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诗报同题诗精选《走在冬天阳光里》5首点评



38.走在冬天阳光里
文/瑞雪兆丰年(黑龙江)

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忽视了冬的寒意
阳光有时直射  有时斜照
平添了几许乐趣
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把悲伤变成回忆
不再萎靡 不再哭泣
挺起胸膛 前进 前进
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将烦恼当成垃圾
挥挥手  扬扬臂
告别以往的过去
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敞开心扉做个深呼吸
将昨夜的恶梦  统统忘却
迎接冬日的美丽
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踏雪寻梅 梅正红
梅雪相映岁月悠悠
待 冰雪消溶春来临

陈虚炎浅评:歌词味较浓,韵脚也比较丰满。中间部分,励志气息浓厚,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鲜明的正能量的人生观。“把悲伤变成回忆/不再萎靡 不再哭泣/挺起胸膛 前进 前进”,诗人的心境就像他所“倡议”的,如冬日之阳光――“将昨夜的恶梦/统统忘却
迎接冬日的美丽”,本身就是美丽而充满能量的!整体诗歌读来,轻快感和力量感较为协调平衡,朗朗上口,明快舒畅。

2018.12.17


34.走在冬天阳光里
文/透彻的心66(江苏)

阳光,托起天空的
释梦
划上缘故的句号
寒风里解脱,曾经的
面孔
困惑中朦胧

灵魂羽翼
岁月素笺上
慌乱驻足,可怕的
改变
无限遗忘
自欺的矜持,在谁的心里
沉浮

一次次回望
走在冬天阳光里
雪辙的诱惑
穿过光辉里的苍凉
读你,冬日里的
太阳

陈虚炎浅评:“邯郸的学步,凌乱虚空,被玩坏的文字,就着迷茫的诗意吞咽,或自以为美,或傲里夺尊;一堆卷毛翻腾成待解的乱麻,无限惆怅,可笑我韩信点兵,万千军杖中迷愁了眼,不知方圆几何,可装如山兵甲!沉浮,还是臣服?这是个问题。留给那喜效颦的东施,去解假西施的风韵,呜呜哀哉!哀哉!”
本想就模仿着写一段,借此“棒喝”下作者以及追捧此类诗风的诗人们就算了,但还是考虑到,最好表明我的真实意图,以免作者误会。实非评者怪癖戏虐,而是痛心疾首,所以留下以下解说,望诗人能耐心而勿恼,慢慢倾听!诚然,这是种风格,很中国风,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这仅仅是一种看似华丽却很做作的风格。怪哉!不知起源何处,模仿者却众多!看过太多类似的诗歌,甚有将之演变为以炫技为目的,貌似华丽无比,实则空洞无味之诗。诗歌完全变了样,不是为了表达真实的情感,而是变成了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而很多看过此类诗歌者,颇觉神具中国特色,有意模仿,结果大多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些模仿小有成就,自以为得了些“轻功”便飘飘然,开始“草上飞”或“水上漂”,殊不知“难看的也会要命”的道理,还有些走上玩味技巧和堆砌辞藻的道路,离诗意越来越远。总之,邯郸学步者多,却不知自己已成那东施效颦。很想听听诗人真实的看法,您觉得自己的诗歌是在真实表达心声吗?您确定理解自己诗句表达的意思吗?您确定这些意思与您的想法是真实对应的吗,还是仅仅是图文笔上或辞藻上的某种“快感”?您觉得这种快感就是诗意吗,还是一种伪造的“行云流水”,“游龙戏凤”?总之一句话,您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另外,您觉得评论里那段模仿的“文字”美吗,有诗意吗,或者说廉价吗?如果不美,也没有诗意,干嘛去学这种“东城不高,西墙早塌”的风格呢?切记,诗歌是美的享受,却不是华丽的玩弄!万望作者见谅我的直率和激动!毕竟一地鸡毛,雪藏便可,何必抖落呢?闹心啊!您说是不?得罪,海涵!

