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江晓帆 版主   /  2022-11-25 10:26  /   297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清凉
文|素手拨筝

蝉躁与蛙鸣,总会将七月煮沸
但盛夏的心,始终是清凉的
比如,老屋树下的井水
比如,山林深处的浓荫
再比如,被雷声喊破的天空,滴落的雨
还有那些,一坐在佛前
就渐渐,消失的
汗,与泪

【江晓帆简评】《清凉》为何“清凉”?因为“盛夏的心,始终是清凉的”(拟人法)虽然“蝉躁与蛙鸣,总会将七月煮沸”(形容暑气)但是“老屋树下的井水/山林深处的浓荫/被雷声喊破的天空,滴落的雨”使夏天清凉。诗人用比如(排比句)层层递进地证明了夏天清凉的原因……特别是一坐在佛前/就渐渐,消失的/汗,与泪——更加使夏天清凉!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也就是《清凉》诗中所谓的“清凉”吧。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的禅。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禅,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禅也是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摘录书网)此诗技巧较为娴熟,论证有理有据,尤其是对物欲横流而浮躁的当下或多或少有劝诫作用……“让心回到不动的根本,便无夏无暑”(素手拔筝语)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首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凉
文|素手拨筝

蝉躁与蛙鸣,总会将七月煮沸
但盛夏的心,始终是清凉的
比如,老屋树下的井水
比如,山林深处的浓荫
再比如,被雷声喊破的天空,滴落的雨
还有那些,一坐在佛前
就渐渐,消失的
汗,与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凉》为何“清凉”?因为“盛夏的心,始终是清凉的”(拟人法)虽然“蝉躁与蛙鸣,总会将七月煮沸”(形容暑气)但是“老屋树下的井水/山林深处的浓荫/被雷声喊破的天空,滴落的雨”使夏天清凉。诗人用比如(排比句)层层递进地证明了夏天清凉的原因……特别是一坐在佛前/就渐渐,消失的/汗,与泪——更加使夏天清凉!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也就是《清凉》诗中所谓的“清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的禅。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禅,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禅也是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摘录书网)此诗技巧较为娴熟,论证有理有据,尤其是对物欲横流而浮躁的当下或多或少有劝诫作用……“让心回到不动的根本,便无夏无暑”(素手拔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