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萦之 版主   /  2021-4-29 14:18  /   137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麦田里的守望者

鲁侠客



塞林格,在其《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中,表达了一个渴望在异化的现实里,回归精神家园,回归心灵净土的主题。而辰水这首《倘若明日响晴》,令我第一时间感受到诗人纠结,沉郁,伤感,而又满怀憧憬希望复杂的诗绪。两者之间,“麦田”作为一种交集,恰如其分地折射出“传承延续”的重大命题。

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始终是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悖论现象,尤其是对于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深远的影响,故土的概念,和大树的根一样,深深根植于人的血脉之中,乡村和土地,既生产粮食,养育祖先,也埋葬祖先。

依赖纯净静谧的乡村和土地,人类的繁衍,像流水一样,绵绵不绝。对于来自齐鲁大地沂蒙诗人辰水而言,处于此种历史语境下怀揣忧患的诗写,就显得深邃厚重,具有了回溯精神原乡,捍卫粮食和土地的“诗意自觉”。

这首诗,从及物的初春画面开始,裸露的土地,与祖先畅谈落日和飞鸟,构筑了一幅祥和温馨的画面,而峰回路转,是在第二个诗意单元,从模糊的祖先,诗人笔锋坦陈现实中的纠结,土地贫瘠,资本对于乡村土地过度的开发侵蚀和占有,质朴纯净的乡风与逐利的资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都被诗人纳入思考之中,其中对于粮食的忧虑,对于象征农耕文明斗笠的描述,无不显露悲怆的意味。

如果诗写止于此,这首诗的价值,可能大打折扣,色调过于灰暗阴郁,过于愤世嫉俗,一个对于社会现实敏感的诗人,褒有出世情怀,只能证明他左手握紧着正义和悲悯,而在此首诗歌的第三个意义单元里,他用“倘若明日响晴”灵光一闪的笔触,写出了温情的理想主义的诉求,即一粒粒待孕的种子,经历时间的历练,拱破阻力,发芽乃至熠熠闪光,这种兼济天下的达观心理,就是右手攥紧了入世情怀。

一个怀揣慈悲心理的诗人,是令人颔首的,但同时能够自我救赎的诗人,更令人尊敬。
德瑞克沃尔科特,在他的《白鹭》中,孜孜不倦地寻找他的精神家园,追寻生命不止时间琴弦上的颤音。

而辰水,用了“倘若明日响晴”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主题,挽留象征纯净质朴永恒精神的粮食和土地,再一次把城乡二元对立的命题,引向深入,即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过渡中,我们的精神遗产承继的问题。


附:
倘若明日响晴

辰水



故乡的春天,已微微颤黄。
与逝者交谈……在裸露的土地上,近乎像与朋友
畅谈飞鸟与落日。面孔模糊
那个只剩下名字的祖先,在风雨飘摇之中
以子孙传世。想到他固守一地,如茅草
紧紧抓住贫瘠的土地,不禁心有所哀。
初春的雨,细腻。竟有摩挲之感
在无人经过的阡陌荒野,旧光阴如明信片,
恍惚,不堪。我爱恋这方故土
尽管它早已不属于我,每一寸都充满着
资本的力量。然而,必须承认我的虚荣心作怪——
一个四体不勤的人,却充满着对粮食
无尽的担忧。乡间的斗笠,已几乎近于无用
——它所罩下的雨水那么少!
但是,倘若明日响晴。所有的阴影之下
都成功埋伏下一粒粒待孕的种子。
那长久的等待,跨年度的寂寥,顷刻间
发出新芽,并熠熠闪光。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评论对于用“倘若明日响晴”灵光一闪的笔触,写出了温情的理想主义的诉求这一点,有深入的披露,揭示了一首诗本身能够实现的超越价值,让读者看到了不止一种可能,这种评是有效和有价值的。学习,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写节奏鲜明,断句有力,自然的语言所承载的“纠结,沉郁,伤感,而又满怀憧憬希望复杂的诗绪”得到了流水般的释放,读之有味,内蕴。学习。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二句之间的转折,非常好,像电影镜头一样,由远拉近在瞬间完成。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1-5-3 07:02: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