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留白的艺术

——范恪劼诗歌《可以》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范恪劼的这首《可以》,是诗人堪破红尘后的一种自我的内心安慰方式。所谓《可以》,是诗人对红尘的一种堪破与解脱后的放任,也是诗人在元旦这个新年伊始的时刻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的态度。

诗人在此诗《可以》的起笔,就讲到了“空”这一佛门用语,继而,诗人目光的落点落在了“海风之外 /  海水之上/一堆沙和一丛草 ”  之上。诗人诗语中的空,以一堆沙和一丛草   来填满的流逝,即是诗人对时光流去的叹息,也是诗人对自我内心“空”的一种象征性的麻木。空而不空,是一种内心不可言状的交集状态。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回到了现实。等待与观望亦既是诗人所处世界的生存现状。而那被诗人排入无需的“虚词”,更是诗人生存状态中一种拧巴的内心折射后的一种“当然也是可以的”的无奈接受,或者超脱。

第三节,诗人诗语的隐晦与留白让一首《可以》的诗在压抑与解脱中,走向了“出来都是可以的”的和解。这即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更是诗人对于“又一年的又一天/出来都是可以”出来这一词背后隐喻“活着”的一种对生命的庆幸。

诗人范恪劼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留白。这种留白即是诗歌表达的艺术的需要,也是诗人欲语还休的诗歌内蕴高蹈呈现的方式。在诗意表达上,有一种含蓄的内敛与深沉的底蕴。可谓精妙。

附:

可以

范恪劼


不需要更多的空

海风之外   海水之上

一堆沙和一丛草   

已足够填满流逝



等待是可以的

观望也是可以的

将随心的虚词排入无需

当然更是可以的



又一年的又一天

出来都是可以

2025、1、2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诗人范恪劼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留白。这种留白即是诗歌表达的艺术的需要,也是诗人欲语还休的诗歌内蕴高蹈呈现的方式。在诗意表达上,有一种含蓄的内敛与深沉的底蕴。可谓精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人的笔触回到了现实。等待与观望亦既是诗人所处世界的生存现状。而那被诗人排入无需的“虚词”,更是诗人生存状态中一种拧巴的内心折射后的一种“当然也是可以的”的无奈接受,或者超脱。”
    读诗者读心,诗与诗评《可以》是一种心领神会的关系,诗与意,在交错中犹如推杯换盏,品饮这杯默契的酒,余韵绵长。提前祝您新春快乐,顺遂、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童小序 发表于 2025-1-26 13:40
“诗人的笔触回到了现实。等待与观望亦既是诗人所处世界的生存现状。而那被诗人排入无需的“虚词”,更是诗 ...

谢谢童老师。迟复见谅。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