角度刁钻有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德 发表于 2021-8-2 18:46
不要向技术和流派靠得太近。一首诗就是一首诗,读它品味,慢慢地渗入,让它缓缓地覆盖,让它诗意昂扬,成为 ...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此简单地说一下对上面两首诗的看法。第一首,一棵大树,是作者感觉它大它才大,哪怕还有比它更高、更粗、更老的树。其间从这棵大树的“附近”开始,空间拉的比较开阔,如“方圆三千里也就是往南三千里,往北三千里/往东三千里,往西三千里”云云,文字也还流畅,但却没有多大的意思,无非是要人去猜,到底怎样才算大呢?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故意搞出这么多,除了无聊还是无聊。第二首,黑马,写某种幻象,前三句基本能立住,末段第一行“一匹锦缎退回草木”也能接受:“一匹锦缎”疑似突然出现的彩云,可以理解成因为惊骇才“退回草木”,与上段“一定有神性的事情发生”相呼应。而最后一行就显得重复且废话了,不是锦缎像光重复,是“不是别的,仅仅是她自身”既重复又废话,这里应该进一步荡开去写,动起来,意味更多更充足一些,并与前面产生诗意的关联。总之,后一首比前一首写的简单、纯粹一些,但仍然留有斧凿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马》的作者很跳达的性格,但不一定洒脱,可能 还有些沉默,偏暗,但诗成为其一个光明的突破口。

--纯粹的猜玩,如果有不敬,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维德 发表于 2021-8-2 18:56
《大树》的作者是一个善于厘清的人。性格相当理性,喜欢琢磨事情和人,屡有发现而能逐一化解掉其中的不适。 ...

如作者不满,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树》的作者是一个善于厘清的人。性格相当理性,喜欢琢磨事情和人,屡有发现而能逐一化解掉其中的不适。=


=纯粹的猜玩,不存在对作者不敬,和对诗的亵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要向技术和流派靠得太近。一首诗就是一首诗,读它品味,慢慢地渗入,让它缓缓地覆盖,让它诗意昂扬,成为它本身。别管流派,也别管谁写的,更别固执自已的主见而放弃它已经张开的羽翼,接受它的美让它最开始诞生的光芒放射出来就好。
当然,一切建筑在自己个人的爱好 的基础之上,如果自己不喜欢,就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