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王敦权 注册会员   /  2020-10-30 11:08  /   159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也说“结巴诗”

王敦权


《诗刊》2020年5月上半月刊因发表了一首诗《和画家蒙克一起》,被大家戏称为“结巴诗”,旋即引发诗坛乃至文艺界轩然大波。此诗不长,抄录如下:哪,从哪里传来哭,哭声/受,受,受不住的我,我/那哭声让我想吐,吐/要,要断,不,不断地/传,传过来/伸,伸着双手就像站,站在靶子上的/那种不,不安的样子/呜呜,那羞耻的/样,样子吓,吓坏我/想,想跑//同,同化,啊不,童,童话的世界里/那家伙的那个哭,哭声/世,世纪末的背后没,没完没了的杀戮剧/脚,脚像灌了铅/让,让我自首?凭啥//鸡,鸡皮起了一身,空荡,荡的城市/不对,笑,笑声终于/终于疯,疯了也不一定/呜呜木乃伊,空荡,荡的世界/我不,不,不承认。
一些公众号和网媒随之而舆论哗然,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在一片质疑、指责、嘲笑乃至谩骂声中,也夹杂一丝丝模棱两可、包容甚而赞许的声音。
9月19日,《诗刊》社在其公众号上转发《诗人时代》2020夏季号文章:《韩国诗人李昇夏谈“结巴诗”〈和画家蒙克一起〉》。诗刊社这次很理性,仅仅是转发,没做任何解释和说明,亦没有表明任何立场。但其用意,显然是对近来舆论界纷纷扬扬议论的一种回应。
据李昇夏介绍,1983年他在韩国中央大学读四年级时写下这首诗,写作此诗目的是想在服兵役之前有一个诗人的身份,便向《韩国日报》投稿,幸而上了终审。后向《中央日报》投稿的都是顺手写的实验意味比较浓厚的五首诗。《中央日报》记者来电话告诉他,《和画家蒙克一起》当选。由于《中央日报》选中这首处女作,并让他获得了1983年《中央日报》新春文艺奖。自此,他在韩国诗坛慢慢成名,尔后出版了多部诗集。同时,他在此诗获奖的第二天便参军了,成了军队中的诗人。
李昇夏的述说,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还有些让我不明白的地方。譬如《韩国日报》上了终审,是否发表了?为何又投给《中央日报》?为何他自己认为此诗是最不起眼的?既然认为最不起眼为何要投稿?等等。但大概意思还是明白了,我理解这里有两层基本意思。其一,写此诗的出发点就是想在成为军人之前先成为诗人,投稿、获奖恰恰遂了其心愿。其二,此诗是处女作,有较浓厚的实验意味,得到了《中央日报》的认可与奖励。
其实,刚开始许多人因好奇心想知道此诗的来龙去脉,经过《诗人时代》和《诗刊》社在其公众号上转发文章的披露,都似乎清楚了。但大家对《诗刊》为何要刊发此诗的争执并没用消停,尤其在网媒上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意见。一是说这是方向问题,作为“国刊”的《诗刊》刊发如此诗歌,明显“有辱斯文”,是“导向”出了问题,是把诗歌引向歪门邪道,要求有关部门对责任编辑和把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诗刊》形象;另外一种意见是《诗刊》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有争执的作品,“结巴诗”至少在形式上是对现实秩序的一种“怼”,并与上个世纪80年代首发朦胧诗情况相提并论,觉得有开拓精神。第三种意见就是无所谓对与错,发,亦可;不发,亦可。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自我标榜为创新。
这三种意见的对与否,我不敢妄加评论,也不想妄加评论。因为持这些不同意见的人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衡量标准,我纵使提出自己的观点,也难服众。但是,我要说的是《诗刊》发表的这首“结巴诗”究竟是不是诗?发这样的诗究竟有何影响?
先说第一个问题。这首“结巴诗”究竟是不是诗?我认为不能凭任何人的个人立场或个人喜好来做出认定。它必须以科学的、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和论证,然后做出认定。那么,这个科学的、客观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毫无疑问,应该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在词条里解析诗歌的特征时,有这么一段话: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诗歌”一词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和画家蒙克一起》符合“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这个标准吗?符合上述诗歌的四个特点吗?符合“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吗?相信大家一比较,一分析,便会得出结论。“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显然不是这种结结巴巴的语言,这种结结巴巴的节奏和韵律也不符合诗歌特征的节奏和韵律,那么,《和画家蒙克一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王敦权 来自手机 注册会员 2020-10-30 11:32:18
手机版能否改进下,3000多字的一篇文章复制粘贴都不完整。利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