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棕榈深处

————李永才诗歌《棕榈的哲学》赏析

文/只蝶痴梦

我们所有的回忆,都有其自身地标性的道具。
                                                    ——————题记

  偶然在朋友圈读到诗人李永才的诗。我猎诗的心瞬间就被他的这首《棕榈的哲学》给击中。不由令我进入了他诗歌意象的庐山。诗人诗歌语言的质地以及场景感令诗歌画面形成了时光的倒带。诗人以棕榈树作为他记忆的地理性标识,随之,他便依凭着这个标识,完成了对往昔的追溯。

   诗人的诗意切入是从海滩风情开始的。陌生的海岸,身着比基尼泳装的美女,主人公对海岸的一次次瞭望,构成了一幅物象完整的画面。而一位陌生男子的一次次瞭望,却令海滩上的女人对主人公的瞭望产生了轻薄的误解。他的每一次对海滩的瞭望,都被海滩上的女人发现,恐怕是遭了白眼。而主人公对海滩瞭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主人公对海滩瞭望的真正目的,不是在海滩猎艳,而是去寻找一条进入棕榈深处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场误解。诗人说他看见的事物从夜晚回到上个世纪。回忆的闸门从此打开。回忆在悄然进行,像一艘溯游而上的船只。这艘船具有着哲人的思维,它在寻找进入棕榈深处的道路。而棕榈深处,就是主人公曾经的过往,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家园故地。
“陌生的海岸,我瞭望一次
就被误解我的女人,俘获一次
我看见的事物
从夜晚回到上个世纪
悄然来访的船只,像一位哲人
我不知道,会从哪个方向,哪条道路
进入棕榈的深处”
  
  诗歌的第二节,主人公就已然进入了棕榈的深处。海岸上的那只雕花木箱,就是主人公的故乡了。而在清贫中开放的桃花,令我似乎看到了故乡清贫中生活的少女。而主人公怀念的小岛,证实了桃花是他故乡的旧相识。如果进一步联想的话,也可以是他青梅竹马的旧情人。诗人这句浓烟滚滚的太阳,在穷人的草帽上发光,愈发烘托出上个世纪那个贫穷年代的气氛,仿佛一个场景镜头的景深。
“海岸就是一只雕花木箱
桃花在清贫中开放
像另一个值得怀念的小岛
浓烟滚滚的太阳,
在穷人的草帽上发光”

诗人在第三节,继续着他的棕榈深处的回忆之旅。进入了棕榈树林。他不再写清贫,转而写到了棕榈树落在地上的种子,硌伤了孩子们脚下的岁月。他却不说硌伤了脚。而说硌伤了岁月,这一句是意味深长的。继而,诗人写道:每一行脚印,都在延续生活的险情,和旧的发慌的往事。硌伤了脚的种子不是偶然,而是经久的硌伤,固有硌伤岁月一说。而每一行脚印,都在延续生活的险情,说明了那个年代清贫中的艰难与艰险,这里有出海人太多的悲哀。而旧的发慌的往事,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那些掉落地上的种子
硌伤了孩子们脚下的岁月
每一行脚印,都在延续
生活的险情,和旧得发慌的往事”

诗人在最后收笔,落在了诗歌题目《棕榈的哲学》上。那么,棕榈的哲学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追逐希望,智慧抉择。诗人说,季节的门是朝南开的。为什么要朝南开呢?因为向阳。雨水解开的日子,就是晴天。在大好的天气,棕榈树选择了漏掉一些落叶,捕获时间的果实。棕榈树的哲学,也即人的哲学。人也是选择性忘记。记住一些美好,守住自己的幸福。
“季节的门是朝南开的
雨水解开的日子,像棕榈的哲学
漏掉了一些落叶
却捕获了更多时间的果实”

  整首诗,娓娓道来的诗语里,满是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却又有着对生命的哲思。他轻灵的笔法里,透出生活的沉重。

附:棕榈的哲学

文/李永才

陌生的海岸,我瞭望一次
就被误解我的女人,俘获一次
我看见的事物
从夜晚回到上个世纪
悄然来访的船只,像一位哲人
我不知道,会从哪个方向,哪条道路
进入棕榈的深处

海岸就是一只雕花木箱
桃花在清贫中开放
像另一个值得怀念的小岛
浓烟滚滚的太阳,
在穷人的草帽上发光

那些掉落地上的种子
硌伤了孩子们脚下的岁月
每一行脚印,都在延续
生活的险情,和旧得发慌的往事

季节的门是朝南开的
雨水解开的日子,像棕榈的哲学
漏掉了一些落叶
却捕获了更多时间的果实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11 16:23:08
谢谢梦泉兄提读。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