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流动的哲学
——读天城阿扁《溪边》
文/赵一男
这首《溪边》让我想到了那句久负盛名的哲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流动是生命的常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而静止则是相对于流动的一种常态。
把它读成一首情诗可能是必然的。我们可以介入想象把整首诗想象成一个故事:
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一别经年,终于在一条久违的溪边重逢了。这许多年来,他们把思念写进诗句,把离别的苦痛藏在心底,只为了获得一份更加丰盈实际的生活。也许他们曾经洒泪挥别,依依不舍,却停不下追逐生活的脚步。也许他们曾经信誓旦旦,牵手相约,只要拼搏出一片人生的绚丽就重返相聚。可这份期约却是如此沉重和久远。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在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溪边相遇。当一切都归于平静,心境已变得澄澈。两个人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溪水里,四目相对,静止的是心跳,流动起来的是目光后的记忆——
还记得当年一起在溪边戏水的情景吗?你牵着我的手,绕溪徜徉。你撩破水中的倒影,溅了我一身水花。你背着我踏波逐浪,戏谑清流中的小鱼,而我却把笑声洒落满溪……而今,溪水仍旧静静地流淌,可是往事却随水而逝,今非昔比,时过境迁,回忆还在,可我们早已没了当年的心情。说什么呢?只有将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定格在回忆里吧。
诗的第三节以蓬蒿间的鸟雀作喻作比是为了阐明最微不足道的生之乐趣令人艳羡。从而发出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慨叹。有多少初衷是在生活的磨蚀中改变的啊!
一首诗呈现一个故事画面,是因为诗的语境很饱满,那么如果整首诗只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又未免内力不足或意义不大。我想,除了使人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审美愉悦,一首诗还应该给人以一些启迪,一些人生的思考。所以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的思索这首诗在告诉我们什么?它要表达什么?即我们常会习惯性地挖掘文本的“中心思想”,有的诗主旨一目了然,或赞美什么或抨击什么或揭示什么,而有的则较为隐晦。但诗后所蕴藏的思想一定是有的,并且这种思想的发掘与读者的再创造过程有关,你所关注的角度不同,体会到的思想内涵也不同。
就此而言,我在这首诗中看到的是一种关于流变的哲学。世间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中静止。境遇改变了,心却静止了,想要的实现了,当年的初衷却不见了。我们期待的永恒是什么?流动才是永恒,沉积下来的不过是记忆。这就是关于无常的哲学。改变让人伤感吗?可是“当流动的开始流动/静止的开始沉积”,伤感终究也会变成液体渐渐消逝,蓬蒿间的欢乐也只是短暂的相聚。诗的最后一句写道:“舀一捧水洗洗风尘吧/小心一些/莫让沉积泛起”,我读出了一种超然。既然什么也留不住,那就在岁月的河里洗去一路风尘吧,让它也随水而去。不过要小心一些,曾经的过往,无论是愉悦还是苦痛都不必再去翻动,生活还将继续,崭新的记忆还将不断流动并沉积。没有什么不能释然的,一切存在都无法永恒,可我们还有回忆,它可以沉积下来,变成相对的永恒,因为静止也是流动中的一种常态。
对一首诗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诗人天城阿扁曾说:“思想本来就是会冲淡诗意的。”可能是因为思想是理性呆板的而诗意则是感性新鲜的,但是任何表达都一定是有主题的,相对而言,诗是更有内蕴的文体,这看起来有些矛盾。其实,两者相辅相成。用感性的表达呈现理性的思考就是诗的特质。思想并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将它放置于感性生动的言语表达中才能使其更具感染力。当然,我们的读也很重要,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呈现,再深入一点,可能会发掘出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附:
溪边
天城阿扁
把对你的凝视
放入诗句
把清澈放入
迈过青荇流到我脚边的小溪
静止和流动
都在瞬间置换诗意
清澈静止了我和你的倒影
目光后的思想去了久远的记忆
我们一时失语
凝神屏息
一些鸟儿在身后的灌木丛中啁啾
它们从不飞得太远
枝枝丫丫可以障目
唤叫声却没有距离
这也让我们羡慕了吧
蓬蒿间的相聚
蓬蒿间的嬉戏
蓬蒿间的
微不足道的生之乐趣
当流动的开始流动
静止的开始沉积
感伤便变成液体
欢乐便从蓬蒿间飞去
舀一捧水洗洗风尘吧
小心一些
莫让沉积泛起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