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走进历史,和那些不朽女性的灵魂接触
——读西渡《中国情史》

红力


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把人造成神,又把神还原成人的过程。——题记

在中华文化传承中,任何时候诗人都是不会缺席的。西渡是当代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中国情史》这组诗始写于2002年,即是这种自觉意识付诸行动的有益尝试。

自古,诗就是传唱历史的重要媒介,尤其在远古,在文字不够发达的年代,口口相传是历史传承的最重要的方式。历史故事的精华在诗的传唱中逐渐过滤掉了事件本身的细枝末节,加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升华,形成了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经过历代文人不断加工演绎,整理完善,填入各个时代潮流的精神气质,迭加成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传承意象,成为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

在这组命名为《中国情史》的诗中,诗人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符号意义的女性人物相关爱情故事的有序梳理,通过诗人的当代视角,引领我们对于人类情感进行一次历史大视野的重新审视,让我们跟着西渡的《中国情史》,走进历史,和那些不朽女性的灵魂近距离接触。

从创作时间上看,苏小小是最先勾起诗人写古典爱情题材的女性。我不知道当时诗人是否就在杭州西湖畔,或者是被与苏小小有关的诗文所触动,便开始了作者《中国情史》的书写。

苏小小和阮郁的爱情故事是中华民族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典型。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或者更早。最早出现于梁武帝时期徐陵编攥的民谣诗歌集《玉台新咏》中的《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 ,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时,苏小小只是这首歌谣的主人公而已,至唐朝中期,苏小小才从一首诗的主角演变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人物。白居易是最早认定苏小小歌妓身份的,也是他把苏小小的籍贯牢牢固定在了西子湖畔。仅仅在唐代诗人中就有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柳淡、权德舆 、张祜 、牛峤、杜牧、李商隐 、罗隐 、温庭筠等众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把苏小小写进了他们的诗里,从此,苏小小便成了自由勇敢追求美好爱情的化身。

至清代,苏小小的故事才有了更加完整的版本,有了男主角阮郁的加入。再加上乾隆皇帝两次下江南都不忘关心苏小小的故事,并去杭州苏小小墓前凭吊,苏小小在西子湖畔终于有了自己不可撼动的一隅之地,让后来凭吊者络绎不绝和充满遐想。

而在二十一世纪初,诗人西渡仍然满怀深情地咏唱苏小小,虽然她不再需要诗人的加持,但在新的时代,苏小小仍然需要被赋予现代的精神。只是此时的苏小小,再也回不去油璧车的时代,再也没有骑青骢马的郎,她也不再需要油璧车,不再需要骑着青骢马的郎。但“夜晚的风还会来抚慰你”,“那爱过我们的已化身为月光”。世界虽然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但人类自由追求爱的情感始终没有变。尽管“我们不得不一再死去,/并在死后继续为爱伤神”,尽管一代一代骑青骢马的郎都故去了又来,西子湖畔却还是那个西子湖畔,苏小小的灵魂一直都在。

西渡还选取了上古传说中西王母和周穆王的爱情故事。在上古时代,这是一个几近神话的故事。历史留下来的文字记录极其匮乏,故事本身也是经过了若干代后人的加工,才让西王母成为家喻户晓的神。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七绝《瑶池》诗曰: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的诗主要是依据西晋时期发现的出土文物汲冢竹书中的《穆天子传》记载的故事为蓝本写成,高度概括了周穆王姬满驾着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的故事。我们可以欣赏一下《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的这段原文。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据说这是战国时期的文字记录。显然,从《穆天子传》的编年史特点看,西王母是西部地区一个伟大的女首领,曾经接受过周穆王姬满的国事访问,并在一个叫瑶池的地方相聚过一段时间,彼此唱和,结下深厚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故事本身就让人充满遐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演绎,现在西王母在我们民族文化中已经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被祭祀和崇拜,文人的不断加工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西渡的诗贯穿几千年历史,他站在今人的立场上,试图将西王母从一个神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又站在传统立场上不忍心一把扯下人们心目中西王母神的面纱。他同情做为人的西王母,理解周穆王在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感之间所做出的选择,为西王母与周穆王这两个历史伟人的美好爱情存一份期待之心。他从爱的本源出发,为人们追求神性的永恒爱情继续保留神的合理性。他放弃了对故事的追述,直接进入抒情,让自己设身处地的站在西王母的角度,体验她的存在,体验短暂与永恒。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与三千年前的女神之间的情感碰撞。

