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诗为心声,一首有感而发的诗歌,才有可能接近生命的真相。而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只有诗歌,才能匹配一颗子弹的功效。它精短,快速,高效地呈现个体生命的心灵律动。无论悲喜,还是阴晴,无论蓬勃,还是萧瑟。情绪,是一个个鲜活生命自己孕育的海洋潮汐,而作为诗人,他们往往承担了一种敏锐的“猎手”的角色。



落雪桐的两首诗歌,都是瞬间情绪化的诗意捕捉。从总体看,它印证着苏珊朗格所说“瞬间的情感瀑布,可以击打岩壁,升腾起疼痛的浪花,但它们是坠落下去的鸟鸣,替我们填补深渊里的黑洞。”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文字可有治愈功效,尤其是诗歌。医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补偿机制。当我们心灵或精神出现亢奋或者抑郁时,都需要一种情绪的出口,予以暂时的缓解或者平抑。否则,过高的心理负荷,会导致人的心理和精神的不堪重负。



《给月光输血》,乍一看诗歌题目,能够给予阅读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应该具有倍增效果。超验,超现实的艺术风格,之所以给阅读者艺术的审美感受,它们往往是对现实的叛逆,是对循规蹈矩艺术的一种超越。它提供了一种新鲜刺激的联想的路径,让诗写者和阅读者,在共同期望里,殊途同归,抵达一种满足的心理补偿。



《给月光输血》,我们可以看做思维的辩证法,或者“精神胜利法”,在一个压抑的心理状态下,月光,是可以起到精神救赎作用的。它温暖,宁静,打破世俗所有的偏见,照亮尘世所有的人。但诗人反其道而行之,要给月亮输血,让上弦月的月亮,尽快形成满月。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在诗歌的超现实手法里,完全可以逆袭实现。



月光有了,小草和树就会生动,进而还会有飞翔的绿茸茸的翅膀。写到此,想必诗人内心黑暗的夜色,消解了大半,逐渐月光融融,烛照大地了。如此看,诗歌就是奇妙的止疼药,或者是令人上瘾的罂粟,隔几天不触碰,就会产生戒断综合征,产生很不适的感觉。





《落叶踩着我的脊背》,与《给月光输血》相比,更具有原生态的心理映射的味道,这是一首悲秋悯秋诗。秋天,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它承载夏,过渡到冬季。尤其在深秋,气温降低,万物肃杀,它客观上给予人心理晦暗的提示,如果与现实生活的诸多不顺叠加,人的压抑情绪会更加趋向低落。



当然,《落叶踩着我的脊背》不能简单狭隘地这样理解,诗人呈现的几个画面,是内在生命体验和外在自然的对比。一枚落叶以秋雨的口吻,接近雪花的体温和诗人的内心,这无疑,是对秋萧杀形象艺术的展示,更能体现彼时诗人的心境。



除此,诗人的视角不局限于独我的“悲戚”,还有老树、屋檐、柴草垛的暖和的积极元素铺陈。从这种对比的画面里,我们更能体味到诗中踩着我的脊背,“踩”字的深意了。自然的秋,与生命之秋,都予人伤感落寞的压力,这是一种深沉的生命体验。



至于诗歌的结句里,写到“这个深秋,除了麻木不仁,找不出任何飞翔或者安静的理由”

我们就能理解,诗人的心境是复杂立体的,既有俗世的“睹物思情”,也有深层次里,对于生命凋零的哀悼。



无论超验,超现实,还是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无非是作为诗歌一种高度浓缩生命体验文学体裁的一种助力,在诗为心声的总体原则下,让每个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温暖我们时刻孤独的心灵,让阅读者并以此生出信心,相信原来孤独的不是我自己,孤独不可耻,孤独有时是一种高贵。











附落雪桐诗歌两首





◎给月光输血



不敢拉开窗帘

夜的黑压抑着我的呼吸

还好,明天就十月初一了

月牙儿升起

星星也就有了主心骨



脸色再苍白也不怕

我宁愿跪在初冬的门外

给月光输血

直到每一棵树

每一颗小草都生动起来



上弦月不紧不慢

毕竟渐满了希望

毕竟有温暖的梦

生出了绿茸茸的翅膀









◎落叶踩着我的脊背





落叶踩着我的脊背,不痛不痒

以弧线的方式接近大地,以秋雨的口吻

接近雪花的体温和我的内心



逆风中,与麻雀对话

老树、屋檐、柴草垛都那样的暖和

老鼠也存储了足够的食物

大摇大摆地走过面无表情的我



这个深秋,除了麻木不仁

找不出任何飞翔或者安静的理由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超验,超现实的艺术风格,之所以给阅读者艺术的审美感受,它们往往是对现实的叛逆,是对循规蹈矩艺术的一种超越。
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