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丰 收

文/浪少(上海)

镰刀,撕开锈迹的外衣
其锋芒
直指当初插草为标垦辟的土地

被犁过多少次的土地
只是见证者

低下头颅的谷穗,仿佛被押赴刑场
依旧那么淳朴。依旧
那么恭顺

风吹过
没有篝火边的狐喊
也没有大槐树下背井离乡的哭声
从站立到放倒。无悔,无怨


若稻禾也有血液
每一次丰收,都是血流
成河



读评

陌上听风:

丰收的季节,自然是农人收割希望和梦想的时候,镰刀的锋芒,自然需要犀利锐利。

“从站立到放倒。无悔,无怨”。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有怨有悔,这段生命的修行就失去了意义。

诗人的角度悲稻悯禾,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丰收之歌。


梧桐: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割麦子,跟在爷爷后面,拿着小小镰刀,和麦子做斗争。一片片望不到边际的麦田,湛蓝的天空,挥汗如雨的农人。然而,我从没想过做为麦子的它们,是什么样的想法……

每一次丰收,都是一次血流成河。与众不同的想法,孕育新生命的过程,那个不是痛着?成长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念真:

如今诗界不多见的咏史诗。

诗中每一种事物都有所指,隐喻象征很贴切。咄咄逼人,刃带杀气的镰刀,麻木奴性只看不争的土地,淳朴无辜,沦为牺牲品的稻穗……

每一次社会变革与前进,总以牺牲大批民众为代价。诗人笔锋犀利,情怀悲悯。然而诗歌也似曾面熟,略缺新意。


昊易金波:

这首诗里有历史的纵深,所以在"丰收”的背后让人看见更多的民族苦难。作为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他的人民恭俭温良,在历代统治者的霸权争夺中,丰收和血腥同在。

在引用的典故里,"大槐树下“所喻示的"湖广填川"让人看见的是人民的苦难和卑微,而"狐喊”的反抗行为只是轻淡的一点动静,因其行为没有章法。

这首丰收,表现民族的勤奋,也表现民族的戾气,一种文明大融合里的真相,他对根性的挖掘里,有大屠杀的阴影,镰刀与插草为标的意象里,也让我们看见民族性中薄弱的锐气,居安不思危的小农格局。在这个前题下,民族的创造力反而成为了被收割的对象,成为了苦难之源。

这首诗简洁,意象的隐喻性分寸把握得非常好,诗性质地和肌理明晰而清新!



水云魅影(小九):

“镰刀,撕开锈迹的外衣”、“每一次丰收都是血流成河”看到这样锋刃般的字句,心都感觉流过血。

“插草为标垦辟的土地”经受着镰刀的丰芒;
“被犁过的土地”,沉默的见证,一直无语。
同样顺从的,低下头颅的谷穗,在赶赴刑场之时,淳朴依旧,恭顺一如既往。

此时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
压制,压抑,个体属性之下的使命症结,是出于先天,命之由来的既定,也是后天,行之既然的承接。“行之功成不必在我”“江山丰收,不必载我”,对于此类的结果和结局,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悲慨和感怀的?

风吹来,一场篝火只会燃烧,没有狐死,亦无兔悲。面对各式各样的服刑般的“乱起所为”“无悔,无怨”?

“若稻禾也有血液/每一次丰收,都是血流/成河”对于血流成河,世上岂有无动于衷之理?

《丰收》反其道,关照的本体和喻体凝结着生活的智慧,映照了生命之中“治人”“受制于人”的各类事件,甚至隐约还有历史发展脉络中,血脉中透露的鼓动的真性情与假伪善。而关照和体恤的温情自然而然鼓动在风口,随着字句滚动出馨馨的意切来。

诗歌选取的物象,构造了宏大画面,引领读者进入一桢桢画框,呈现出宽泛的思考领域。对应与提示,敲打与警醒,怜惜与愤懑的明暗印证,到达了讽喻诗绝佳的效果。读罢,心痛之余,又有力的呼吁与感召涌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每一次丰收都血流成河,读着这样的字句唏嘘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何止是麦子?难道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韭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每一次丰收都血流成河,这是撞击心灵的感触,麦子只有无怨无悔的奉献,从来都不会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丰收的只是高高在上的播种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