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齐凤艳 频道主编   /  2020-9-8 05:05  /   156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冯桢炯的诗歌世界

文/齐凤艳

“有些诗是许多人都可以写或可仿制的,而有些诗只能由特定的谁来完成。”这是诗人汤养宗的一句话。当我拜读完冯桢炯今年五月出版的诗集《一个人的世界》的时候,我再一次认识到,汤养宗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读冯桢炯的诗,我看到在他的世界里,诗歌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手段。这种记录,不是原样复制,而是通过筛选、放大或缩小,观照的同时深刻反思,抽取某种“别有深意”,从而抵达生活“本质”。

冯桢炯是一位少年成名的诗人。他1968年12月7日出生于广东江门。活跃于八十年代中学生文坛,被誉为“南拳王”,是著名的校园诗人,1986年成立组织成立恩平中学生文学会,任会长。1987年成立组织成立恩平一中鳌峰文学社,任社长,创办社刊《鳌峰》。1998年冯桢炯下海经商,近几年开始回归诗歌。人到中年写作诗歌的人,其作品往往带给我们更有力的冲击,因为他那些来自经验的表达,往往能够震动内心。冯桢炯多年的社会历练和海外经历,使他的诗歌有独特的一面,所以在这部题名为《一个人的世界》的诗集里,我看到了冯桢炯独一无二的人生或者他中年的一部分时光,他在用诗歌记录自己的同时,呈现了时代。

我看到在冯桢炯的这部诗集中,真实叙述和经验感悟在他诗歌中的重要性。冯桢炯在他的诗歌中做到了“完成了个体的真实,又符合于世界的真实”。我感到他在通过真实来抒情、传情并最终在读者那里获得共情。举诗集中的一首小诗为例:

节约

母亲节到了

当我的声音跨过大西洋到达老家时

母亲急匆匆的说:

“长途费贵,能省就省。

乡下人只认过年和清明节,

母亲节就省了吧。”

这首诗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母亲和她那一代人的节俭。节俭一是因为这是一种美德,二是因为曾经的物质匮乏。我注意到这部诗集的开篇之作是《我拥有的财富叫贫穷》。对于冯桢炯的诗歌以外的事业,我所了解的仅限于百度上的介绍,就是他的产品销售到全球60多个国家。我想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位成功人士的。而他将《我拥有的财富叫贫穷》作为诗集的开篇之作是有深意的。因而这首《节约》里的艰辛、酸楚和疼痛虽欲言又止,却能够被每一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切肤地感受到。我记得冯桢炯的老朋友,同样是少年成名的诗人李皓在一篇文章中就写到他在鞍钢工作的父亲为了节约路费,就有好几个春节没有回家和家人过团圆年。所以,这首诗因个人真实的普遍性,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虽然这首诗里没有出现一个咏叹之类的词语。相反这首诗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朴实的,因而也是最生动的,尤其是诗人用了直接引语——叙述的诗歌表现力,我们注意到了吗?

叙述在这部诗集中是占一定分量的。比如《我与打工妹的故事》、《不算数》、《注意事项》,比如《时代广场的鸽子》、《中华》,等等。我没有读过冯桢炯少年时代的作品,但是我思忖一位少年成名的诗人一定是有志向和抱负的,在诗歌写作上可能会表现为一种实验性和先锋性。我想冯桢炯诗歌中真实叙述的大量运用是他在目前倍受争议的口语诗方面的实践。冯桢炯写精神性的东西时,不写成宣言或哲理,他不空写,他一定要触及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与事实。

我曾经读过一段话,大意是说口语诗人不用写简历。他的诗就是他的简历。将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书写下来,从人生的经验中汲取能唤起他人共鸣的认识,是冯桢炯在诗中做的事情。法国著名诗人皮埃尔·勒韦迪(1889-1960)提倡在大地飞翔,诗人的使命不在于离开大地,飞上天去摘取星星,那首永远也做不到的,诗人的任务在于从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着的东西中创造出新的星星。人生经历,生活经验就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我刚刚提到的冯桢炯的几首诗,无一不是他个人生活经历的书写,这也是这部诗集题名为《一个人的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就写作行为来说,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理解什么是写作所要求的经验。这种经验是语言与感受的结合,是生活与写作本身的结合,是个人经过磨损而依然敏感的内在与外物的结合等等,这些才能够导致好诗歌的产生。比如《父亲的寿命》:

父亲的寿命

父亲退休时有三十多年工龄

因工厂破产倒闭

还要我兄弟俩凑够几万元补足保费

才可以每月领取千把元养老金

弟媳在税局上班

最能计算

“老爷要身体健康,

活到八十才有赚。”

