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从现实世界摇响精神之铎

黄土层


读这首《无锁之门》,由不得人不想起弗罗斯特那首著名的《林中路》。他善于在现实的镜像里进入,上升到哲理层面,引发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无限的况味。这首“无锁之门”,乍读起来的确很晦涩难懂,清晰的叙事之下很难显形一个诗歌的灵体,供读者瞬间捕捉。这就是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神思,参与再创作。仔细阅读该诗,事件很简单:“我”在一间房子里住很久很久了,终于听到了敲门声,可这门一直没锁啊。这谁啊?我吃惊不小,暗暗祈祷。敲门声再次响起,“我”干脆从敞开的窗户跳到窗户外。又把头探进去,说请进!这个怪异的动作,把“我”横亘在了屋里屋外的“界墙”上了。此时此刻,谁在敲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从那所房子里出来了,或者说“我”一半在现实世界,一半在自我樊笼里。这时,两个世界出现了,但重心发生了很大偏移。至此,自我的精神牢笼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没有打破,连打破的动机都没有,机缘更是没有。而“我”可能存在的危机意识竟然没有觉醒。最终是这个莫名其妙的“敲门声”,让“我”腾空自己,藏身在外界,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任岁月变迁而变迁。逐渐改变自己。

弗罗斯特这首诗要揭示的诗意大抵是这样的:我们往往一直关在自我制造的“无锁之门”里,出不去也无意出去。有时候,突然的外界干预,比如敲门声就可以打破这一切。打破的时候我们不是镇静的,而是惊慌失措的,像贼一样从自家的窗户逃出,这样怪异的举动说明自我的释放是艰难的,也是羞怯的,而一旦克服恐惧,“越过”去,也就是从自我的樊笼里越狱后,收获是很大的,也是必要的。这种收获,由恐惧转化成为欣喜了。人的心灵成长大抵也是如此。弗罗斯特善于叙事,简括清澈,要言不烦,又直击精神之铎。这是值得中国诗人学习的手法。






附:
无锁之门

[美]弗罗斯特 倪志娟译


许多年过去,
终于传来敲门声,
我想起这扇门
无锁可用。

我吹灭灯,
踮脚走过地板,
举起手
对着门祈祷。

敲门声再次响起,
我的窗户是敞开的;
我爬上窗台
跳到屋外。

头探回窗子
大声说,“请进”,
无论敲门的
究竟是什么。

因此,在敲门声中,
我腾空我的笼子
藏身世界,
任岁月变迁。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黄土层老师的释意,使一首诗的意旨鲜明了。学习,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逸冰暖雪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6-11 19:49:25
通过精彩的诗评,读一首诗,享受一种全新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