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世界诗歌运动
国际诗歌论坛
BBS
国际诗人专栏
批评家专栏
翻译家专栏
诗歌圈
Group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国际频道
国内频道
国际诗赛
世界期刊
注册须知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国际诗歌论坛
›
国内频道
›
陕西频道
›
查看内容
发布主题
王居明
频道主编
桃花谭畔诗意(二)
©
王居明
频道主编
/ 2024-8-20 22:15 /
251 浏览
版权:
保留作者信息
本帖最后由 诗歌频道 于 2024-9-1 16:57 编辑
桃花谭畔诗意浓(二)
——2024年世界诗歌网陕西频道编辑诗友会
2024年8月17日,世界诗歌网陕西频道举行了线下编辑诗友会。与会采取自愿原则,以诗为媒,因诗而缘,暂坐小聚,谈诗论诗,读诗品诗。本次编辑诗友会,以全开放的姿态,来者不拒,缪斯之下皆同仁。与会的每一位诗人都对自己历年的诗歌写作经验和困惑作了分享与交流,也对彼此的诗歌创作给出有价值的客观参照。与会诗人对此次诗会予以了肯定,诗会包容、开放、不搞小圈子。
为了更好展示本次编辑诗友的成绩,频道对参与者的发言与作品作了整理,以飨读者。
记录表达生活里的诗意
文/杜晓旺
最早喜欢诗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为那时诗的浪漫和高大上。也因为诗,改变了我的命运。
中间放弃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性质的改变。还有对诗江湖曾经的一点没落、失望。后来重新又喜欢上诗歌,是最近这几年的事。
对诗歌的重新理解,使我写起诗来,很享受,很快乐。侧重用诗性口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表达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认为诗里没有所在时代生活和自己的影子,就是无效的诗写。写能看得懂的诗,跟读者共鸣的诗,能记住,最起码有印象的诗。从不想着让诗去担当什么,只要记录了生活里的诗意,就达到了诗的目的。
不拒绝任何流派,任何诗人写的好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写多久,爱诗多久。但是在现在有能力写和爱的时候,一心一意,认真,倾情地去写去爱。愿与诗人朋友们共勉。
2024. 8.19
劈柴人
文/杜晓旺
森林里不允许生火
树鸟蕈子的吃饭问题
老天自有安排
云负责打水
风主管灶头的油烟机
动物们肉还在奔跑
稻子正在开花
水果已摆上树的果盘
看着饥饿的叶子
可怜巴巴张着绿嘴
老天什么时候讲过规矩啊
派雷电下来
劈几棵树做柴的同时
又劈了几根不讲理
晚霞升起了炊烟
铁器
文/长安肆少
身体是人间的炎凉
以炽热为题,交出的每一份答卷
都含着冰与火擂响的暮鼓
落于水面,时光也会痛
但在成器之前,需要挤出骨髓里一个个脓疱
烙一下,没有时间舔饬
这个过程,仅够摘出麦田里一片杂草
无数铁马冰河的梦想,开始发芽
开始长出一根肋骨,叩伏在半截苍茫的影子里
不断涌起的浪花又顷刻湮灭
直到锤纹一般生出铠甲
暗哑无声,像一句寂静的谚语
也只有这个时候
一头老牛等在早春的田野
为一架肃穆的铁,举行一场隆重的成人礼
诗,情绪的个体存在
文/老刀子
诗歌,对于我这个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没有资格去谈论。这两年来,写过一些分行,通过练习,自己的笔似乎比以前顺了一点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最早,提起笔学写时,只是想记下自己的一些感触,散文,小说的话,一是自己功力不够,这些入门条件又高;二是自己疲于生活,空闲时间不多。这才开始学写一些分行,我不敢把自己的作品称为诗,它们远远达不到标准。我写诗只是想记录一些感想和剖析自己,对自己的审视和批判,才是我写分行的初衷吧。
开始时,笔下所写,总是与自己的心中所想截然不同,常常偏离最初的感觉。问过一些老师,说没有好的办法,只有多读多练,读精品,随写随记,不要去祈求每一次的写作都让自己满意,眼界放开了,写多了,笔下所记,皆自己所思。于是,自己还在不成行中努力。
如果真要谈创作的话,我只明白一句话,笔下要有思想,要有真实的感情。要把自己剖开让别人来,自己的小感触放在大环境之中,才是共鸣。
所有的格式或风格都是为内容服从的,有时,你感到这种表达方式好,有时,你感到那种方式好,不去定义自己适用那种风格,只管眼下的这几段文字,用那种方式最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好。
很喜欢陕西频道每年一次的笔会,不同思想的碰撞,受益匪浅,在此,致谢!
