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诗歌的蒙太奇 
——禺农诗歌《风描摹家乡的影子》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禺农的这首关于乡愁的诗,在诗人蒙太奇艺术手法的运用下,其场景镜头,变换,交替,交织,可谓意象纷呈。然若从情感本身的角度去审视这首诗,你会发现,诗人情感的真情流露才是这首诗与艺术手法无缝衔接的妙手偶得。这种情感波动形成的蒙太奇的艺术波,是诗人天然的一种深情表达,毫无斧凿矫饰之痕。如果说生活就是艺术,之于这首诗来说,一定是恰如其分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艺术就是情感具象化的体现。这一结论。诗歌第一节的开篇,蒙太奇的镜头是铁轨外的蓬蒿带着铁轨内的列车奔向他乡的场景。意象苍茫而旷远。继而,镜头转换成遥远他乡的一个冷冷的夜空下的站台,以及和星星一样陌生的人群。这一场景,不由令人感到孤单与凄清。第三节,诗人的镜头又转向了沿途村庄,又被风描摹成家乡的影子这一意象 。这种朦胧中的如梦似幻,精妙地呈现出了诗人内心对家乡一种浓烈的眷恋与思念。第四节,诗歌的镜头转向了村边的枫杨老树,诗人在树上看到的是长成自己一串串小名的果实。而这些果实,都是母亲的呼唤。念母之情,溢于言表。第五节,诗歌中又出现了玄幻的一幕。童年的脚步堆砌的埠头与诗人归乡踏上的埠头在时空中相对而行,相交于时空中“埠头“这一奇点。一种生命在时空的背景下的苍茫场景震撼心灵。继而“一座小木桥指引必经之路”便道出了诗人归来的行踪。最后一节,“每次归乡的梦里/比现实更真切,更年轻”,的诗末,诗人将全诗呈现的那些不同的场景镜头交了底。原来,以上所有的场景呈现都是诗人的梦境。由此,我们朦胧见到了诗人的内心,那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幽谷,谷内蓄满了浓浓的乡愁。这些乡愁都被诗人化作关于家乡过往飘忽的思绪,化作一个又一个比现实还要真切还要年轻的梦境。在太多的乡愁诗异彩纷呈的当今试诗坛,诗人的这首关于乡愁的诗《风描摹家乡的影子》,在诗人有意或无意间的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呈现下,可谓精妙绝伦。堪称问鼎之作。
附:
风描摹家乡的影子

禺农 
铁轨外的蓬蒿带着列车
奔向数十年前的他乡

冷冷的夜空下,站台上的人群
和星星一样陌生和遥远

沿途村庄的轮廓
被风描摹成家乡的影子

村边枫杨老树记得我的小名
母亲曾经的念叨

满树长成一串又一串
童年的脚步

垒砌归来的埠头
一座小木桥指引必经之路

每次归乡的梦里
比现实更真切,更年轻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