2018.12.18




走在冬天阳光里
文/孤独松 (河南禹州)

年轻的鸿雁
早已打点行装
就着那蓝天白云
去追逐梦想

曾经的嫩绿
变成了遍地枯黄
任由泥土欺负
只求成为花的希望

小院里
晃动着苍老的拐杖
风儿想
雪花的翅膀

一床新棉被
抵御着夜的悲凉
炊烟里
流淌着饭菜香

日子的脚步
就这样在温暖里徜徉

陈虚炎浅评:读这诗是舒适惬意的,诗人的田园情节点滴尽现。诗中饭菜,新被,在温暖中徜徉的脚步,把平淡生活的安逸描绘如此质朴无华,同时还透露出一股浓浓得温馨与满足。开头三段,诗人在景观描绘中,不仅暗暗透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对自我价值实现还有所更深远的寓意。全诗可谓淡而不失艳,“俗”雅可共济,平淡以求真,“彼岸”怀寄托,真是情感细腻,性情温存,淡泊雅志,精神丰厚的一位诗人啊!

2018.12.18


11.走在冬天阳光里
文/马到成功(河南)

压伤了狂风的路径
将冬的豪情萌发茁壮
辉映着沉雪的纯洁
梅花随你还原春的模样

充实了萧瑟寒凉的温度
田野敞开一场全部想象
唤醒着季节萌发的盎然
把日子染成抚慰的诗行

收容着雨雪霜寒
把异乡温暖成故乡
一场爱恋轻落一川烟岚
用春作证带上我的欲望

掘开生命的起源
任冬的话题点满心窗
恋上你的恩惠不思离散
依着一抹暖写就浪漫的诗章

陈虚炎浅评:懂得押韵的诗人总是好诗人,因为他们知道诗是心田中乐动的歌曲。另外,第二人称书写,对节奏感及浪漫有不可低估之作用,这些都是诗人从整体上已把握好。尽管全诗采用的技巧都是传统的(包括诗句的表达方式),但里面还是渗透出力道,那就是老歌的味道!慢歌的情调是那样有张力,无论如何抑扬升降都显得经典,不落俗套,经久耐读!

2018.12.18






15.走在冬天的阳光里
文/浮生若梦(山东)

冬天
寒冷总会包围我
裹紧了衣裳
依然会感觉冷到心房
墙外的樱花树上
最后的几片叶子
在轻舞飞扬
小麻雀们
叫的还是那么响亮

雪后的天气变得晴朗
冬日的暖阳洒在身上
阳光
给沉睡的大地
也带来了光芒

我是一棵向日葵
一张笑脸 灿烂绽放

永远都是我追寻的方向

陈虚炎:谁说诗歌不需要替换“角色”,不用揣测“主人公”心理,不可以倒装,这首诗告诉我们,诗歌艺术和小说戏剧文章都是相同的,区别不过是表达形式而已。诗人把自身以另一生命形态(向日葵)去换位思考,处于空气阳光下的心情和感受,写得惟妙惟肖,生趣盎然,让我第一时间想起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小说家与小说人物(甚至动植物)的心理换位,是一种基本功,因为小说家创作时需要熟练切换于各个小说人物或角色。而那种惟妙惟肖天才般的心理替代,只有最一流的小说家才能做到,那需要“物我合一”的感受性,以及“随喜随悲”的真实感的强烈代入,这才是所谓柏拉图的艺术之“摹仿”――一切艺术皆是对生活的摹仿(含有学习,同形化,神质一体等内涵,非简单模仿之定义)。这是需要长期观察和学习所得的一种拟造(环境或实体)过程及技能。由此可见,该诗作者是经过一定观察和体悟的,而并非简单地经过幻想而替代。

2018.12.18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坐沙发,浮上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者余磊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28 21:52:46
赏读!好诗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夏之交雨连绵,诗在景中话缠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祝诗人端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好诗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杰荣 版主 2022-11-20 13:25:38

赏读诗友作品,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