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林木 论坛元老   /  2021-4-2 16:17  /   382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主谓宾      林木译

我不是自我,不是
你独特的全部经历,
只是,民主地讲,
不论由谁来说,
就像汽车旅馆的一个房间,
是你的,直到--
也就是,句子结束。
其实语言,
并不认为我重要,
即使
在豪言壮语中 ---
比如,我来
我看见我征服---
重读的是其它音节。
哦,它是个技术问题,
无疑,对
如此大开的
伏,哭,吾押韵
比补好
天空臭氧层漏洞
还难。
但最可怕的是吃力的坚持 ---
我、我、我---
某人气喘吁吁爬坡。
脸红得像停车标志牌,
被医生或某个
在镜子里惊讶不已的
他她它吓着。
   
SUBJECT, VERB, OBJECT   James Richardson

I is not ego, not the sum
of your unique experiences,
just, democratically,
whoever’s talking,
a kind of motel room,
yours till the end—
that is, of the sentence.
The language, actually,
doesn’t think I’s important,
stressing, even in
grandiose utterances—
e.g.,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the other syllables.
Oh, it’s a technical problem,
sure, the rhyme
on so-so-open
lie, cry, I
harder to stitch tight
than the ozone
hole in the sky.
But worst is its plodding insistence—
I, I, I—
somebody huffing uphill,
face red as a stop sign,
scared by a doctor
or some He She It
surprised in the mirror.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这个有点烧脑,请土班大河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晨读问好!
一首特别的诗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步理解:
“我”(Subject)怎样达成、呈现(Verb)“我”(Object)

这首诗用言语/陈述来比喻、呈现人的存在是怎么回事。

人的存在确立不是主语(“我”),也不是多么特别的个性(独特经历),而是客来客往、共性的一个空间/房间,直到人生结束(用句子来比喻人的一生,在言说中审视人的存在)。

其实,人的起始(主语“我”)并不重要,相比来说,“我”之内容更重要在谓语动词,你都做了什么。这个各种各样的Verb就是一句话的重读音节,它包罗万象,有无尽的可能,无法封闭式描述完全。

就在Verb努力呈现每个“我”而没有抵达终点Object——全诗中这个是隐藏的,始终没着墨多少的,可能就是一句话的结束——这时,主语“我”的主体意识时不时要强调自己,“我我我”,不关注怎样去实现最终的object“我”,而是一味地呐喊“我我我”,这样的人/人生/我实在是不能达成美好的存在,不但让医生(评判者?),而且也让自己诧异其失败、病态、愚拙,全诗以嘲讽式的描述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班门弄斧了,向林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河原 发表于 2021-4-7 07:43
初步理解:
“我”(Subject)怎样达成、呈现(Verb)“我”(Object)

大河兄见解独到深刻,我需要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问好林兄!复活节愉快。lie cry i 翻成中文好厉害哈哈
大河兄见解深刻,是这个味道。

我不做版主也不负责诗日历啦,最近忙起来了,实在没时间 :P
百年后我们肉体沉入大海 灵魂飘去月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土土 发表于 2021-4-7 19:44
问好林兄!复活节愉快。lie cry i 翻成中文好厉害哈哈
大河兄见解深刻,是这个味道。

土土好,迟到的复活节快乐!要悠着点。
这首译得辛苦,
yours till the end—
that is, of the sentence.
我有没有理解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