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散点透视法剖析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去利沃夫》
心舟
诗歌散点透视法,类似绘画中的远大近小观察法,沉淀在记忆中的越长久,越有可能成为不吐不快的情感符号——瑰丽的诗歌语言。散点,作为诗章,它是整体中的局部或者视角,它成就的是立体的完整画面。散点,在绘画中称为灭点、结束点或消亡点,在诗歌中却是记忆中最明亮的开始之点,聚焦之点。本首诗歌共有4个散点:1、去利沃夫的自我动员:我的故乡我做主(读完,我们会发现这只是诗人的一厢情愿)。2、去利沃夫的现实动员:今生的利沃夫场景展露。3、去利沃夫的情感动员:诗人复活的利沃夫穿插在现实利沃夫的场景之中。4、去利沃夫的困难动员:一座命运多舛的边陲之城(诗人流亡之路开始的地方),一直撕裂着诗人对它的童年记忆:“安静,纯洁,如一棵桃树”。
借用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灭点很多,它们之间呈现心灵的逻辑关系,而非生硬的并列关系。以现实利沃夫的场景再现为核心,触发记忆利沃夫的场景,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理清心理脉络,我们就不难明白诗人殷殷的寻根之情。
利沃夫,既是政治版图上的利沃夫,又是诗人心灵版图上的利沃夫。利沃夫有自己的历史沿革:1256年见于史籍,1867-1918年属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波兰,1939年划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后,归属独立主权的乌克兰。被政治撕裂的利沃夫,投影到诗人的心灵上,几乎成了颠沛流离的代名词。诗人为什么反复咏叹“去利沃夫”?这和诗人难以割舍的两个“情结”有关:“人生必去之地”的利沃夫个人情结,替诸多移民和流亡者谱写心中的“圣歌”情结。诗人镜像了“失乐园”利沃夫,复活了故乡神话,捍卫了两代人的乡愁合唱。
附:
去利沃夫
诗: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
译:李以亮
去利沃夫。从哪个车站
可到利沃夫,不是做梦,在黎明,露珠
挂在行旅箱,特快
列车和子弹头列车就要问世。匆匆
去利沃夫,白天或黑夜,在九月
或三月。可是,首先要相信,利沃夫依然存在,
在国界线内可以找到而不仅仅
存在于我的护照,高高的白杨
和槐树依然大声呼吸
仿佛印第安人,溪水依然嘀咕
黯然的世界语,草蛇仿佛俄语里
轻柔的标志,消失在
植物丛。打上包裹,出发,离开
不留痕迹,像一位虚弱的小姐
在正午消失。还有牛蒡草,绿色
牛蒡草的队伍,在威尼斯咖啡馆
画布下面,正下方,蜗牛谈论着
永恒。而大教堂高高耸起,
你记得,那么端正,一如
星期天,白色手巾和装满覆盆子的
吊桶立在地板,而
那时我的欲望还没有诞生,
只有花园,种子,和“安妮皇后”樱桃
琥珀以及令人捧腹的滑稽剧。
说起利沃夫,总是太多,没人能够
理解太阳炙烤下
每块石子的低语,夜晚东正教堂的沉寂
与基督教教堂全然不一,修士
一叶一叶,给植物施洗,它们却
没头没脑地生长,快乐弥漫
在每一处,厅堂,自动旋转
咖啡机,蓝色
茶壶,浆衣服的
浆,连绵雨点,玫瑰
刺。窗户边挂冰的黄色连翘丛。
钟敲响了,空气震动,女尼们的小纸袋
帆船似的飘向
戏院,这个世界有那么多
要在这一遍、一遍上演,
观众沸腾了,不愿
离开。我的姑姑们还不知道
我复活了她们,
而我如此确凿地活着,如此孤单;
仆人,干净,烫完了衣服,去拿
新鲜奶酪,里屋
带着一丝愠怒和巨大的期望,布勃佐佐斯基
作为访问学者到来,我的一个叔叔
不停地写着一首题为《为什么》的诗
献给全能的上帝,说起利沃夫
太多太多,它注满了容器,
漫过杯子,溢过
每一座池塘,湖泊,从每只烟囱
冒烟,变成火,风暴,
和闪电一起放声大笑,变得谦和,
转回家去,朗读旧约全书,
在小地毯旁的沙发上睡着,
关于利沃夫,有过太多太多,而现在
什么也没有了,它无情地生长
冷漠的园丁,像在五月一样,没有怜悯
没有爱意,剪刀
剪断了它,啊,等着吧,直到暖和的六月
和柔和的羊齿草一起,和无边
夏天的原野,也就是现实,一起到来。
而剪刀落下,沿着直线,穿过
纤维质,裁缝,园丁,检查官
剪断它的躯干和花冠,剪枝刀卖力地
裁剪,仿佛孩子的手工游戏
沿着纸上打出的鹿或天鹅的虚线。
剪子,削笔刀,剃刀狂戮,
裁减,弄短主教骄奢的
衣服,以及广场的、房子的衣服,树木
无声倒下,仿佛在丛林中,
大教堂颤抖了,人们互相告别
没有手绢,没有眼泪,如此干裂的
嘴,我不会再见到你了,如此多的
死亡,等待着你,为什么每个城市都要被弄成
耶路撒冷,每个人成为犹太人,
而此刻,每一天,总是,
匆匆,打包,
屏声静气,去利沃夫,毕竟
它存在着,安静、纯洁
如一棵桃树。它在每一个地方。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