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admin   /  2021-10-26 14:10  /   27054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沙漠 发表于 2021-10-31 17:08
兄弟,行数不对啊

哦,没有注意到行数,算了,就不拿出去了 。 问好!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张二棍

轻轻走动,脚下
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
北风迎面,心无旁骛地吹着
倾覆的鸟巢,倒扣在雪地上
我把它翻过来,细细的茅草交织着
依稀还是唐朝的布局,里面
有让人伤感的洁净

我折身返回的时候
那丛荆棘,拽了一下我的衣服
像是无助的挽留。我记得刚刚
入林时,也有一株荆棘,企图拦住我
它们都有一张相似的
谜一样的脸
它们都长在这里
过完渴望被认识的一生



浅析:

       出世入世,倒行逆施,反观自照
              ——读张二棍《入林记》有感




    《入林记》从传统意义对张二棍这首诗的标题来释义,很轻易的就会让人联系中国古代的隐士以及隐世文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渊明。而本诗旨意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本诗中的“我”的位置,在此应是设定于世外。这是我理解这首诗的立足点。因此,与其说是入林记,莫如说是入世之所见所闻所感。

    诗的第一节,首先以“轻轻走动”这个轻柔的动作,体现对林中脚下那些断裂枯枝的怜悯之情——曾经它们也是枝繁叶茂。四季轮回,是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时值冬季,北风也是季节的必然之事,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况乎凛凛北风中光那秃秃的树杈上的一只鸟巢?

    覆巢之下无完卵。一座森林是一个大世界,而一只鸟巢也是一个小世界。大世界有大世界的制度规则,小世界有小世界的结构布局。无论大小,以世外之人来看,似乎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控制之物。而莽莽苍苍的“森林”和编织精美的“鸟巢”,却难以掩饰自然的枯败和“让人伤感的洁净”。

    不如归去。第二节,世外之人意兴阑珊,折身返回时,“那丛荆棘,拽了一下我的衣服”,进而想起“入林时,也有一株荆棘,企图拦住我”,表达了出世之人感物伤怀之情。世外之人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林中的一个不速之客,而林中那丛荆棘,从开始对闯入者敌意的拒绝,到离去时的挽留,愚以为,不仅仅是它们渴望被认识。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或许其中还蕴含林中世界的万物生灵,对现有固化丛林规则,或制度,寻求一种来自外界的打破的力量。

    诚然,作者张二棍并非世外之人,之所以他以出世之人的身份来洞察世间之事,这是一种有效的诗歌策略,足以起到更客观可信的反观自照目的。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博马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无非是两棵树
左右结构,横生枝节
无非是春秋大梦
没有结果
无非是一个人的天涯
举着异乡明月
无非是一棵树重复一棵树
的生活
无非是人鬼殊途
或春风不度或刀剑如梦

林:
陶潜来过
走了
宋江来过
走了
南山来过
走了
一群乌鸦来过
走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国际诗赛 发表于 2021-11-2 22:49
修改后跟帖发在这里即可。我替你重新编辑

入林记
文/天河水

一个偏旁与草木有关
而你是红尘中奔波的一株
与生俱来的锋芒,以其
原生的血脉昼夜不停地苍翠
骨子里嶙峋的修辞
写皴裂的诗句

烈焰流成瀑布,河水
一直在走。我以为——
现身一片松树的挺拔
就能领受母亲二字的高度
俯瞰群山老去
鲜花长出皱纹
为了将一个乳名喂养长大
含辛当道,茹苦断后
松果咬紧一身牙齿
(已修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文/曹正峰

来交我的孤独,它已成熟
从一颗星的位置掉下来,交给狼尾草
在风里齐声嚎叫。来交我的伤感
深秋,野的梨花海棠花错认了季节
来交我轻如白发的灵魂,柳树朝北的伤口里
覆一层去年的残雪,阳光不顾而融化得很慢
仍有野花的香味肯接受我的双脚
仍有枝头的红叶肯接受我的呼吸
最爱的乌鸫鸟也看到我眼里喷溅的夜色

我的肉体分割交给这片树林的任何一部分
出来时,我已归入虚静。但我知道
我就埋在这片树林的外面。春天到来时
我会随一绺地气醒来。醒来的还有这片树林
归还我身体的各部分,有序一点点地聚合
柳树伤口里的灵魂之雪,融化得慢些。再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家梦泉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1-11-2 20:44:59
本帖最后由 国际诗赛 于 2021-11-2 22:46 编辑

入林记

张二棍



轻轻走动,脚下
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
北风迎面,心无旁骛地吹着
倾覆的鸟巢,倒扣在雪地上
我把它翻过来,细细的茅草交织着
依稀还是唐朝的布局,里面
有让人伤感的洁净

