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评叶匡政“午夜的货车司机”

刘亚武

作为城市诗歌写作的集大成者,叶匡政书写的范围十分宽泛,诗思所向可谓精准而锐利。但是他并不局限于满足揭开城市表层的温情面纱,也没有站在一个道德支点上痛心疾首。更多时候,他反而站在城市的低处去倾听,去感同身受,去探究和思索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心灵轨迹,或者生命与物象所在城市的命运,从而极大拓展了写作空间。诗人虽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心,也不可能成为众多事件的亲历者,但他巧妙汲取了几代人共同记忆与经验,由此反而可以进位到一个很高的维度或海拔上,获得一种真正创作意义上的自由。

这首《午夜的货车司机》是诗人早期的一首诗歌,应该说他并没有从事这样的职业,但是他或许有过类似的搭车经历,或者借助了身边人的类似体验,将这样的一个午夜旅程写得如此荡气回肠,如同亲历。这首诗设定的时间是午夜,人物只有一个:货车司机,但是他所面对的环境却极其复杂:最真实可感的环境当然是身边货车,可是还有怪异的公路,蛛丝浮游的没有月亮的天空,徒有枝条的空谷,越来越陡的下坡……面对这样的旅程,试问有哪一个货车司机可以从容前行而气定神闲?当然没有,除非他是钢铁之躯。实际上诗人在文本中已经多次写到他的惶恐不安:他以讥笑壮胆,将车灯调暗(不想看得太清楚),发现路边枝条无树可依,任汽笛钻心,将油污的手举在胸前等等,无不昭示这一点。他根本不能完全掌控自己旅程,等待他的或许是生命的空谷或命运的下坡。即便他可以完成分段目标,但也只是“被一个陌生的地名放大,被一次到达缩小”。这永远无法抵达的地平线,总有一根无形之弦勒紧他。

实际上这一切并非一个真切具象的事件,诗人从起始烘托了一个颇为玄幻的画面:“他是一只寒蝉,听见天空,也听见树。蛛丝浮游,这条怪异的公路。”,后面也多次提及这种幻觉。由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诗人在写某一类生命体充满不安和焦虑的体验。“这辆货车像午夜爬动的寒蝉,他是它心中的寒蝉”,甚至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城市前行中的巨大焦虑,因为货车既是司机的命运共同体,又是城市仓储物流的基本纽带。“寒蝉”一词在诗的起始与结尾反复出现,应该是一个重词,就是这危机四伏现状的强烈暗示与比照。“两只不同的寒蝉,都有着无法知晓的冬天”。是的,正是因为这种命运与前路的不确定,才是导致这巨大焦虑与效应的真正诱因。
            
附:

午夜的货车司机

叶匡政

他是一只寒蝉,听见天空
也听见树。蛛丝浮游
这条怪异的公路。当黑暗期待着

当月亮,被这黑暗扛向美洲
那是听觉的虚空
一颗头颅,插在车窗后

那是他心中的讥笑
小镇从两边涌来,生命的空谷
他慢慢爬过。眼前枝条寂静

他把重心移向左脚
他让车灯变暗。如果真是寒蝉
他甚至没有另一颗树

只有不同的枝条,不同的凄楚
被一个陌生的地名放大
被一次到达缩小

而他不动不止。任凭单调的笛音
向四方漫开
静默,钻心

像他的本性,被这双沾满油污的手
举在胸前。那是肉体的专注
和大地有着微妙的联系

那是隔绝
是惯性推动的长夜
是他命运的下坡,越来越陡

越来越接近地平线
越来越远离地平线
一根乌有的弦,一根解脱的弦
这辆货车像午夜爬动的寒蝉
他是它心中的寒蝉。两只不同的寒蝉
都有着无法知晓的冬天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欣赏亚武好评,秋安。
幽林石子,实名石世红。鲁迅文学院湖南诗歌班学员,音乐诗人,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幽林石子 发表于 2020-10-23 16:56
欣赏亚武好评,秋安。

谢谢幽林石子妹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苍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