2024.8.19.
案板
文/老刀子
这么多年,其实就是帮凶
帮着别人在别人身上行凶
帮别人在自己身上行凶
每一次的挣扎都被重新摁回
一刀一刀砍在身上
骨头开始酥软,腰身开始弯曲
我已洗不清身上的血渍
别人的,自己的
神龛上的关公威武观音慈悲
木质的年轮泛着包浆的釉色
我那一母同胞的兄妹呀
它们不落一丝尘埃
诗是自己开给自己看的花
文/王文波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朋友极少,最早写诗是和自己交流。
写的多了,也想变成铅字。悄悄投稿,耐着性子读书,工资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新华书店买诗集。中国的,外国的都买。
到了结婚年龄,我的父亲对我说:“你看见过有几个写诗的发家了?”我羞愧难当下海了,扑腾了几十年,也没有发财。现在退休了,看着朋友圈还有那么多人写诗,又拾起来了。
我写诗就是给自己看,给朋友看。就像我喜欢养花一样。开不开是它的事,养不养是我的事。
诗就是开给自己的花,自己看,自己欣赏。如果偶尔有朋友经过,喜欢了,进来聊聊天,赏赏花。无愧于心。
赏荷
文/王文波
十片花瓣
围成一个莲蓬
有酒有肉有姑娘
诗香炊烟一样袅袅升起
飘梁过栋
从西安到长安
从唐宋到大秦帝国
一个饱嗝打碎了诗和远方
捡起来都是棱角
此处省略一万字
只能用老刀子
刻一个句号
如果还有下一次
荷叶当坐上席
举一片阴凉
不说过往,就说这一池的月光
如何才能织出李白的霓裳
诗歌是一个少年发现了美的一声惊叹,诗歌是一个中年感到生活痛苦后的表达,诗歌是一位老人对生命滋味的体验。
——云飞
夕阳下的村头
文/云飞
他们忙碌了一天
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每当夕阳西下
可以在村头
见证着一个村庄的人气
村头也称人集
往复着春秋盛世
他们把历史放在村头
一页一页缅怀
有些眼里噙满了泪水
有些脸上挂满了离愁
每个村庄有一个诸葛亮
每个村庄有一个话事人
他们把过往送进风里
让我聆听割裂的骨头
走进村头
走进了一个刻满风霜的岁月
不敢正视他们的眼睛
他们嘻笑着说出悲凉
他们是咬着牙关
说着村里红白喜事
那些真相有血有肉
多的是上辈人的动人传说
真的会喊疼
一个误入村庄的人
我的父老乡亲
不知道你们升起了多少炊烟
迎接了多少花开月圆
又埋葬了多少世态炎凉
我的父老乡亲
你们送走风云
迎着日月更新血液
收纳着岁月长河里的大风大浪
包容了多少东拼西凑的残缺不全
诗歌要有酒的辛烈
文/马志高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我也不是一个所谓的“诗人”。我的身份是一个农民。三十多岁前,还在几亩薄地上依赖着风调雨顺的收成糊口。而后来的真正主业,则是进城务工。务工的收入几乎代替了我所有的承包地收入,甚至超越了许多。之后到现在,我也就是户口本上的农民,任承包地自由的生长着各种杂草林木,任野兔藏身其内打洞下崽,任呱呱鸡寻窝生蛋孵小鸡。丛林乱枝,荒草萋萋,我几乎不去看望自家的这几亩土地。但是,我对土地的感情仍然深厚,是一种不舍的感情。土地存于我名下,就像是我们粮仓的存在。我对我很不满,时常忧郁,我对我的土地爱得太潦草了。
务工城市,城市只是我物质基础的主要来源,虽然硬是从身体里挤出臭烘烘的汗水、被人认为卑微的汗水。就是用汗水换来的物质基础,而疏于对土地的光顾。但是,我的肉体属于城市,我的灵魂永远属于我乡村的土地。
城市高楼林立,街道干净,而污秽时常出现。那些长着大片庄稼的土地,也有不清白,那些丛生的杂草与荆棘。
城市的路表面上光明平整,可是经常出现的坑坑洼洼与绊索绳,就是连我这乡下人也能看出来。看出来了也还是栽倒其上。许多人也栽倒过,并继续有人栽倒。我跳不过去,也跳不出去。许多人跳不过去,也跳不出去。乡村也修了平整的路,照样有坑坑洼洼与绊索绳,照样有许多人栽倒其上。除非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整与踏实。
我在这种矛盾的、自认为是复杂的状况里写着分行。写着直白的、浅薄的分行:这种分行,并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共鸣。我认为分行的风格,要有烈酒的味道,敢于突出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将本来面目原汁播放。
