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被屠戮的善良与美好

————聂权诗歌《凝神》赏析

文/只蝶痴梦

  人类是凶残的,他们口中的善是双重标准。当他们为了利益去杀戮的时候,他们口中的善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题记

   初次读到聂权的诗歌《凝神》,就已被他诗歌语言的凝练与他诗歌中散发出的悲悯元素深深打动。他沉郁的冷叙述里,氤氲着悲悯与悲愤的双重情怀。

   诗人第一节的诗语仅有一句话。但,仅仅这一句话,既完成了诗歌的叙事,却又缓缓开启了诗歌意象的大门。麂皮擦拭镜子,看似在表述这个擦拭镜子的动作,实际上却是将麂皮这个主角,作为诗歌主题意象的原点,以此构建出一个意象坐标系。这个坐标的多维意象里,隐现着残酷,血腥,死亡。
“用麂皮擦拭壁上的镜子”

   诗人在第二节说到了麂皮的价值,他用到了可怜,偌大一块,不还价只卖30元。继而,他由麂皮写到了麂子,麂子全身上也没有几块这样的廉价的麂皮,两次对麂皮、麂子的可怜,便揭示出麂子卑微,凄惨的命运,以及生命被猎杀后被廉价出售的可悲命运。在这里他看似在叹息一块麂皮的廉价,其实是在悲叹麂子生命的廉价。进而,更是在悲叹社会底层草根生命的廉价、以及他们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不难看出,诗人在思考生命的本质以及每一个生命在尘世的价值与命运。同时,他也在悲叹弱势群体任人宰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苦。那些被践踏的弱势,命如草芥的群体与麂子的命运都是诗人悲悯的对象。
“可怜柔软的麂皮
偌大一块,不还价只卖30元
可怜一只麂子
全身没有几块
这样的皮子”

    第三节,诗人写到了世间的善良与生命的美好。令诗歌的意象在滚过残酷与血腥的地狱之火后升腾出凄美。他在这一节仍然用了两个可怜,在他所呈现的美好里,隐藏了尖利的针刺,字字扎心,戳痛悲悯与善良。那些孱弱的生命,卑贱如蝼蚁,随时随地都有被猎杀的可能,他们是这个世间可怜的一群。而那些高高在上者,仅仅为了极微小的利益,就可以对他们生杀予夺,肆意妄为。诗人在他的全诗中用到了四个可怜,这是诗人内心悲悯的驱使。他“可怜“”的用词是诗人悲天悯人的情之所至。发乎其心。诗歌呈现出丛林法则下食物链底层的命运之可悲。我由诗人的诗中,切实听到了诗人悲愤的心声。诗人在此一节写到了与世无争的麂子在草丛中悠然奔跑,无忧无虑,在月光下凝望月亮的美好眼神。这一切多么美好,祥和。正是这种美好的呈现,更能反衬出猎杀者罪恶的残忍,令诗歌意象中美好与杀戮形成强烈反差。这种比照的诗写手法,是诗人艺术处理的一次淬火。正是这种淬火,令诗歌意象愈发陡然地耸立。
“可怜白云下青草里的
悠然奔跑
可怜月夜里的
凝神 ”

  诗歌的题目叫《凝神》,诗人既是说月下麂子凝神神态的美好,展示麂子的美好与善良,也是在说他在擦玻璃时那一刻的凝神。一语双关。诗人的凝神从一张麂皮里折射出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悲悯,以及他对世间不平的悲愤。

附:凝神

  文/ 聂权

用麂皮擦拭壁上的镜子

可怜柔软的麂皮
偌大一块,不还价只卖30元
可怜一只麂子
全身没有几块
这样的皮子

可怜白云下青草里的
悠然奔跑
可怜月夜里的
凝神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9 13:42:06
谢谢梦泉兄提读。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经吉 来自手机 注册会员 2020-9-9 19:56:15
读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9 20:08:05
谢谢王经吉老师雅赏鼓励!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