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缭绕的自然之势
——简评孙梓文《山寺经》
空灵部落
我的车上有一个“出入平安”的檀木挂件,是在河南少林寺买的,这近十年的光景一晃而过,人与车也还真是平平安安。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之一,其禅宗的“传佛心印”自成中国佛教宗派。这是我读到诗人孙梓文的《山寺经》突然想到的陈年旧事,有以心印心,见性成佛的意思。
山因有寺而著名。宗教为山注入了灵魂和文化属性而使其成为文化遗产,并对文化的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孙梓文并不去深究佛教宗派,而是从山从寺从人的角度构成了最为基本的以点带面的图形与逻辑关系,将一种内心深处的感悟置于眼前,去营造禅宗意境,构建自己的认知知识宝库,也由此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寺为佛教的庙宇,在自然的山上建寺,不是造景,而是用于明心。心中有疾之人在寺中寻佛求渡,于是诗人看到:“山有寺,如同人多添一种负荷/山中来人,再一次增加了山的重量”可见心病之难以解脱,往往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这增加的山的重量不是指的人的肉身,而是所指进山之人的悲苦之重。通过诵经自醒,开门见山,“人在寺里卸下某种东西/就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出山时,自己就轻了”这顿悟菩提之后心病得以释然而使人焕然一新。
更有意思的是诗人看到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使一首诗立体起来而独立行走:“作为回报,人将山寺搬出山外/藏于心间”也就是心中有佛信则灵验了。诗人似乎见到了无数的人进山出山,“偶尔也有人没有再回去/成为了山的一部分”就给人以想象的辽阔空间,诗人又笔峰一转:“像一只倦鸟,带回了一群白云”。仿佛又在云雾山中,其寺立等可见,而又表现了从尘世归心于此的众生已不在少数,形象生动,禅味十足。其诗以自然意象表现客观事实,读者都能心领神会。由此可见人才是山寺存在的基础,寺庙之门即是岸,在诗人看来这是一种内心的遵循,便取名为《山寺经》。在此佩服诗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禅诗的出神入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况味,这也是诗歌这种艺术所能抵达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禅诗是东方美学的重要一脉,唐朝诗人摩诘居士王维就寄情于山水之间,一草一木与灵魂呼应,道法自然而以求真相。孙梓文常年生活在大巴山区,一眼望去总是崇山峻岭,从人文的角度,在潜意识中就有了山中有寺的暗示,即便此山无寺,也必定那山有寺,因为人心必有所托是为天性。这首诗举重若轻,文笔有香火缭绕的自然之势,让我想起了惠能的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2022.3.10
附:
山寺经
孙梓文
山有寺,如同人多添一种负荷
山中来人,再一次增加了山的重量
但人在寺里卸下某种东西
就变成一只会飞的鸟
出山时,自己就轻了
作为回报,人将山寺搬出山外
藏于心间
直到有人再来,再归去
山寺也一次次走去和走回
偶尔也有人没有再回去
成为了山的一部分
像一只倦鸟,带回了一群白云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