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江南
文/蔡力平
这个时候,适合太阳下听雨
品尝酸,带点涩的味道
也适合你读小令。读出宋词里的
欸乃声
就有小舟驶进
三亩荷池。出来就是唐朝
是唐诗写意的水墨六月
——画中人同你一道闷热。姑娘云里焦虑
等哥哥归来
抚琴
一抹羞红半开半阖,滑落窗口
被顽童捞起,装饰涟漪
漂洗干净的风铃
叮当叮当
除去几分潮湿,江南的声音也清脆
河,缠绕浣衣的手
银手镯,亮瞎偷看人
油布伞撑开三点阳光三朵雨花
纸扇上,白墙灰桥黑瓦
临水坐稳了
老人们坐稳古街,在天边吹来的古风里
爽快
得意忘形时,各自打开半壶酒
打开清浅的花月。有梅影旁逸
摇晃一树灯火
这个时候
趁醉搂紧鱼的小蛮腰
甩动水袖,甩掉被你捏出汗的一串串水珠
2016.6.16初稿
2019.1.12修改
陈虚炎:诚然,诗人展现了极其深厚的功力,用一组组江南雨乡的画面,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活的”江南。细看下,诗人选取的这些构成画面的素材,也非常具有江南的代表性,比如宋词,小舟,荷池,水墨画,抚琴,风铃,浣衣的手,油布伞,纸扇,白墙黑瓦的古街,乘凉老人,以及花月和梅影等;如此众多的素材要容纳到一首并非太长的诗中,还要构成动态纷呈的诸多江南特色画面,是极不容易的。假如诗人火候不够,或者没处理好承接关系,反而会写成意像虚无缥缈,华而不实的“孔雀诗”,而我们看到了,这首诗并没有这种病态。相反,这些素材有机结合和镶嵌在意像组中,相互调动和比例关系都十分和谐。我想,这是得益于诗人高明的承接技巧,以及文字把控的能力。比如我们看看几个重要的承接点,是如何自然过渡的:这个时候,适合听雨;也适合……便过渡到了听小令;然后从小令自然承接宋词,再从宋词中的欸乃声,又联想到小舟,以及荷池;而其忽然跳跃至“唐朝的写意的水墨六月”,仅仅通过“出来便是”,似乎有些牵强,然而若从时间顺序观察,代表夏季的荷池与水墨六月就有了联系,尤其在有了“画中人同你一道闷热”一句,便建立了充足的合理性。于是“抚琴/一抹羞红半开半阖”便紧衔托出,“滑落窗口”和“被顽童捞起”又成为一道紧密的过渡形式,尽管其经不起事理逻辑的推敲,但在诗歌中是允许的,那种似像非像的可能性,或者说诗人脑海中的意识片段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在梅雨江南的现实和诗意中捕捉灵感之素材。至于是风铃,还是浣洗的手,或是银手镯之间的联系并不过分重要,重要的是画面在诗人脑海中如流水般涌动,他需要以最快捷和迅猛的方式捕捉到,然后通过文字的构架为其铺设血肉。再看“纸扇上,白墙灰桥黑瓦”,这其实也是江南古街的形象,诗人既然将其已通过纸扇而表现了,便不再下文臃繁而述,只说“临水坐稳了”,便又回闪出一句“老人们坐稳古街”,就这样又自然而然,把笔端递给了乘凉喝酒的老人们;而同样的方法,“打开半壶酒”又过渡到“打开清浅的花月”。应该说,这首诗是非常特殊的,因为他真正打破了事理逻辑。然而诗人却以自身高超的文字技巧,建立了新的逻辑性,从而衔接了一道道莞尔诗意的画面,将之联结成一个整体。我不知这种逻辑该以何种概念来定义,只是知道,诗人一定拥有美妙的魔术,令诗歌整体具足了完备的合理性,同时也将诗意发挥到极致。最后,诗人回到开文的笔调:“这个时候”——趁醉搂紧鱼的小蛮腰,又形成有力的过渡,结尾以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富含灵性的动作,完满诠释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就像一个无缺口的环,诗人最终完美闭合了他的诗意逻辑的大圈。
2019/2/13
我愿意用我的方式去爱你
文/冯 琎
爱上你的文字
就爱上了你
也许此生都不会见面
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去爱你
