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在2012年回到故里上海,返聘于上海有名的诗乡——顾村。于是就和诗歌编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担任了《诗乡报》的编辑,《诗乡报》停刊后,改任《诗乡顾村》诗刊的责任编辑。至今,这份季刊已出版到第28期,第29期也即将印刷,而我的诗刊编辑工作也将“收官”,总算退而休之了。八年多来,还担任了微刊《散文诗博览》的副总编,编辑了数十期的散文诗微刊,以及应邀担任了《樱花诗赛》、《荷花诗赛》、《上海市民文化节诗歌赛》的初选评委。
  有人经常会问我,作为诗歌编辑,你是如何选稿,如何判定诗歌的好坏。我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因为我也是一个业余作者,因此,往往会受限于自己的诗歌修养和水平,导致在选稿时会产生一些偏差。我在这个时候的做法,就是把能确定的好诗稿先确定下来,有疑惑的作品,可以多选一些作者的供终审者备选,至于一眼就能看出的差稿,那就对不起了,只能不客气打入“冷宫”里。
  我选稿,首先不看名气,不论资历。例如有一位湖北的诗人投稿,他介绍自己是中国作协的会员,多个奖的获得者,但是他发来的诗几乎都没有诗味和思维,我至今一首都没用他的。
  诗歌的题材可以丰富多样,作为编辑,最好不要用诗人的眼光去要求别人的诗,以免用主观意识去否定了客观存在。许多人有一个误解,似乎诗歌有个好主题,就是一首好诗。他们不停地写,忙碌地写,把每天的见闻写到自己的诗里,但他们少做了一件事,就是挖掘,所以写出来的诗没有新意,没有深度,没有厚度,几乎成了生活最简单的复制品,这样的诗当然无法采用。
  作为编辑,最应该是“海纳百川”的,不能要求来稿都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可以是缓缓抒情的,可以是激情澎湃的,可以是口语化的写实,也可以先锋派或印象主义的意象表达,但无论哪一种诗,都必须在阅稿时打动我,甚至打痛我,最好成为扎在我心头的一根刺,即使全诗的高潮只有一小段,只有一行,我也会考虑用这样的稿子。
  有一位民间评论家问我,能不能说出每一首诗好在哪里?我没回答,因为编辑的功能和评论家有所不同,更关心某首诗适不适合我刊物发表,水平够不够某个栏目,所以编辑不能总是“雾里看花”,没看懂也要说成是一种朦胧的美,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大浪淘沙”,让金子发光,让沙子漏走。不够格的诗,该不用的时候就不用,讲情面多了,刊物的质量就下去了。
  很多老诗人的诗,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要求他们完全改变过来很难,但必须提醒,否则,一些老套和陈旧的诗歌表达方式,甚至于大跃进时代的顺口溜,都会被他们当做至宝。很多年轻诗人的诗,问题往往相反,有的把形式当作一切,甚至一味追求诗歌的外在形状,却不考虑诗歌的内涵。还有一些人把诗歌处理得眼花缭乱,读的人不知所云,他们生吞活剥外国名诗人的诗,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印象派大师的作品精髓,就开始模仿,这样的作品往往过于生硬和枯涩。
当然,我绝对不是轻视外国诗歌的学习,相反我一直在努力地补充这方面的营养,与中国古典诗歌同为诗歌写作的维生素,要经常地摄入,打好自身的基础,才能厚积薄发。还有一个建议是,作者写好之后,不要急于把诗发出去,过一段时间再看几遍,有位名诗人说:“好诗是改出来的”我深以为然。如有可能,请一些诗歌界的高手看看,听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批评,然后掩卷思考,该改则改,这样会对今后写诗有更好的效果。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应上海滩的评论家铁舞的《城市诗人》刊物之邀,他希望我从诗歌编辑的角度,谈谈诗的选用。凭良心而言,我不是专业的诗歌编辑,有很多问题我自己也在学习和摸索之中,在这里发布,仅供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曹卫东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10-10 09:05:11
拜读老师关于如何看诗如何写如何选诗的观点和见解,非常在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艾老师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0-10 09:15:47
问好杨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石城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0-10 10:13:44
拜读!学习了。杨老师的观点是中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宝元 版主 2020-10-10 10:28:18
1、点亮推荐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各位版主来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点赞,问好
物质第一是首先为温饱而努力。精神第一是完成温饱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杨老师的佳作,受益良多!问候老师诗祺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