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admin   /  2021-10-26 14:10  /   26554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沙漠 发表于 2021-10-28 08:47
修改一下~

《入林记》

好的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先锋 发表于 2021-10-27 20:32
入林记
文/方先锋

要求行数相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子九日 发表于 2021-10-27 13:59
入林记
                                    礁石

请跟帖标注作者名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富河九歌 发表于 2021-10-27 08:52
入林记
文/富河九歌

要求行数相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马朝歌 发表于 2021-10-27 07:55
《入林记》

沿溪流,我不清楚徒步多久

请跟帖标注署名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海云 发表于 2021-10-26 18:51
二棍同学,献丑了!

要求行数相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罡罡老郭 发表于 2021-10-26 16:55
入林记——跟帖张二棍
文/杠子

请用注册名投稿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只蝶痴梦

落叶无声
在林间疏疏地舞蹈
每一枚落叶,都像一叶菩提

踩在落叶上的脚,很轻柔
但脚下仍有枯枝断裂的声响
丛林安静,仿佛喧嚣尘世
不过是一个意外的假象

地上倾覆的鸟巢
带给的生命迹象,像谁的前世?

纵横的藤蔓与荆棘
一直在拦我,扯我
仿佛想让我留下来
与它们做伴


入林之悟

——张二棍诗歌《入林记》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张二棍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尘世的悲悯,对事物的深度感知,以及他灵魂温暖的烛照。这首《入林记》就具有这三大特点。
诗人诗歌开篇的切入就以极强的画面感打开了一座人间丛林。他入林时极轻的走动是诗人对这个林子的善意使然,却也是诗人对这个人间心存善意的写照。他小心翼翼地入林,多像他在这个丛林的人间小心翼翼地活着。这是诗人做人的态度。迎面的北风,倾覆的鸟巢,倒扣在雪地上。这一幅薄凉的画面背后影印出的正是这个凉薄的人间缩影。而诗人翻开倒扣在雪地上的鸟巢看到的细细的茅草交织令他联想到的唐朝布局,益发地令这首诗的意象与人间交融成了一体。里面让人伤感的洁净既有诗人对鸟去巢空时空变幻的无奈,也有诗人对世事无常,物是人非,柔软内心伤逝的悸动以及对人间的悲悯。
第二节,诗人写到了他折身返回时,荆棘对他无助的挽留。与他刚刚入林时荆棘对他的阻拦与不信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拟人化的意象呈现里,满是人间众生的影子。它们相似的谜一样的脸是世间众生悲苦的标志性写照。它们渴望被认识的一生与默默无闻的众生影像再一次重合在一起。
树林即人间。诗人的《入林记》是诗人身在人间却又走入树林——又一个人间的含蓄表达。这种委婉的表达,避免了诗歌的直白与肤浅,从而令诗意在曲折回环,意象的相互重合中走向了深邃与辽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文/长河一叶舟

我走进来
惊醒了寂静这个睡在林间的庞然大物
月光顺着树木的枯槁滑下来
变成满地骨头
断裂从脚底传出
我止住深陷,看见光背后有无数只耳朵在听
月亮是另类的一只,长在树梢

我原路返回,穿过几处没膝草丛
多么顺从天意啊
一切都是当初的样子
我不由拍了拍沾在身上的月光
猛然发现,浑身长刺的苍耳爬满裤管
这些精灵又硬又小
原来,草木有那么多的不声不响
也想走出沉寂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梦的门


轻轻的,像粉笔走进幽深的黑板
像亮灯的窗户沉浸入夜
黑水漫过星星头顶,无声无息
灌木丛刺穿睡眠
胸口长出喷壶的嘴,唤醒
盲人耳朵里急促的马蹄
唤醒象形字里呼风唤雨的芦苇

你或许近,或许远
瘦长的袖管里飞出枯叶蝶
三里,五里,十里回绕的旧梦
在褪下的袍子里聚首
这小小国度,也有遗民窃窃私议
我仿佛行走在草原,四周有蒙古包鼓起
一团团,如太初混沌,我来到原始的入口
走过去的路,弯腰拾起落在地上的干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