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立象尽意
——评保罗·策兰诗歌《孤独者》

心舟

诗人选取可感知的四个核心物象:鸽子,桑树,刺绣,披风,通过直觉体悟的心灵筛选,推出颇具神秘色彩的诗象文字魔方,传导出诗人隐痛的诗意,类似中医学手法: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冥冥,隐喻之谓也。这首诗歌,诗象平易,隐喻明晰,感觉鲜明,和诗人后期“拒绝对话“的诗歌文本有明显的差别。
鸽子,桑树,无疑是和平的象征,而较为抽象的秋天一词,接应了后文的一个人物的出场,像诗人梦到了关押在纳粹集中营的母亲:赠纱赠语。母亲,一边刺绣面纱,一边良言赠送:“上帝像秃鹫的爪子一样近。”当基督教民对上帝有了疑心,可以悬猜战争
机器——秃鹫的爪子,对个人的洗劫是毁灭性的,从这句暗示信仰几近崩溃的诗写中,我们不难触摸到诗人战栗不已的苦汁灵魂。
第二层的秋天一词,更像母亲的借代。最为费解的,当属第三层“但是我拥有另一件披风,//比这件更粗糙,且不带花边。//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挥动它,你会听到老鹰在叫。”和母亲梦中赠送的面纱作比,另一件披风,就写实的一面:更粗糙,不带花边,很容易理解。最后两行,诗人说,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挥动它,你就会听到老鹰在叫。我的理解:这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儿子在给母亲情景回信,挑选了流放记忆中的两个环境特写:雪飘黑莓丛,鹰唳漫长空。这句呼应母亲良言的结束语,曲折表达了生死未卜的母子情深。一抹亮色,遮掩了我们阅读他更多艰涩诗歌的惭愧。

附:

孤独者

文:保罗·策兰(德国)

译:王家新

比起鸽子,比起桑树,
秋天更爱我。它赠我一片面纱。
“用它做梦吧”,边说还边刺绣。
并且:“上帝像秃鹫的爪子一样近。”
但是我拥有另一件披风,
比这件更粗糙,且不带花边。
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
挥动它,你会听到老鹰在叫。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手机投稿,排版有点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间不用分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立象尽意
——评保罗·策兰诗歌《孤独者》

心舟

诗人选取可感知的四个核心物象:鸽子,桑树,刺绣,披风,通过直觉体悟的心灵筛选,推出颇具神秘色彩的诗象文字魔方,传导出诗人隐痛的诗意,类似中医学手法: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冥冥,隐喻之谓也。这首诗歌,诗象平易,隐喻明晰,感觉鲜明,和诗人后期“拒绝对话“的诗歌文本有明显的差别。
鸽子,桑树,无疑是和平的象征,而较为抽象的秋天一词,接应了后文的一个人物的出场,像诗人梦到了关押在纳粹集中营的母亲:赠纱赠语。母亲,一边刺绣面纱,一边良言赠送:“上帝像秃鹫的爪子一样近。”当基督教民对上帝有了疑心,可以悬猜战争机器——秃鹫的爪子,对个人的洗劫是毁灭性的,从这句暗示信仰几近崩溃的诗写中,我们不难触摸到诗人战栗不已的苦汁灵魂。第二层的秋天一词,更像母亲的借代。最为费解的,当属第三层“但是我拥有另一件披风,//比这件更粗糙,且不带花边。//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挥动它,你会听到老鹰在叫。”和母亲梦中赠送的面纱作比,另一件披风,就写实的一面:更粗糙,不带花边,很容易理解。最后两行,诗人说,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挥动它,你就会听到老鹰在叫。我的理解:这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儿子在给母亲情景回信,挑选了流放记忆中的两个环境特写:雪飘黑莓丛,鹰唳漫长空。这句呼应母亲良言的结束语,曲折表达了生死未卜的母子情深。一抹亮色,遮掩了我们阅读他更多艰涩诗歌的惭愧。

附:

孤独者

文:保罗·策兰(德国)

译:王家新

比起鸽子,比起桑树,
秋天更爱我。它赠我一片面纱。
“用它做梦吧”,边说还边刺绣。
并且:“上帝像秃鹫的爪子一样近。”
但是我拥有另一件披风,
比这件更粗糙,且不带花边。
碰到它,雪就落在黑莓丛里。
挥动它,你会听到老鹰在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舟 发表于 2024-5-16 17:38
立象尽意
——评保罗·策兰诗歌《孤独者》

废了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