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老家梦泉 频道主编   /  2020-9-11 13:25  /   168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命运即诗歌

百定安


我对保罗·策兰没有做过系统的了解,但我猜想1920年,当他出生时,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艺术思潮正席卷北欧。策兰即使不亲身参与,也不可能不深受其影响。而当他正值青年时,纳粹德国的侵略主义语言体系甚嚣尘上。保罗·策兰的犹太人身份,已铁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父母惨死于集中营,独自漂泊异国他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如此命运遭际的诗人,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会写出怎样的诗。

对于那个时代的诗人,命运即诗歌。根本无需感受,生活的重锤直接就给予了教训,教会了吞咽苦难。也就是说,自写作之初,他的作品基调就被确定了。他的忧郁,深邃,被死亡追踪又将被死亡带走的命运,就同时确定无疑了。

德语,似乎天然地与所谓浪漫无关。它们属于理性和思考,长于生产哲学。受此影响,德语诗歌往往给人不苟言笑的印象。再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歌德式的写作都保不住了。这个民族,即使狂飙突进,也是不苟言笑的热烈表达。对,是“热烈”而不是“热情”。

哲学气息浓厚的诗歌,通常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形制短小,语言如淬火之铁。此诗中的“你”,并不一定就是第二人称的“你”,很大可能指的是“在命运中”的一个或许多人。而抵达“避难地”之途,又被“厄运”塞满。比起“厄运”,“”避难地“或许只能是一个象征词,抵达的希望极其渺茫。这种”厄运“,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是永远的,而不可能是短暂的。所谓”残留的空气“,即是指诗人和同类人须臾无法摆脱,无所不在的死亡之境。这种活,其实是另一种死。而”沿途的厄运“的”美“,亦应归于死亡美学一途了。

读德语诗歌,往往要首先剥离笼罩语言之上的各种隐喻的外壳才能有所知解。它们是紧张的,曲折的,隐喻的,而诗歌语言本身又是短促的,坚硬的,甚至是怪诞的。你能够感觉到什么,但你很难准确地说出它们。你说出了“是“,可能就是说出了”不是“。反过来也是如此。


附:

在远方
(德) 保罗·策兰
孟明  译


无声,又一次,广袤,一间屋——
来吧,你应该来居住。

光阴,美如沿途的厄运:可以抵达
避难地。

更害人了,那残留的空气:你得呼吸,
呼吸和做人。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11 16:22:32
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致敬百定安。剥离外壳见真经,读来受益。感谢老家梦泉 老师提赏。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