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歌频道 于 2024-9-4 16:32 编辑
见过之况,未见之味
——渭波《见过》浅读
赵初荻
用文字呈现生活片断,或在文字里解构人生残片。这是渭波诗写的惯常路线。近年来,这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专注诗歌写作并亮相诗坛的男子,一直在另一种孤独中坚韧地"磨刀"、""砍柴“,以分行的文字构建理想中的另一世界。可以说,诗歌既是他无奈避世的隐途,也是他眷恋俗世的栈道,甚至是他借用理想主义给自己建造的“陈仓”。
渭波常说自己是磨刀诗人,而且他认为诗人应该在刀锋上行走。这使他仿佛沾染了些许侠客的光影,但诗歌毕竟是文字构成的一个载体(意识形态范畴,虚拟之境),无论什么表现手法都不能等同油盐柴米或持续的肺活量。我相信渭波也是意识到了的,所以他采用了分身术,左脚立于俗世、右脚踏在另世。诗人的想象有时候约等于幻想(也可以称“理想”),海市蜃楼式、柏拉图式、荆轲式、陶渊明式乃至阿Q式,这些方法足以让诗人施展乾坤大挪移。因而,渭波用诗歌给自己临时搭建一座“楼台”,完全是信手拈来的“一碟小菜”。如,这首发表在《星星》诗刊的短制《见过》。
我见过的那个人在上楼
我见过的那个人上了楼梯的拐角
我见过的那个人渐渐缩小,缩短
缩成一把钥匙,插进一扇铁门
我见过的那个人抱走了自已
此诗中的“楼”,是渭波的臆想之域,只存在另世。这给了该诗玄幻的色彩、残梦的痕迹。“那个人”莫非是渭波的替身?在诗歌里颠沛、带着自己找自己的那种况味,会在读后渐显,像盲人摸象,也像夜游症;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铁门,象征着什么?寻觅、归隐、逃逸抑或另一种抵达?都可以是,也可以都不是。其中意会,缔造了诗歌的暗空间、读者的想象空间,而任何的探究仿佛都不具意义。但有一点是明晰的(起码我这样理解),那就是诗中呈现的某种失落感、颓败感。“我见过的那个人抱走了自己”,孤独的、无助的、绝望的、令人窒息的语境,赋予此诗的余味,犹如一颗糖衣包着的苦药粉碎在皲裂的舌尖。
附:
见过
渭波
我见过的那个人在上楼
我见过的那个人上了楼梯的拐角
我见过的那个人渐渐缩小,缩短
缩成一把钥匙,插进一扇铁门
我见过的那个人抱走了自已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