我折身返回的时候
那丛荆棘,拽了一下我的衣服
像是无助的挽留。我记得刚刚
入林时,也有一株荆棘,企图拦住我
它们都有一张相似的
谜一样的脸
它们都长在这里
过完渴望被认识的一生


一首有独特发现的好诗

老家梦泉



这首小诗借重叙事,又能适时走出,并赋予其迷人的诗性。你可以说它是一首口语诗,也可说它是一首意象诗,亦可说它是一首整体隐喻的诗(表面深入自然之林,实际亦是深入社会之林,枯枝,北风,鸟巢,荆棘等是事象,也是意象,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小诗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融视觉、声觉、触觉于一身,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在适当的地方实时加入虚实转换及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所看与所思发生化学反应,并进行有效地延伸和对接。比如由所看——倾覆的鸟巢,生发联想(撑开时空的疆域)——“依稀还是唐朝的布局,里面/有让人伤感的洁净”。“唐朝的布局”是什么?作者不明说,任由读者去想象——是以唐朝为代表的农业文明?是农业文明里士大夫们的精神高蹈?还是对工业文明突飞猛进下农业文明的式微及农村空巢的隐喻?等等不一而足……还比如由所看到的荆棘及荆棘的扯拉,联想到底层生存的逼仄及渴望被认知的诉求,亦或是被过度割裂的农业文明渴望被认知的无助祈求。这也是对由空巢引发拷问的诗意延伸,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各有所长、所短,也许相互兼顾补足才是最好的出路……

小诗的语言非常朴实,纯真。荆棘的拟人刻画也非常出彩。另外,小诗结构也很讲究,上下两段,一进一出,一上一下(视觉的观照,鸟巢是由上坠落的);段内也有上下交错的呈现。

通观这首小诗,其情亦真,其意亦切。有自己独特的观照视角及飞翔轨迹(不是虚假、油腻、生硬的语言游戏及无效空转),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营造,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意象提炼,有自己提纯一新的诗家语,有自己惊心动魄的诗意拷问,有自己触及此在的精准起、落,不愧是一首有独特发现的好诗。

2021.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尘凡无忧 发表于 2021-11-2 11:49
《入林记》

——尘凡无忧

入林记
文/濮建镇

抬头近看叶子替代的天空
蓝变成的绿
碎裂着数不清的薄片
随时会掉下一片砸头上

绿继续深色下去
会深成黑色
成黑暗的天空
那能看千疮百孔得
像一不小心就会散落下来
如北风吹入秋林
碎片纷纷坠下的景象
这一次次惨状
刻在树干上的甲骨文中
让人解读得伤透脑筋

入林并没有得到安宁
返回也不一定值得庆幸
荆棘无处不在
区别在于林中看得见
而林外藏于无形中
都会扎得人措不及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入林记》

——尘凡无忧


一走入树林,人世
就在我身后合上了门
夜的露气,仍盘桓氤氲
稀疏的光线像雨滴,从亘古以来
就在滴下,时间于此落入迷宫
这个如同幻觉的世界,有一种
让人晕眩的繁盛

越向林间深处,脚步越轻盈
仿佛有什么,提起了我的灵魂
潮湿的空气里,它们纤细
而静谧地游荡,我边走边分辨
什么令我如此安宁
仿佛我生就是一株植物
从人世拥挤的丛林,终于回到
自然而松弛的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俯仰无愧天地
            ——简评张二棍《入林记》

