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报第二十四期最美诗《重阳夜》点评
《重阳夜》
文/碧海孤帆(河南)
采一缕星光
如水清凉
重阳之夜
思绪在月色里拉长
梦回故乡
淘气地横躺在老人怀里
在奶奶讲的故事中徜徉
             
大地散发着新翻泥土的气息
微风 送来菊香
秋虫长鸣中
夜露初降
幸福快乐的童年早已遥远
门前那棵老白杨
唦唦飘荡着落叶
人生 在飘泊中成长
 
凉月如钩,清淡怡心
万水千山挡不住对家的渴望
举起桂花酒就着重阳的夜色
面对家的方向      
恭祝故乡的老人
平安 吉祥
陈虚炎浅评:第一次细品碧海老师的诗歌,第一印象就是唯美和清凉。重阳夜的主题并不一定要关乎对亡人的祭奠,同样也可以是对生者的回忆和祝福。每一句诗词紧接着内涵关联的语句,以中国特色的唯美诗句勾串出那夜色的怡然,以及作者对亲人情挚的回忆和关爱,对家乡的眷恋之乡愁,最终以祝福结尾,一层层递进,深入,将重阳夜的真实心绪表现得淋漓精致。从诗文中“感受”的覆盖面来观察,作者几乎运用了所有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并将之有机结合入自我的联想和情怀,这是引发读者的一种爆炸式的共鸣和体验的技巧,值得学习!另外我还注意到,诗中的韵脚“ang”韵,几乎严格执行隔行而韵的规律,使诗具有强烈的乐感,这也为将来的朗诵制造了很好的条件。现代诗虽然不比格律诗,因为它没有一个严格的框架,也没有严格用律或韵的规范,然而从碧海老师这篇诗作中,我们发现一种可能,即将现代诗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韵律的规范(如这篇借鉴绝律诗隔行而韵),以至将诗文打造成更为精美和“流动”的作品。这或许是碧海老师有意识的尝试,也算一种创造性的突破。艾青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成为固体,那是指诗歌也如一篇文章,应有个表达的中心点,或者串联中心的主线。我想,这篇《重阳夜》之“文章”,以重阳之夜为主线,先由星光,月色,土息,微风,虫鸣,初露这些夜的元素,完美串联起作者的童年时美好回忆,继而以落叶的白杨,象征漂泊中成长的人生,最后举起桂花酒向着寄托浓浓乡愁的月色,表达对亲人的怀想和祝福。通篇浑然天成,一气呵成,构成了“重阳夜”这一浓重厚实的,富于乐感的情感固体。这大概便是完美诗篇的构造吧。
2018.10.23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