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际诗赛 于 2022-1-20 15:45 编辑
由世界诗歌网、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诗歌》杂志社、《香港文艺报》社共同举办的“十二背后杯”第二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月19日比赛评选揭晓,杨凌云的《磨刀》在70首初选作品中胜出,荣获第二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17日“日冠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月3日开赛,至2022年10月30日结束,每天评出一位“日冠军”,获奖名额多达360个,11部免费出版诗集,10万元景区和杂志奖品,年度冠、亚、季军获得者,将邀请出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并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颁奖仪式。《磨刀》将配简评在明天的《诗日历》微信公众号发表,杨凌云将获得奖品:全年(1-4期)《世界诗歌》(中英双语全彩色杂志)一份,并颁发电子获奖证书。
(请获奖作者将地址电话发至邮箱:sjsgw2020@163.com,邮件标题注明【擂台赛获奖】字样)。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参赛方式:
1、所有参赛者请到世界诗歌网注册,网址:www.worldpoetry.cn,注册名与发表作品署名须一致,不少于两个汉字,不能有字母、数字或符号。如出现不能注册的情况,请致函邮箱hqchf@sina.com说明(邮箱拒绝投稿);
2、将一首现代诗(未在纸质媒体发表过,未在任何媒体或征文中获奖,每人每天限发一次,否则取消比赛成绩)发到世界诗歌网国际诗歌论坛“国际诗赛”频道,作品标题前请注明【擂台赛】。提倡40行以内的短诗(长诗也可参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月19日冠军作品:
磨刀
杨凌云
做石头
不一定要硬
像磨刀石
对所有铁器都忍耐
那年,父亲磨刀
把所有的压力放在刀上
刀再把所有的压力放在磨刀石上
磨刀石顶住所有压力
和父亲一起
把刀,从锈迹中
救出来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我以为,立意是文本的根本,而指向则是诗歌的命脉。一首诗的可读性就埋伏于无形之中而引发出的延伸思考,这首《磨刀》让我思考了很多,所谓“磨刀”,但不拿刀说事,而是拿“石头”说事。“做石头/不一定要硬/像磨刀石/对所有铁器都忍耐”,我们知道,石头本质是硬的,而作为“磨刀石”具有的柔软的一面,这无疑打破了人的常规思维,以柔制刚,为了打造出一把坚韧锋利的刀——“那年,父亲磨刀/把所有的压力放在刀上再把所有的压力放在磨刀石上”,诗人由此引出“父亲”,让这首的立意鲜明起来,诗人的构思、设想以及所设计的物象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其深刻的内涵和指向。“那年”,既具有了年代感又具有了具体的时间性,也体现出“父亲”的呕心沥血以及对手里的这把“刀”的期望和要求。“压力”在父亲、刀、磨刀石之间来回切换,这是一场人生奋斗和拼搏:“磨刀石顶住所有压力/和父亲一起/把刀,从锈迹中/救出来 。”很显然,诗人对自己要表达什么,要反映什么,内心有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句“把刀救出来”,意味着这把刀浑身已经沾满了“污浊”,去“锈”则是揭示“磨刀”所隐含的深刻思想和意义。
——冬 雁(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当值评委:
(按投票先后排列)
初审团评委
冰 雨(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野 兰(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孔凡慧(诗人,世界诗歌网贵州频道编辑)
翼下之风(诗人,世界诗歌网江苏频道编辑)
朝花夕石(诗人,世界诗歌网北京频道编辑)
涛 声(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陪审团评委
哑 榴(诗人,世界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
莫 名(诗人,世界诗歌网高级会员)
李燕珍(诗人,世界诗歌网广西频副主编
复审团评委
金色海洋(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南频道副主编)
祁俊清(诗人,世界诗歌网青海频道主编)
老 乐(诗人,世界诗歌网江西频道主编)
也 牛(诗人,世界诗歌网四川频道副主编)
温雄珍(诗人,世界诗歌网广西频道主编)
郑智得(诗人,世界诗歌网福建频道副主编)
顾正龙(诗人,世界诗歌网宁夏频道主编)
非 渔(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北频道副主编)
黎 明(诗人,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副主编)
(执行编辑:孙连克)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