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光揉合时代的新语境
——浅评李少君的诗
刘合军
在人类寄生的环宇中,诗人既不是神,也不是兽,他有时还真有点像一条牧羊犬,具有万象的嗅觉与灵性,这流淌于世上的诗人,如果说是一弯明月拨动天幕的一万颗星星中的一颗,那每一位诗人也只是划过漫长沉寂与时空浩瀚的一颗流星,在人类长河中仅仅洒下片刻的光辉。这就是智慧的人类,于世象中寻找宏微与灵肉的明暗,诗人是被月光锻打的文字匠人,李少君先生也不例外,我们不谈诗歌具有唤醒和疗愈的效应,但也不能否认以诗歌写作方式所编织的心灵语言,所表述的文字密码对生命中的惊艳与混沌,在素材与立意尽量保持作品的“纯洁”,只有这样才能让语言中的文字“珍珠”,给读者带来灵魂启示和向往,赋予更高的,让人敬畏的诗歌生命价值。
诗人李少君当然是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但同样也是星空的守望者,他于宁静中注视和思考着这个多变的世界。现实与生活为他提供了应有的高度,但亦有“灵魂”外延的局限,而诗人的作品是由其独有的气质和个人心性的修为所决定的,作为诗人的要务就是以诗歌去还原生活,思考未来的,反观历史没有一个诗人不是以现实为背景,以具象而诱发对现实和社会,生活与情感中的多重维度,敏锐地去洞悉潜藏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身边的大小事件作为原始的第一素材,伸出语言和思想的触角,搭建起涌动于时代的诗歌艺术。
我读到的诗人笔下的《故宫》,通过文字铺展的画面,他让更多人看到或听到作为诗者的感受,发现和了解现实与生活其本身的意义,就是要抓住灵光乍现的一瞬,以意象放大微妙的事物、以隐喻来揉合写作的动力,加以宽泛外延的语言方式,让每一个平庸的文字去承载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读到的首句“故宫柳色新”所描绘的故宫在春天时柳树呈现出的新绿场景,从而得到时节与古老的故宫中所增添的一份新的生机,“对于古老的故宫,我也是一个新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宫的敬畏和谦逊态度,也意味着每次参观故宫都可能有新的发现和感受,以及华夏文明与史观的深意。“春色,正从那一小截柳枝侧漏”/“侧漏”一词用得较为巧妙,形象地写出春色仿佛从柳枝的一侧悄悄溢出,使抽象的春色变得具体可感,“随之飘下的,是春风,还有花絮”,春风和花絮相伴而来,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氛围,给人以轻柔、浪漫的感觉,“被遗散的,是寒意,是过往宫廷旧事”,这里的“遗散”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的气息逐渐消散,同时也暗示着过去宫廷中发生的种种故事已成为历史,逐渐被人们淡忘。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故宫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时间、历史和变迁的思考。在古老与新生的对比中,展现出故宫的永恒魅力以及岁月的流转。它既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又让人不禁对故宫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一种悠远的遐想。
诗人的每一个作品都不是在重复别人,而是在创作中去不断“发现”另一个自己,所以,诗歌写作题材不断拓展,风格不断嬗变,语言在实验中更替转换,都是为了保持对语言的激情和敏感,是对自我的挑战。当读到《又是清明》“清晨,窗外鸟鸣似亲人”,这里以鸟鸣开篇,将鸟鸣比作亲人,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也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某种联系。“不是从山间寻到这里吧?”这一疑问表现出作者对鸟鸣来源的好奇,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然与城市环境差异的思考,增添了一种诗意的遐想。“春风一阵一阵地吹拂/这莫名的感伤一阵一阵袭来”,春风的吹拂与内心莫名的感伤相互映衬,可能是清明时节特有的氛围勾起了作者心底深处的愁绪。“霓虹夜,处处有神奇的相逢/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彼此热切招呼,似乎都熟悉”,夜晚霓虹灯下,陌生人之间的热切交流形成了一种看似熟悉的氛围,与前面清晨的感伤形成对比,展现出城市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或许因为都生活在前世今生里吧”,这句带有哲学意味的话语,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在时间长河中的联系,也许是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让作者对生命的轮回和过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整首诗通过对清晨,鸟鸣、春风、夜晚,陌生人,相逢等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在清明时节特有的感慨氛围,既有对自然的感触,也有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索,情感细腻而深沉。从李少君的诗歌写作中,我们不难读出一个成熟的中年者对世俗与阅历的修为,读到细腻的发现与深刻的內在,一首好的诗歌我们会从物象与拟意上读到不可复制的语言,那就是溢出“月光”的语言。
2024-07-02 于珠海
附诗:
故 宫
/李少君
故宫柳色新
对于古老的故宫
我也是一个新人
春色,正从那一小截柳枝侧漏
随之飘下的,是春风,还有花絮
被遗散的,是寒意,是过往宫廷旧事
又是清明
/李少君
清晨,窗外鸟鸣似亲人
不是从山间寻到这里吧?
春风一阵一阵地吹拂
这莫名的感伤一阵一阵袭来
霓虹夜,处处有神奇的相逢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
彼此热切招呼,似乎都熟悉
或许因为都生活在前世今生里吧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