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
老巢
取消春天,也就取消了春节
取消春节,也就取消了春运春晚
游子们就不用挤在一起往家奔
赵本山们就不能每年一次恶心全体中国人
就没有了禁不禁放的问题
就可以解散北京市人民政府烟花办
就避免了全国各地的火灾数亿元的损失
汪峰就不用禁止两个农民工唱《春天里》
春天都没了还有什么春天的故事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立春春分
取消了自然界的春风春雨春潮倒春寒
风就是风雨就是雨冷就是冷
没有春的修饰潮涨潮落一如既往
曾经四季如春的地方大雪纷飞而我的北京
春节后才迎来初雪像老处女的初夜
此刻我站在今年的第二场雪里
据说近期还有第三场第四场说明雪
已不把所谓春天放在眼里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春心春梦
我那首《春天的梦简称春梦》包括李白
古往今来所有诗人与春天有关的诗
都要删除。没什么“当春乃发生”没什么
“春来发几枝”。取消春天
也就取消了国人生命里的青春期
和所有以青春为借口的勾当好的坏的
比如谈恋爱、爱情、情不自禁
比如流浪、吸毒、写诗朗诵诗、摇滚乐
再不能用“做爱”来形容“性交”
我朋友刘不伟女儿刘春天就要改名字
我朋友刘春就要叫刘三人日了
动物们在春天叫春发情犯错误
取消春天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顺便取消
汉语中希望飞翔革命追求自由等与春天有关的
词。从根上取消中国人做梦的能力
幸福,因为我们再不关心苦难是什么东西
图片
黑色幽默下的疼痛
——浅议老巢的诗《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
◆宫白云
老巢写了首令人难忘的诗《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一念题目,就让人感觉一种强大的气场和不可思议的力量。再看内容,完全契合了直感。“取消春天”多么大胆而荒诞的“提议”,这样的“提议”是一种怎样的面目全非?老巢以他不同于常人的胆识让我们从他的诗歌里看到了一个悖反着的“取消春天”后的世界,它的前所未有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看待现实。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借助黑色幽默的方式把现实中一些荒谬、冷酷、苦涩、互不协调、甚至愤怒意味深长地表现出来。
“可读性就是可信性”(拉金)。这首诗暴露出的真相,并由此产生的说服力是巨大的。诗人的目光紧紧盯视着的是来自现实向度中的潜在意旨,它所负载的远远超过这首诗表象。在其中可以看出祖国在诗人老巢心目中的份量,爱之切,才责之深,对祖国漠不关心的人绝不会去“提议”或“批判”。正是骨子里藏有对祖国深厚的爱,才使得他的诗充盈着一股劲,他用“取消春天”后他眼里所有“不忍卒睹”的结果,表达了他对冷漠现实的愤怒和绝望,并由此使诗歌富于思考的张力和更加切近现实的本质。请看老巢这篇极富想象力与语言魅力的《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
取消春天,也就取消了春节
取消春节,也就取消了春运春晚
游子们就不用挤在一起往家奔
赵本山们就不能每年一次恶心全体中国人
就没有了禁不禁放的问题
就可以解散北京市人民政府烟花办
就避免了全国各地的火灾数亿元的损失
第一节,诗人从当下现实的角度,展开“取消春天”的联想,老巢首先拿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开刀,并对由此产生的许多著名与“春节”有关的现象进行了调侃,而且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尤其对“春晚名人”赵本山们表示出极大的厌恶。特别“恶心”一词折射出诗人的文化理念与赵本山们的水火不容。他毫无顾忌地直入社会现实的一些禁地,尖锐地直接刺入事物的核心,摧毁人们对艺术与社会现状一些陈腐的偏见,让我们感受一些国家百般努力所建设出来的东西,有时却是与人民的愿望相悖。
汪峰就不用禁止两个农民工唱《春天里》
春天都没了还有什么春天的故事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新闻”去解构“春天里”,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反讽张力,昔日沸沸扬扬的事件,竟然在这里被诗人神奇般地消解成空——“春天都没了还有什么春天的故事”。当“春天“失去的时候,意味着许多的事情将失去应有的权利。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立春春分