再比如《升值原因》

升值原因

多年前在老家买下20亩工业用地

后来政府要收回

我表示不满

原因是收购价低于市价

市国土局土地中心主任来调解

说了一句安慰我的好话

“老板你买地时才几十万

现在政府给你几百万

土地升值是因政府规划

一条大道在你面前经过”

个人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不能摆脱时代的影响的。一个诗人,当他将个人的真推而广之到世界的真的时候,他就必然会呈现社会和时代。而呈现是通过叙述完成的。冯桢炯有较强的再现意识与再现能力,他的诗歌创作不只是抒情与议论,并且在这部诗集中,他将呈现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式。在冯桢炯这里,生活与诗歌合二为一,诗歌就在平时的目击之处,因此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和时代,从而一个人的世界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其中。《我只关心细微的事物》,是诗集的第二首诗。如果说,冯桢炯将《我拥有的财富叫贫穷》放在开篇的原因是因为他深刻地懂得好的诗人必须有好的品格,那么这第二首诗,他在宣布自己的写诗之道:在细微的事物中呈现普遍性,实现宏大叙事。

我本人写诗时间很短,诗歌理论和诗歌发展史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这篇评论是要恳请大家多指正的。读到冯桢炯老师的诗的时候,我是受到冲击的。我想到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想到了诗歌语言,诗歌的多元发展等问题,我还想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我感觉到,冯桢炯诗歌的这种言说方式,使时代错综复杂的现实在诗中有了表现的可能,从而扩大了诗歌的自由度和言说范围。

如果说上面的内容我着重讲的是冯桢炯诗歌的行文特点和诗人作为个体如何将个人言说与社会时代联系起来,那么下面的内容我简略地谈一下《一个人的世界》这部诗集中,冯桢炯作为一位海外游子,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亲情、故土情结,家国情怀和海外游子的孤寂情绪。个人经历的独特之处成就了诗歌的独特之处,比如《老土方》和《纽约唐人街》:

《老土方》

疼痛的事情太多

儿时被碎玻璃划伤

你用嘴嚼碎草药

敷于流血的脚板底

粗野的奔跑摔肿头角

你用煮熟的热鸡蛋

揉搓红肿的包

还有更土的方法

向隔壁哺乳期的二婶

讨一茶匙奶汁来搽伤处

人生有多少疼痛

就有多少老土方

可惜人间老土方千万种

唯独没有一帖

在你离开时

为我止痛

纽约唐人街

散落在纽约的一张旧名片

发黄得误念她的名字

一批盛唐风格的建筑

梦回大唐

一群叫龙的传人

怀着黄金梦想

当洋文流行到来

连咳嗽都是乡音

别人的街头

只是暂时借用的故乡

所有的泪水都是为了生存

所有的血汗都是为了幸福

所有的辛酸都是为了远方

唐人街 长在石头上的花朵

在不同季节次第开放

这两首诗歌,不需要那么多的诠释,每一句都是真情在瞬间的流露。

最后我想讲的是冯桢炯的诗人情怀。我一向认为诗人都是有情而多情的人。在《岁月之痛》这首诗里,诗人写到:在我的诗歌里/有一种语言叫利剑/划破时光/有一种柔情似水/滴穿内心。读完诗集《一个人的世界》,我感到这几句诗可以用来写照冯桢炯的诗歌。冯桢炯相信语言的力量,并赋予语言以力量,用语言感染人,洞悟世界,反思人生。冯桢炯是一直怀揣着自己的诗人情愫的。诗集的第三首诗《听见深处》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富足和心灵飞升的追求。

浮云

我在岁月的马背上

阅尽无数的面孔

跑过村庄

跑过那棵童年的老榕树

跑过山峰

跑过那只时光的老鹰

在老人的额头上               

闪亮的汗珠为我注释

我是歌者

在大山与大海间歌唱

我是行者

在苦难的墙头上

呻吟生命中的花朵

而《浮云》这首诗让我看到,经历了五十一载岁月的诗人,浪漫情怀犹在。“我是歌者”,“我是行者”这样高昂的诗句,加上《浮云》这个题目的自由飞翔的内涵,在我的眼前仿佛有一位古代吟游诗人的形象穿越时空向我驰来。而当我读到《老花眼》这首诗的时候,我不禁心生感动,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对生活,对世界,对人间的爱!我想用这首诗结束我的拙评再合适不过了。

老花眼

一直以來

我看这世间的事物

清清楚楚

年纪大了

看事情

眼睛不可靠

是时候用我

活了五十年的心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零落秋愁何所解,窗前明月枕边书。问候大家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力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9-10 10:36:37
非常棒!受用了。这是抵达真诗之境的路。真正的诗是仿不了的。仿的诗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真正的读者,而属于垃圾桶。或许你会在案头放几天,当你发现它是赝品时,你会毫不吝惜地把它扔进垃圾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