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观照荒诞世间
——简评刘川诗歌《复仇记》
◎白鹤林
在当代诗坛,刘川是一位风格十分鲜明的诗人。口语、日常、民间、荒诞、讽喻、禅意……这些都是评论其诗歌的关键词。在笔者看来,其诗歌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特色:一是简练的语言和日常的题材,二是独特的角度和新颖的思想,三是深刻的批判和深情的悲悯。
复仇是一个古老的文艺主题。比如司马迁《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等,复仇既是作品的叙事线索也是主题思想。刘川的这首诗歌《复仇记》当然并没有明确的所指,它只是一个关于欲复仇而不能的隐喻,重点在于表现世间的荒诞。
“怕忘了/遂将仇人名字/刻于剑上”从第一节来看,“复仇者”似乎有明确仇人。“乘舟复仇/因为激动/中流失剑//为了记住/失剑之处/舟上刻痕”二三节化用“刻舟求剑”典故,表现复仇之路的艰难。“至今,他抱着船板/带着刻痕/在世间找人”最后一节笔锋一转,让“剧情”产生偏移,“复仇者”因失剑而忘记了仇人之名,失去了复仇的方向。这正是一个绝妙的讽喻:荒诞世间的“复仇者”因为忘了仇人究竟是谁,或因为丧失了复仇的能力和条件,最终变得茫然和绝望。
近年来,刘川的诗歌创作很活跃,相继出版了《拯救火车》《刘川诗选》等多部诗集,获得徐志摩诗歌奖等多项荣誉。但面对赞誉,他总是很谦逊很冷静:“然余真真一混沌人,于混沌中,看混沌事,常发大笑……与其说,余在写种种世态,不如说它们在写余。”(刘川《创作谈:如实招来》)。其作品表面上幽默调侃或玩世不恭,实则忧心忡忡而悲天悯人,往往以小人物的视角或小的切口,反映社会或人性的大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份挚爱与柔软。
附:
复仇记
◎刘川
怕忘了
遂将仇人名字
刻于剑上
乘舟复仇
因为激动
中流失剑
为了记住
失剑之处
舟上刻痕
至今,他抱着船板
带着刻痕
在世间找人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