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唐月的一组诗
空灵部落
女诗人唐月诗歌的妙处在于其性灵。诗歌不是知识传播与说理的地方,其绝妙正是性灵之长而妙趣横生。性灵之诗多见于江南,精致、灵动,随心性波动而富于变化,但唐月地处内蒙古,可见与地方和气候有关也无必然联系,这更取决于诗人的心性和诗学修养。唐月多写短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产量与质量都有目共睹,她在给我的一组诗中,我选了三首有内在关联的诗,组成了《关键词: 夜·月亮·猫叫》,可窥见风格于一斑。
每一个诗人都有其语言体系,其词语的采纳、吸收与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才诗人则取决于遗传基因,表现在诗人的条件反射式诗写,然而这是可遇而不可求,有多少诗人能确定自己就是天才呢?唐月应当是有天分的。关键词“夜”神秘而致人迷惘与幻想,这与诗的本质特性是相吻合的,夜遮蔽了无数的客观存在之物,未能所见并非不能存在。当《夜风筝》入眼之时,你会吃惊于这不可同时共存的东西居然被诗人捕获到了。世间的诗歌母题与概念化的词已经写得过多而了无新意,诗人确乎应当以其敏锐的情感与精神触觉深入到人们不常去的领地与禁区,从艺术上去体会与冒犯,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诗来。唐月在诗中将人与鸟交错、重叠、置换,风筝只是隐喻,因为有了夜,这黑色的特性便自然而然联想到黑色之鸟,而人变鸟不会指向麻雀,唯有披上黑袍的乌鸦,一只可以寓言死亡的鸟。同样,在《式微的夜空》中,“夜”成了一个人的财富。
对于关键词“月亮”,不仅诗人以月而名之,在诗中也常有月亮出没。这里的月依然是古典之月,不是登月所见的荒凉之月。这月托住了诗人无以穷尽的想象力。诗人在月色之下,让隐藏于夜空里的谋杀生命之罪,有一个忏悔之处,但月亮式微,那些乐于依附于羊的肉身而获得快感与享乐之人,亵渎了天下之月。第三个关键词“猫叫”实质是春天抵达的仪式。歌咏春天的诗是一个诗人的复调与轮回,这是生命的召唤。猫叫是感性的身体本能,也是其生命得以延续的必然要求。大凡诗人都是感性的,当视《春天是一件明亮的乐器》之时,无处不是相亲相爱一家人。这首诗写得隐忍而不外露,但诗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又准确无误地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可见诗不是写实主义的光线对本体外貌还原式的投射,而是通过意象类比、象征、隐喻式的艺术曝光,精神的光泽掩盖了物体的影像,这才是超越本能的艺术。当然本能乃是基础,牢不可破的地基,艺术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之上自圆其说的想象的呈现。
唐月的诗歌技艺是高超而纯熟的,也是可靠而值得信赖的。你挑不出她诗中的熟句子,更不要说滑出别人的诗句。当下披露的从抄论文到抄诗,前者为利后者为名,都是被名利所迷惑的可怜之人,这妄想症患者往往不知已病入膏肓,乱了时事而成为可恶之人。好在风景这边独好,唐月在诗歌的传承与光大之中,融入现实语境,以特立的姿态,独行于生活之海,掀起的浪花自成诗行,其转折、跳跃自然,长短句与虚实结合,气息和节奏与生命脉动同频共振,欲言又止,广留空白与驰骋空间,甚是性灵之笔,享于过程,乐于成诗,岂不快哉 。
2021.4.21
附:
关键词: 夜·月亮·猫
唐 月
夜风筝
既是风,又是线。
偶尔有翅膀的人
偶尔发出鸟鸣
偶尔叩响可以一同起飞的
一两只耳朵。
叽叽喳喳叽叽……几乎所有的麻雀都在
模仿自己中慢慢失声。只有一只
啄破了黄昏
将夜色披在身上,一不小心扮演了
乌鸦的角色。
2021.3.26
式微的夜空
一个多年积攒长夜的人,到头来
掏不出一颗像样的星星
你数过的羊都到了
人身上
他们吃羊肉,喝羊奶,披羊皮、穿羊毛……
他们不叫狼,他们自称羔羊
城市层层叠叠的火柴盒里,灯火通明
总是这样,灰烬的光强过了
月亮
你的夜,如今也不叫
夜
2021.3.12
春天是一件明亮的乐器
从三更流着泪入睡
到凌晨笑醒来
不过一个梦的长度,就像
我与你的距离
猫叫一声,缩短一寸
有时我想:假如沿着地平线
昼夜对折一下
我们俩会不会重合成
一个人?春天
你这件明亮的乐器
会不会吻响我
缄默已久的嘴唇
我们的四肢会不会因交叠为黄昏
一棵结满鸟鸣的合欢树
而战栗不已
2021.2.26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