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妮传
作者:王法
1969年14岁的王小妮随着走“五七道路”的父母迁居农村,72年返城后于1974年再次以知青的身份插队农村,这两次客观与被动的迁徙,至于与她同龄的千千万万个孩子,可能被视为是一场灾难,而对于王小妮这个表面纤细、文静、温文尔雅,而内心聪慧、淡定、刚毅的小姑娘却不啻是一次天将降大任与斯的磨砺。这一点,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徐敬亚老师在其《我的诗人妻子王小妮》一文中有着祥尽、精辟和高屋建瓴般透析式的描写。
徐敬亚老师这样说:“在中国,一个叫王小妮的人写起了诗,可能是这个国家在六、七十年代中一次城市向农村人口倾泻的小小艺术后果。很多艺术家的早期创作,都发端于他刻骨铭心的领域,因为那时,他还不可能学会伪饰。最初的生存,往往蒸凝成一个诗人最早的坦率母题。
出生于都市的王小妮,在60年代末(1969)那一场大雪中,突然变成了一名农村泥房子学校里的中学生。那些保持着自汉代以来耕种方式的农业景观,使流放般的生存露出了一种揭开皮肉的生命新鲜。从未听说、从没看到过的天地相映、人畜互怜的自然风貌,不能不使一个初级都市人的意识发生某种倾斜与偏离。
三年后(1972)重新回到城市,是由于国家对落魄干部们,包括对他们的家属所发出的一次微笑。而后接近两年(1974)她从城市中学毕业再一次返回农村,则是由于一种认为青年学生背离农民的时代性不安,还没有消散。
最初的被发现,不是由于诗,而是由于画。在编辑一份知青小报的几年中,王小妮成为那个丘陵县里山野闻名的小小的画家和文人。”
谁又能够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画家和文人”,日后会成为一个中国超一流的诗人和集小说(短、中、长篇)、散文、随笔、纪实(非虚构)扎记文本于一体,著作等身的作家。根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始)由时代文艺、春风、华艺、作家、江苏凤凰、青年、南方日报及台湾秀威资讯科技、美国扎佛尔等出版社出版诗集10余种。由云南、上海、湖南、新疆、鹭江、山东文艺、十月文艺、北京大学、人民文学等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类作品十余种。由华侨、新华、湖南、南海、长春、工人、作家、华侨、东方等出版社出版非虚构和短、中、长篇小说集(包括精装版和外文版)10余种并获得各种奖项。
王小妮的创作大致分三个时段。
第一个阶段的诗歌创作应该是整个70年代的感性与记忆的实录式的抒写。其中的《印象二首》、《碾子沟里蹲着一个石匠》和《第二个人》公认为是她第一个时期诗歌写作的代表作。
王小妮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应该是黯淡的80年代初期至85年(甚至可以扩展至整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是王小妮整个创作,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生至关重要的关头和转折点,这个时期她与她深爱的(战友加亲人式)的丈夫徐敬亚共同经历了一段刻骨难忘的人生历程。十二级风暴与地震式的冲击与颠簸致使她的人生以及思想理念从迷惘、彷徨、痛苦走向了成熟、淡定与坚毅。她在这个期间的代表作《爱情》一诗中沉痛而无奈地写道:“我本是该生巨翅的鸟/此刻/却必须收拢翅膀/变成一只巢”。徐敬亚对她这个时期写作的理论抽象和描述是“忽然的阴影与迷乱”。“有黑的雪躲躲闪闪,/厄运从天而落”(《谣传》),有“一公里外/恶迷般的林子”(《家》),有“恶人走近来又躲闪/晃来晃去的影子”(《方位》)。
进入90年代,(这应该是王小妮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王小妮的诗歌越益成熟,并获得理论界全面的关注与推崇,同时,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同。她的诗歌语感越加质朴、率真、活脱、自然,“进入了一种发自生命本真的写作状态,”“从而呈现出自由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面貌。”“她不再像当年那样,无条件地予阳光以交付性的痴迷和陶醉。”“一个人掏出自己的心/扔进人群/实在太真实太幼稚”。
思想意识决定着一个诗人文本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也决定着其诗歌品项的优劣与高度。一个诗人如果一直停留在一个思想意识像素上,是不可想象的,也一定是诗人个体的悲哀。思想意识的质变,不外有三种形式,一是社会剧烈的变革。二是启蒙者的醍醐灌顶。三是个体生命体验陡然的血与泪交加的撕裂。70年代两次社会变革带来的迁徙--整个80年代的痛苦撕裂。是王小妮思想意识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而85年无疑是王小妮思想意识像素飞越、升华与熔铸的关键节点。
敬亚老师在《一个人怎样飞起来——论王小妮》一文中谈到:“1985年,是王小妮诗歌最凶险的一年。那一年,她写的是“恶”。南迁深圳她笔下的善,步步后退。那美,似乎已无力、无意与恶对抗……她的句子中,风吹草动,阴气逼人!
只要看一看王小妮那一年诗的部分目录。就可以借用她一句诗——“写出来,心中就已经悲凉”——如《谣传》;如《告别冬夜》;《一瓶雀巢咖啡,使我浪迹黑夜》;如《听力全是因为胆练出来的》;如《有人攀上阳台,蓄意篡改我》……”
“在诗中:她已是一个沉默无声的人(《不反驳的人》);一个不知道怎样过下午的人(《晴朗漫长的下午怎么过》);一个拒绝了整个世界的人(《通过写字告别世界》)……一个只在房间里写字的“东方帝王”(《这样想然后那样想》)…… ”
“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一个不反驳的人。一个无声自语的人。”
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无意于与外界论争的人,往往透露出的信息就是不屑与蔑视。一个诗人的沉默与蔑视是可怕的,无论对于他的敌人抑或整个世界。而对于诗人这往往又标志着成熟与练达--既审美观、价值观与思想意识的成熟。而七、八十年代的痛苦撕裂又格外的铸就了诗人王小妮一种更加可贵的品质--永远的平民意识品格以及独有的生存信念--这一点至于一个诗人是多么的重要啊!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在《19世纪英国次要诗人选集》一书的序中说:
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要必备下列五个条件之三四。
一是必须多产;
二是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必须宽泛;
三是他在观察人生角度和风格提炼上,必须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四是在诗的技巧上必须是一个行家;
五是尽管其诗作早已经是成熟作品,但其成熟过程要一直持续到老。而一般的次要诗人,尽管诗作都很优秀,但你却无法从作品本身判断其创作或形成的年代。也就是说,一成不变的,静止的。简捷的说就是多产、广度、深度、技巧、蜕变。他还说:写一首好诗不难,难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包括创作的最后阶段,总能写出不同于以往的好诗。
奥登的话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王小妮全部的创作历程。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有志于中兴汉语诗歌诗人的坐标系。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