品质好的分行,不是“讨好”、“赞美”、“歌唱”与“黄色”。我们的道德,我们的立场,建立在对国家的爱,对民族精神的关注,对大多数人的利益关注。而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才是我们需要表达的思想,那些苦难,必须要表达我们的悲痛与造成苦难的根源,还有我们的情绪,这才是分行的主题。
我们毋须将分行写的晦涩难懂,写的那么隐喻如谜。更毋须写的那么花团锦簇绸缎衣,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要有“猛”劲,要有烈酒那样的辛辣与火一样的炙热。所谓的“猛”劲,就是要有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的勇气与担当,写出酒的浓烈,当然不是那种醉酒当歌、以朦胧为美。而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那种精神内涵。
2024.8.19.
如果我死了
文/马志高
儿子,如果父亲死了
你们记住:
只须浅浅的埋葬
我想透过泥土的缝隙
看一看人间
是否因为时间的推移
疾苦变软变轻
儿子,也请记住:
我的坟面上不要石头
父亲一生背负的东西太多
死后的灵魂已经不能负重
也请记住:
毋须立碑
父亲活着时时常激愤
骂了许多一身肮脏的人
让他们十分不快
如果死后立碑
他们会找到父亲坟地
纵然不敢起墓鞭尸
也会钉桃木三千
2024.8.14
诗,感知的存在
文/往事余味
诗是最真实情感的流露,用简单的文字描述最深沉的情怀。
写诗一定是要有感情的。
有些诗歌廖廖几句就会抓住读者的心
有些诗歌让人反复阅读,回味无穷
有些诗歌能表达很多人的心声
有些诗歌意境优美,读后宛如置身于美景之中
有些诗歌悲凉寂寞,诉说无法言表的悲伤
读诗,在诗中寻找相似的感情踪迹
写诗,抒发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怀
伤怀
文/往事余味
听到这样的消息
我难掩悲伤
窗外的千日红正开得鲜艳,阳光耀眼
一只蝉贴着窗纱,起劲地嘶鸣
你是那样的平静,甚至还笑出了声
周围依然那么祥和,但有些事实却异常残忍
空气燥热难耐
我什么也做不了,开始想你
感觉世界不一样了
曾经拥有的一些福气
它正在慢慢消失
好想紧紧握住它们
那些看不见的快乐,正从
时间的指缝里快速流去
诗,让诗人成为自己
文/王居明
诗者,思也!不光诗歌如是,所有艺术都是如此。康德说,艺术源于模仿(不知道翻译是否有误?),这句话是站在戏剧的角度从视觉的感知而得到的表象认知,这恰巧忽略了人的意识受个体的思考支配的事实,故艺术源于思考,形象源于模仿。有思考,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新的视野和角度,才会有艺术的表达欲望,而后付诸行动,才会把思考艺术地得以呈现,来完成一种表达。也可以这么说,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表达而存在;表达雷同,也就失去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其产生的过程也是如此。
在星链时代下的今天,镜像过往历史:文化不一定会产生文明,但文明的制度绝对可以产生文明的文化,从而推进制度更加文明。新诗已跨过百年,依然在千年集权文化的千年沼泽里挣扎着不能自拔,依然是新壶卖旧药地自淫自嗨,这种民智的摧残,是民族智商的悲哀!纵观网络,居高自嗨的好作品,都在时间里淹没,时长没有超过鱼的记忆七秒。要想配得上时间验证的好诗,就必须走出文化的千年沼泽,诗才会有土壤和春天。