取消了自然界的春风春雨春潮倒春寒
风就是风雨就是雨冷就是冷
没有春的修饰潮涨潮落一如既往
曾经四季如春的地方大雪纷飞而我的北京
春节后才迎来初雪像老处女的初夜
此刻我站在今年的第二场雪里
据说近期还有第三场第四场说明雪
已不把所谓春天放在眼里
这一节诗人从自然界的角度进入,靠自然的“本能”说话。用悖论的语言来描述“取消春天”后自然界的现状。诚然,在自然界中,“取消春天”也就意味着取消了四季中的春季,诗人用所有与春季有关的词:“立春”、“春分”、“春风”、“春雨”、“春潮”、“倒春寒”,描绘了失去这些后的崩溃,并引发当下“大雪纷飞”之冷,而所选用的关键词:“北京”、“老处女”、“初夜”、“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与现实紧密关联又相互揭示,一直把我们引到那揭示的一刻:“已不把所谓春天放在眼里”。这些带有讽刺的描述,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弥漫其间的是一种沉重的苦痛。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春心春梦
我那首《春天的梦简称春梦》包括李白
古往今来所有诗人与春天有关的诗
都要删除。没什么“当春乃发生”没什么
“春来发几枝”。取消春天
也就取消了国人生命里的青春期
和所有以青春为借口的勾当好的坏的
比如谈恋爱、爱情、情不自禁
比如流浪、吸毒、写诗朗诵诗、摇滚乐
再不能用“做爱”来形容“性交”
而这一节,诗人从历史和心灵的角度,来诗写取消春天后是个什么情景?诗人牢牢地立足于内心,迅速地打开他的语言储备库,极其自然聪明地把那些与“春”有关的词一个个拣拾出来,然后将它们引入另一个天地,那些曾充满诱惑的“春词”及背后的东西将令人遗憾的不复存在。这种极细微但又很本质地陈述,有效地达到了一种毫不留情的效果。特别“删除”二字的使用,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些有关“春词”的排列,表面上看起来毫不费力,实则包含了诗人诸多的良苦用心,他让它们在关键的部位发挥作用,而最让人惊奇的是词语进入的方式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
我朋友刘不伟女儿刘春天就要改名字
我朋友刘春就要叫刘三人日了
这一节出现了几个具体的人名。我们可以看到,老巢在拿语言说事却没有走向雕琢,他让我们感受的是在一种真实和亲切的外衣下的一种无奈甚至是无力之感,而诗歌的张力就在无形中生成。
动物们在春天叫春发情犯错误
取消春天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顺便取消
汉语中希望飞翔革命追求自由等与春天有关的
词。从根上取消中国人做梦的能力
幸福,因为我们再不关心苦难是什么东西
这一节是全诗的高潮,出现了“希望”、“飞翔”、“革命”、“追求”、“自由”、“幸福”、“苦难”等属于精神范畴的词,构成这首诗内在力的向上呈现和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它们作为“春天”的精神依托,最终被“取消”,其结果必然是失去“做梦的能力”,失去“幸福”感,活着,如同行尸走肉,这样活着还会再去关心什么“苦难”?这样的诗歌是痛苦的诗歌,而痛苦缘于热爱,诗人不惜以“取消春天”来唤醒那些麻木、冷漠之心。
这样的诗读起来貌似轻松,实则沉重,引人沉思。特别是语言所呈现的特性恰好寓言性地表述了春天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具有影像般完备的清晰性,出色地道破了“我提议”的主旨:黑色幽默下的疼痛。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巢这首诗所采用的语言,交织着讽喻、苦闷和沉重,带来的效果是寻常语义结构的崩溃。正如他在他的一篇随笔中所说:“用叛逆的、粗犷的、富有尊严又自在翱翔的诗性创造出活生生的新语言,而这活力四射的新语言又会反过来激活我们生命中死于语言的部分。我知道这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此刻还不能确定以新面目出现的语言将拥有怎样的一双翅膀。”
而我正从他的这首“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里看到了那展翅翱翔的翅膀……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