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花
废名
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
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儿,
于是我把他一口饮了。
我害怕我将是一个仙人,
大概就跳在水里淹死了。
明月出来吊我,
我欣喜我还是一个凡人
此水不见尸首,
一天好月照彻一溪哀意。
由表及里,才能读出个中意蕴
——读废名《掐花》
海恋赏读:废名先生的故乡是禅宗发祥地湖北黄梅,废名先生的禅诗独树一帜。虽然有学者认为废名的诗超脱奇僻,玄奥难懂,但就他与禅宗的渊源,以及人生经历所造就的独特风骨,他的诗有着更加浓厚的禅意和对佛理的真切解读。这首《掐花》在废名的禅诗作品中很有代表性。这样的诗初读未必见其好,行文显得过于洒脱随意,“不修边幅”。与其说是一首禅意诗,倒不如说像一个孩子的梦呓,但细品,恰恰是这样一种“随心所欲”,给了诗特有的灵魂。
诗起手引用吴梅村《浣溪沙》里的原句“摘花高处赌身轻”,毫不造作,似乎不假思索,而桃源“掐花”、“饮花”又是那么自然而然,恰如世尊的“拈花一笑”,个中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说。至于“此水不见尸首”,据记载,诗人自说是借用了《维摩经》里“海不受尸”的佛意大典。但这更像是诗人的意识流,追求淡薄随性的生活状态,心向佛老的人生态度决定了那份心性的放达、疏旷,而做一个凡人又是必然的选择,诗人并不想,也不能弃绝人间烟火成仙得道,桃源不在现实中,只在梦里,即便是炼狱,人间也是最大的道场。那一溪的哀意里沉淀着诗人对于人生的感伤与彻悟……这样细读起来,这首小诗禅意盎然,禅趣满满,又不失禅机禅理,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是一首明心见性的经典现代禅诗,这也提醒我们对于禅诗的阅读务必入情,入心,由表及里,才能读出个中意蕴。
[简介]:废名(1901年11月9日-1967年10月7日),湖北黄梅人,原名冯文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特点:一是散文化倾向。二是以禅写诗。)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