首先,来看看千年集权文化的沼泽,滋生的扭曲的文人的变态审美。秦始皇开辟的集权姓氏社会管理模式,引后起强盗暴力政权而复制,如此的社会模式,以至于唐诗宋词的绝大多数诗人都以肉体当下精神出窍,魂不附体的个体生物存在的状态而存在,来麻醉灵魂。这种逃避或回避现实的艺术美学,被用大智慧来美化生物体存在,来完成与集权的绝版匹配,那么每一个人所处时代的遭遇都对得起“活该”二字。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不是担负起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交由圣意处理,这也是奴才文化的必然。被后人所称道的小李杜杜牧,在万家灯火时间,如同人间无处归宿的游魂,王孙公子般开始了夜生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自己整天在青楼里和妓女们鬼混,等自己上了青楼,听到隔江青楼里唱歌的好声音,酸葡萄心理地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种变态的消费心态,不是一般的坏,而是变态的坏。这种底层互戗的思维心态是十分恐怖的,要用“爱国”的帽子碾压,这种毫无底线地对他人人格的践踏,在集权文化下却十分常态,并且十分伟光正!杨氏隋朝被李氏唐朝所代替,人还是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与底层人民毫无关联,与爱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再来看看孟郊,中榜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路看尽长安花。”这种人上人的心态毫不掩饰的呈现给后人,这不是文明,这是集权文化造就的丛林生存的必然扭曲的病态心理!却被后人赞美,从来没有思考社会个体的灵魂或者人格扭曲变态,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确切的说,是集权制度造成的。在他们的认知里,读万卷书,不是皇权规则,是要在社会规则由皇帝一人说了算的情况下,是要改变自己,这种十足的奴才意识和变态心理,这些人的作品,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无形地植入阅读者的大脑,而被确认成为人之常态!
作为农耕社会,集权文化所倡导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似把读书举到顶头高度,实际是在大力倡导推行社会等级。以至于大富豪李白都要散尽家资到长安用贿赂换取官职,终是一场空。苏轼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扭曲的人生哲学,不知怎么会被后人膜拜?“一蓑烟雨任平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在农耕社会下,在姓氏集权王朝里,除了吃官饭,没有比这更体面的行业了,再怎么受委屈,至少还是个“公务员”,鸣锣开道,都得闪开的威风,还能给心理平衡!我们在集权文化里看不到人与人的平等及社会的存在是人与人彼此间协作存在,看到的是一旦爬出某一阶层,便会对自己原阶层的努力役使。集权社会的管理本质是监狱管理模式,那么集权文化所呈现的,是狱卒文化和打手文化,距离人类文明具有遥远的距离。通过诗文所呈现的集权文化对人格的扭曲,及心理变态的认定人之常态,让今人深感恐怖,但这也只是集权文化的冰山一角。
第二个是翻译体诗歌的语言,对汉语的语言给出了语言表述形式新的存在,使得造成大批量翻译体诗歌模仿者,产生的大批诗歌文本,徒有形而无神。千年汉语的诗文中大量扭曲的人格、及变态的心理表述,汉语作为母语的使用者,从小就被定为必修,故而造成智商、智力上的无形摧残。虽然翻译体诗歌作为后来居上的优势存在,但是集权文化早就把民众群体思维残疾,诗作者只是借用翻译体的形式,填充集权思维意识,对于文学来说毫无价值,只是披着文学的形式,做宣传而矣,与文学毫无关联。因此上说,德国汉学家顾彬说,在中国,没有几个人懂得文学,一点也不是夸张。纵观国内大型官网,用纳税人的钱在大力推行圣意宣传,污着文学的名,而不觉羞耻!所谓的好诗,只是对宋江之流有用,用庞大的宋江群体,完成自嗨,摧残民族智商!在时间的平台上,所谓的好诗,没有超过鱼的记忆七秒!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强大的宣传机器已把诗歌推进速生速死的火葬场,诗人们在速生速死的火葬场,彼此狂欢着彼此互不相识也互不记起!这种悲哀,是诗人的认知悲哀,都是为了成为宋江而成为集权的帮凶而最终被殉葬!
