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谈诗歌里的“形象塑造”

  ——诗歌《来自印尼的女人》浅析

              文/海恋


       在我的感觉里,汐沫的诗都很“锐利”,色调鲜明,像红与黑的立体交融。她的诗对于意象的选择也可谓出其不意,特例独行,词句组合给人以冷、静、奇、绝之感。比如她在《靠近我就是靠近荒凉》中写道:“我把爱刻入石像/我极像门窗躲避的沙尘/我在自己的眼神里哀伤”三个似乎互不相关的句子,却诠释了生命的微渺以及这微渺的生命对于永恒之爱的苦苦求索。诗句灵动且富含深意,下笔不凡。
       汐沫很擅长诗歌里的形象塑造。如她的那首《黄瓜》,以“黄瓜”为主体意象,塑造了一个被关在“高租金的笼子里”的青春少女,并在结尾凛然写道:“胸前挂满勋章的人/轻巧地躲过弹弓/拥着她入怀/挠一挠发痒的生活”以极具讽刺的口吻诠释了一个另类的“羊脂球”式的女人的浮世与悲哀。笔锋犀利,入木三分。
       这首《来自印尼的女人》也称得上用笔老到。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不外乎或白描或侧写,刻画时要有画师的匠心,讲求“工笔”,细致入微,于秋毫处见大形象方显笔者力道。那么对于诗歌呢?尽管体裁不同,塑造人物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文字不同体却同宗,其表现手法也一定有切近之处。
       这首诗首节即给人以色调鲜明的视觉冲击:“她的衣服/燃着一团团火焰/她的脖颈/挤满“贵族”的气息”一个活泼泼的贵妇形象跃然纸上,且这一形象是张扬的、抢眼的,在读者的想象里会浮现出玫瑰的热烈、鸡尾酒的奔放。而“脖颈上挤满的‘贵族’气息”也让我们联想到莫泊桑的《项链》,不论那串项链是真是假,主人都是想借它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它不过是奢华的装饰品和代名词。
     “枯柴/举着一具火把/熏染/失去青春的嘴唇”这一节巧用借代使描写更加生动传神。枯柴一般的手(或许那根根形销骨立的指头还涂着鲜红的指甲)托举着一具“火把”,袅袅蓝烟升腾,原本失去青春的嘴唇显得更加暗淡无光。这是怎样一个女人啊,且不论作者要塑造的形象目的是什么?单单这样简洁却极富质感的描写已使诗歌充满立体的美感和张力。
       第三节的处理我觉得是全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灰烬/一/弹/一/弹/再一弹”这样的分行显得“霸道”而富有质感。透过跳动的,如音符似的词汇,诗所营造的画面也鲜活起来,人物形象便如“田螺姑娘”已经修成正果,得见真身了。
       上述几节的白描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若止于此,一件艺术品又似乎少了什么。作品中任何一个形象的建立都是为生发主题服务的,即诗文之意旨。因诗歌特有的美学价值,我们似乎常常忽略其深藏的社会意义,可是,“诗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其所言之志既包涵深厚的情感又囊括深刻的社会性内涵。
       这个来自印尼的女人会传递给我们怎样社会性思考呢?“那结局便跌落/跌落在一个稻谷尽失之碗”是啊,结局是令人感喟的,因为“一位华侨/飘在潦草的烟雾中”的结句,不禁令人想笑又笑不出来,这样一个貌似全身散发着“贵族”气息的“异国”女人却原来只是一棵无根草。忽然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一类的字眼儿,漂泊在外的华人离了乡土不就像“稻谷尽失之碗”,和“潦草的漂浮的烟雾”吗?,失了根基,便只剩一具浮夸的空洞的外壳。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走出国门创业淘金的中国人愈来愈多,中外文化的碰撞,观念的冲突,游子们的中国结还有多少?在光鲜华丽的外表背后他们又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苦痛?
       塑造形象也许不是诗歌的本质意图,却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尤其是以人、物为主体意象的诗歌),这一过程顺利达成了诗歌造境、咏物(摹写)、言志的功能。而其语言的简洁,一字抵千言的表达特点,也使诗歌中的形象建构更显出力透纸背的锐利。我不敢说这首诗歌是完美的,至少在语言的丰满与精准上,每一首诗歌或者每一篇文字都有可探究的余地,但这首诗无疑可以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来自印尼的中国女人可以在一首诗里如此鲜活。此已足矣。


来自印尼的女人

汐沫



她的衣服

燃着一团团火焰

她的脖颈

挤满“贵族”的气息



枯柴

举着一具火把

熏染

失去青春的嘴唇



灰烬











再一弹

那结局便跌落

跌落在一个稻谷尽失之碗



一位华侨

飘在潦草的烟雾中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好诗好评,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一男 版主 2021-11-29 16:38:32
苍凉 发表于 2021-10-6 09:43
学习好诗好评,感谢。

好久没来,问候周诗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