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浓缩的乡愁

——禺农诗歌《墙》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禺农的这首乡愁诗,并未如某些经验主义诗人所断言的那样:因为意象老旧与雷同,而落入乡愁诗,意象泛滥雷同的窠臼。恰恰相反,诗人将诗歌意象深度发掘后,达到了另一种全新的柳暗花明的思乡胜境。他通过一面曾经伴他成长的墙作为诗意的点,仿佛将一块石头投入往事的静湖,那一层一层诗意的涟漪令诗人这首乡愁诗在山重水复后,峰回路转,反而抵达到乡愁诗又一村的胜境。

  诗人开篇是以色彩切入的。斑驳的色彩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那砖墙上长满的黑斑,白斑,绿斑是时光留下的指印。是诗人心灵之手的质感触摸。转而,诗人写到墙面隐藏的乌云与星光。这象征着诗人曾经的磨难与美好,被诗人走进细看的一个非常场景感的动作,便令那道呼之欲出的闪电赫然掀起诗意的惊涛。

  继而,诗人如刀的笔锋深入骨髓般地,将这首诗引向了辽阔。那蜜蜂把守的储藏童年天真眼神的砖缝;那背靠墙时对归鸟回来后的好奇;那面壁时委屈的眼泪被主人公抹在墙上而说成是被墙分担的拟人化诗写;都达到了一种亲切、自然、感性的诗意呈现。墙是家的招牌,是诗人对家的一种深切感悟。同时,墙也是家庭主要成员,顶梁柱一样的化身。也是遮风挡雨的庇荫。而当目光不能抵达时,墙是远在天涯游子的心念之物,是游子梦中闪耀的一束乡愁的光芒。

  最后,诗人的一个特写镜头的描摹,令诗意走向了一种唯美主义的意象高度。一面墙在霞光中显现一棵楝树的投影,而霞光的投影中一只长大的鸟儿飞出这投影的楝树的影子,令这首乡愁诗凄美到了极致。而“天黑了,不见回巢”的诗语,成为一首凄美忧伤的乡愁诗余音袅袅的绝响。

  不言而喻,诗人禺农将乡愁浓缩于一墙的诗是异常成功的。由此,也可以说明一点,诗歌意象没有新旧之说,而只有深浅之别。高度到了,诗歌就会跨越平庸,抵达到诗意的另一维度。

附:



禺农



长满黑斑、白斑和绿斑的砖墙

隐藏着乌云和星光

走近细看

记忆的闪电击中了我



砖缝里,童年的邮箱

储存着天真的眼神

有蜜蜂把守



那时经常背靠着墙

看楝树上的鸟窝

问归鸟去过哪些地方



面壁时的委屈,总让一面墙分担

几滴伤心的眼泪

轻易博取青砖的默默同情

顽皮的毛病一犯再犯



熟悉的墙是家的招牌

当目光不能抵达时

依然闪亮



霞光在墙上描出楝树的影子

长大的鸟飞出轮廓

天黑了,不见回巢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好诗好评,学习。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2-11-1 09:09
好诗好评,学习。感谢。

谢谢苍凉老师!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