所谓“诗言志”,这首张二棍的《入林记》是一首典型的抒发诗人情怀的诗。
这种情怀,稍微有点读过唐诗宋词的人都会有,会写诗的朋友也多多少少在自己的诗句中有过涉及。通俗点说,就是怀古惜今。不过,像张二棍这样写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入木三分的却是不多见。
文本细读如下。
诗人在语言上没有加大力度,但加强了精确度。前四句最是明显。“轻轻走动,脚下/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这两句是个小小的悖论。轻轻走动的目的,自然是希望不发出声音,但偏偏有枯枝裂开。这声音让读者警醒,因为这预示着会发生什么,有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轻轻走动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这两句的精确度,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是对现实发生的事实的准确采集。第二,无论是“轻轻走动”的态度体现和“枯枝裂开”的氛围描述,都与后面“鸟巢”与“唐朝”的这对主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接下来两句,“迎面的北风,心无旁骛地吹着/倾覆的鸟巢倒扣在地上”,这里其实也隐含着一个悖论。北风心无旁骛,应该是没有要吹倒鸟巢的心思,但结果是发生了倾覆。这里的“心无旁骛”,有不顾一切,高高在上,天地无情的意味在里面。这两句,也许,还有当下诗歌现状的心理现实存在。这为后面“唐朝”意象的出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这里的精确度集中体现在“心无旁骛”上,所谓心无旁骛,这里用的是反向词意,就是不关心其它一切,好坏都和我无关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在做更加重要的其它事。
这一节的最后三句,是图穷匕现,这个“匕”就是“唐朝”。第一遍读到的时候,还是有些突兀,怎么“鸟巢”突然和唐朝发生关系了?这种突兀,也许是要提醒我们再回头重读文本,那些细微的痕迹,隐秘的铺垫,将会呈现出脉络。
关键要回答的问题是,鸟巢和唐朝这两个词怎么会构成了这种类似像喻的关系。
其实,我们在中间添加一个词,就一目了然。鸟巢+王冠+唐朝。
鸟巢,诗人的家园或归宿。王冠,形似鸟巢,并暗指诗歌在语言艺术中的地位。
唐朝,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代,历代以降唐诗就是诗中王冠。
所以,我们不能换成宋朝,或其它。
在这一节的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词不能遗漏,那就是“洁净”。这是表现诗人情怀的最直接的证据。“让人伤感的洁净”,是诗人的忧伤,也是诗人对自己和诗歌品格的要求。因为哪怕鸟巢打落到尘埃里,他还是认为里面是洁净的。这种对诗歌深入骨髓般的狂热的爱,是不允许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所以,鸟巢必须是洁净的。
总结上述第一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轻轻走动”的真实目的,是诗人想靠近一个伟大的诗歌王国。“轻轻”是卑微和谦逊,是学生走近教授时的态度。是一种“俯就”的姿势。而“枯枝裂开”,和“倾覆的鸟巢”与历史镜像中被颠覆了的唐朝,构成了统一。只是诗人关注的不是贞观之治的唐朝,也不是唐明皇的唐朝,而是有借鉴意义的“布局”和崇敬意义的“洁净”,昭示了诗人高瞻的眼光和高洁的品格。
本诗第二节,诗人从高蹈中回到现实。现实依然是荆棘密布。两次荆棘意象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但是,如何解读这两次出现的荆棘,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少人对这一节诗人的叙述方式有好奇,也有人欣赏诗人对荆棘的态度,想象出父亲对子女的情境等等。这些自然有大家的道理。不过,我个人感觉,上下两节是有紧密联系的,不仅仅是“入林可以远达唐宋,也可以近及当下未来”的洒脱。
诗人“折身返回的时候”,实际上应该是郁闷的,因为他自觉没有赶上唐朝那个时代,也无法追回那个时代。这种思绪对他是有杀伤力的,就像荆棘拽了他一下。这荆棘是能伤害他的,但他发现没有或假装没有,他感觉那是“无助的挽留”(都是过去式,与当下现实无益)。这郁闷感,也让他想起入林的时候,也有荆棘拦住他的路。他觉得它们都有“谜一样的脸”,让他不解。但是,他还是要去思索,要去解答,要弄清楚“荆棘”对于他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荆棘”对于诗人而言就有了哲学意味。
诗人有没有在诗中回答了呢?
我认为,是回答了。并在回答中直指本诗的核心要素——诗人的情怀。
第一个荆棘,我理解为鸟巢坠落尘埃之后的环境,显然困难重重。像当下逐渐边缘化的诗坛现状。第二个荆棘,可能指向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感受,“企图拦住我”,在学习诗歌艺术的过程中,哪里不是困难重重?
据说诗人是一个长年在野外进行勘查的地质队员,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显然非常艰苦,非一般人能想象。
当然,我们读诗,自然不能这么直白地明确指向,但作为评论,还是需要结合诗歌背景,这样才有可能无限接近诗人的感受,最后才能理解“它们都长在这里/过完渴望被认知的一生”,是和光同尘,而不是怀才不遇。
为什么说是和光同尘呢?
荆棘这个意象,天生就对人类有伤害,在诗人眼里就是对立面,会“企图拦住我”。但诗人的选择不是披荆斩棘,而是原谅了它的伤害,认为它们是“挽留”。至于以前的“拦住”,诗人也不想深究这“迷一样的脸”的真相,而是换位思考,用自身的感受来体会它们身处荒野,“渴望被认知”的心理,所以这也是一种原谅。
第二节对“荆棘”的两种原谅,实质上就是一种诗人自“仰”的姿势。
诗人由此升高了一格,像俯视荆棘,也像化身荆棘,在情怀上与荆棘和光同尘,最后达到了入林出林皆可的自由。这就不是一般的情怀了,而是大情怀。
总之,《入林记》,表达了一个诗人对诗歌理想与现实状况的理解和追求,抒发了诗人一种高洁的,人间清醒的,愿意像荆棘野草一样自由生长在天地中的大情怀。
所谓“林”子,也就是圈子。诗人第一节划了一个大圈子,第二节则画了一个小圈子,
他认为这就是他的天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2021-1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