第三个,对于人来说,活着是以痛苦存在。如果活着没有痛苦,那就是失去生命存在的体征。正是生命以痛苦存在,我们才四处奔波,为了活着,不得不起早贪黑。既然活着是以痛苦存在,那么,活着就是病态存在。生命的本意就是正常,做一个正常人,在减少自己痛苦的同时,帮助他人减少痛苦,我们不得不反思千年集权文化,就必须爬出千年文化形成的沼泽地,不要浪费阳光照沟渠!怎么才能爬出千年集权文化的沼泽地?先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赋予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放弃毫无价值的阅读,阅读那些文明读物,塑造正确的个体人格和正确的三观。诗歌,或者说艺术,只有立足在正确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这一基础上,才会产生有价值的诗歌或艺术。
镜像中外千年历史,只有两样东西留了下来。一个是历史事件,第二个就是光辉的思想。艺术,没有思想,就不可能有表达的激情,艺术就不可能产生。千年集权文化,它是一个社会群体性,很难被岁月带走,它是民族的文化基因,故而它有超强的吸附性。诗人,只有走出大众,剔除腐朽,才能成为光亮,这便是智慧!因此上说,只有回归个体的灵魂,把自己的疼痛,不减一丝地呐喊出来,就已爬出千年集权文化的沼泽地,也就走出他人诗歌的罩影,完成自己。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诗歌,就没有必要回归到他人或众人的罩影下。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诗,让语言说出自己”,诗没有必要符合某人或某众的胃口,因此,诗,让诗人成为自己!
2024.8.18.于西安市长安区广电大厦。
基因观止
文/王居明
摸了摸自己的喉节,这坚硬的骨头
人迎脉跳,提醒我还活着
呐喊的野心还在搏动,已不具备
呐喊的能力:母语已被摧残
敏感词或敏感内容,打断
呐喊的筋骨,品牌成
王大变的狗屁膏药,包治百病!
牠们找到了鸟语,君临天下
百鸟齐鸣的世界,平身的口谕下
图腾的冷血动物
引领鸟群:麻雀跟着蝙蝠飞
奇葩的,灵魂多余成异类且残疾:
美,被丑定义!
鸟语的世界,花香
鲜花广场不可缺席的常客!
夹边沟,是不是尘迹
求证留给岁月!
引蛇出洞,太祖的衣钵
一点也不私生子!
红太阳,照出了漆黑的黑暗
万物的生死都拿捏在手里
上帝已死!造神
道场地把魔鬼运动成神
人形的物种,跪拜
是物种保存的唯一途径
变态的私欲,病狂地杀死
站立的脊梁,让黑夜
射出黑夜的光芒!
长城,已被风景成世界奇迹
星链时代,添砖加瓦的长城
成了唯一可以自豪的功绩
祭献千年前的祖师爷秦始皇
活埋文明,宣誓文化的强大和自信!
是谁这么凶残的用我的母语
殖民这片土地,只有大胡子
灵符的,阴魂不散地晃动在眼前
是的,黑夜是牠们撒欢的道场
2024.8.8.于西安市长安区广电大厦。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往事余味
来自手机
版主
2024-8-21 14: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往事余味,老师你写成往事余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居明
频道主编
2024-8-21 17: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更正:文中“往事余唯”应为“往事余味”特此更正,同时向作者深表歉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无霜
论坛元老
2024-8-25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
学习,分享聚会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