涂山女没有西王母那么幸运,她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也许并没有王母娘娘那么高,但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她丈夫。她丈夫就是善于治水的大名鼎鼎的大禹。大禹比周穆王又早了近两千年,他是夏的开创者,也就是“华夏民族”这个集合词的起源。

大禹不仅仅是治理水患的专家,在治理国家上也是有特殊贡献的,是他把中国划分为九州,也是他铸造了九鼎,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和中央集权。

而涂山氏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大禹治水的那个伟大女人。她的族人也是大禹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此时涂山氏已经怀上了大禹的孩子,她在大禹治水期间独自生育孩子,并把孩子养大成人,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继承大禹之位的启。

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涂山氏女娇与大禹的爱情故事,在《竹书纪年》中亦有记载。当然,这种记载既有可能来源于口口相传的真实故事,也可能有后人在传说中杜撰的成分。由于年代太久远,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古时期浪漫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至今仍可以津津乐道。

涂山氏当然不是九尾白狐变的,她是实实在在生长于涂山氏族的一个优秀女人。正是基于这种思考,西渡把他诗直接命名为涂山女。她是开创夏王朝的禹的妻子,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启的母亲。了解了涂山氏和大禹的爱情故事,再读西渡的诗《涂山女》,一个坚韧、隐忍、有着朴素的女人味儿、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博大胸怀和远大目光,执着专一、勇于付出的伟大女性形象便跃然眼前,她像一幅画定格在涂山上,定格在西渡的诗中。

西渡的《中国情史》是一种自觉的系统写作,他选取了在中国历史上或者实际存在,或由文学作品塑造而不朽的诸多女性,及其爱情故事,以当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她们的爱情,从而提炼出人类爱情的丰富性与共性,一方面让我们对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地梳理与继承,另一方面,也自然包含了现代人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并賦予这些经典爱情故事以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我们顺着西渡的诗去深挖这些爱情故事的文化传承脉络,勾起很多被遗忘的历史,以新的语言重新对人类经历过的情感历史进行再阐释,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2022.2.10红力于北京

附:
中国情史(组诗)之三首

西渡



涂山女


我用等待发明了时间,并让
爱的历史开始。几千年
过去了,我还端坐在涂山上
缝着他临走时留下的衣裳

大雁从北方带来他的消息
燕子向南方报告他的音讯
烟从大地升到天上,眺望远方
我发现了比我望得更远的人

他走向四方,但他永远走在
我的思念里。哪里有洪水
哪里就有他神一样的身影
我不流泪,为他拦蓄更大的洪水

我是第一个作茧自缚的人
为爱情缝好了第一件衣服
让我吐出最后一根丝,关上窗户
让他的形象在大地上愈来愈完美

2002.09.06


苏小小


请从空气中收回你的形体
借着夜色再一次现身
你重新系好昨日的同心
却再难闻昨日的风嘶马鸣

借着妆镜你还能再看一看
这窗外夜夜繁华的灯火
但你再不能乘着油壁车
在湖畔的烟花中流连

夜晚的风还会来抚慰你
青春的妆奁,引诱你的目光
从昨天凝望这空空的房间
那爱过我们的已化身为月光!

而我们不得不一再死去,
并在死后继续为爱伤神
但你的形体已无法收拾
但你已穿起了风的衣裳!

2002.08.31


柳氏


我感到有一阵冷彻的风从内
向外吹,命令我全身的枝叶
追随它乖戾的舞步。秋来了
一点点变冷的,是我伤心的血

我要让自己变得更慢,更懈怠
我并不担心器官像灯油烧干
对生活,经过这些年的离乱
我渐渐有了稍异于常人的理解

我只担心血气的亏损将使我
记不住你的容颜,那生的欢乐
我感到了威胁,当我们重逢
我再不能把你从众人中认出

所以我要在长安的秋风中坚持
春天的绿。我要每天面向大路
精心梳妆,为了减轻时代的病痛
记住自己,为了记住你!

2002.09.04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