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默默无闻的城市打工者和建设者倾注关怀的目光!
————《坐在路牙上的男人》赏析
文/产安江
从平常的小事和情景中发掘诗意,非常考验诗人的能力。这首小诗,诗人将目光投向底层、投向普通的平民百姓,或许正源自诗人心中那种本能的底层平民情怀和人文情结。在傍晚的街道边缘的路牙石上,坐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这情景,一般人很容易忽视,甚至不屑一顾,却被诗人注意到了、关注到了。
接下来,诗人通过笔墨简省的几句叙述和白描,将一个做事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爱干净、爱整洁的底层打工者的优雅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与前面“穿一身中山装”的端肃、齐整、利索、干练的人物形象形成紧密的呼应,增强了那种“鸟鸣”般的“洁净”感。鸟鸣是乡村常见事态、事件,城市并不多见,惟其如此,这种“洁净”通过诗人的传达,而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心灵冲击,同时也与城市的嘈杂形成强烈的反差,无形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坐在街道边缘的路牙石上“中年男人”由衷的敬意和赞美。
这种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与其说是诗人献给一个人的,不如说是献给以这个“中年男子”为代表的底层平民百姓,结尾一句“像他的亲人”进一步升华了诗意,不仅体现了“中年男人”爱护自己“每一件物品”的朴素而又深刻的珍惜物品的意识和不乱丢弃垃圾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更重要的是:这一句也极易令人想到,这么朴实的“中年男人”,也是我们、是我们城市的亲人,我们不能轻忽他和类似他的“他们”,而应视之为城市建设默默无闻的付出者和奉献者,并进而善待之。
最后再简要就这首诗说一点艺术方面的个见:虚实相生有多种,一种是直接虚写,一种是含蓄内敛,也就是将寓意藏在语言的背后或流淌在字里行间。还有一种是通过直击式的实写,从整体上去营造生发诗的意味。此诗后两种写法兼而有之,朴素简洁,不事雕琢。而往往后两种类型的好诗,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附:
占东海丨坐在路牙上的男人
傍晚下班,路过南环路
太阳还毒辣,树荫下的他,四十左右
穿一身中山装
衣领和袖口有些磨白,如鸟鸣洁净
他把装剩菜剩饭的白袋子
轻轻地放在并排伸直的腿上
轻轻地用白袋子套进黝黑的脏手
轻轻地夹着汤汤水水的菜或饭往嘴里递
表情恭敬,肃静。我的眼睛又一次爆炸
爆炸于他身边的脚踩三轮车里
每一件物品(丢弃的垃圾)摆放整齐
像他的亲人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