我可以用我最擅长的画笔
把你绘成我喜欢的模样
挂在我的书房
与我朝夕相处
我可以用我灵巧的双手
把你的文字编成诗辑
每天打开
倾听你用灵魂谱写的乐章
不需要承诺和誓言
只需静静地读你的诗
与你心与心的交流
感受那一份流淌着的幸福
我情不自禁在你的文字里沉醉
哪怕每一个字里行间都不属于我
我也心甘情愿
用我的方式去爱你
陈虚炎浅评:诗人通过想象和绘画她的容颜,通过编辑她的文字,通过阅读她的诗篇,从精神层面捕捉暗恋对象的形象与美,这便是典型的神交。只是这神交中含纳了比本意更深刻的感情。我不知道诗人所暗恋的人是谁,但想必总是位写诗文的女子。就像女子有时会神交才华横溢的文人,其实男人也一样,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却也偏爱“无德之女”,诗人想必也是如此。只是这诗并不是谈爱,而是谈爱的方式——有时,谈怎样去爱恋,甚至比自言爱意,更显其实。不自觉就想到金庸笔下暗恋陈圆圆的胡逸之,本是江湖第一美男,却自毁其容,甘做奴仆。其默默守护之,只要她高兴就好。可小说毕竟是小说,多虐心的感情都可以创造,而诗歌不同,并不能为了达到效果,而去编造剧情。即便表现主义的诗歌,也需要建立在合理的人性架构内。然而,该诗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恋,唯美而自足。可诗人是自足了,评者却以为缺了点凄美的情绪,总不免生出“多少是寥以自慰”的不满足感。但一切都是诗人自我的选择,每个人的爱情和表达方式都不同,旁人无权质疑。既然,他明白“也许此生都不会见面”,却愿意做个痴心的暗恋者,在幕后默默欣赏和付出;既然,“不需要任何承诺和誓言”,他只是心甘情愿,用他的方式去爱。那么,即便谈不上高尚,但也绝不算自私,这只是一个因欣赏而爱恋,因爱恋而沉醉者的选择,仅此而已。(注:后来得知冯琎老师是女的,却被评者拙目扭曲了性别,实在有所歉意,特此更正说明。所幸并未妨碍对诗评的理解,也就不大费周章修改了,请冯老师大人大量,再恕懒人一回吧!)
多看你一眼
文/冯德章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从此花开心间夜夜失眠
你貌美如同天仙风韵十足
好想牵着你的手共话缠绵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月儿弯弯悄悄爬到山后边
轻轻地抚摸着你柔亮的发丝
道出我对你无限的思念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便憧憬于婀娜身姿的莲
不期而遇邂逅的美丽与浪漫
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在房间流传
 
只因多看你一眼呀
天也旋来地也转娇燕呢喃
苦苦的期盼与你相伴
泪水濡湿了厚厚的一沓纸笺
 
陈虚炎浅评:爱情啊,你多像是天边的晚霞,多看你一眼,便是我的黄昏。多少爱情,只因多看了一眼,注定成为一段苦愁的思恋。诗人是多情的,也是擅于幻想的——那多愁善感的美人儿,多像水中仙子,那莲花瓣似的脚趾踩在云彩上,呼一口气就结成了冰。或许,每个人心中总藏着那么一个不得不看,却又不敢多看一眼的人儿。诗人用较为传统的回咏法,将其爱恋和幻想娓娓道出,使人感同身受,心绪忧愁。正因为传统,所以这类诗歌更应从诗歌意像挖掘,以及表达方式上寻求突破,幸而从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这种尝试和变化。试看第二段“月儿弯弯悄悄爬到山后边”,衔接在“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后,便是极生情境的一句妙言。妙在哪里?正巧与首段第二句之“夜夜失眠”暗合,点明了失眠的原因。如果失眠的主观是以为思念,那客观,必然是由于思念的时间之长——直到月亮下山,我依然思着念着。于是“轻轻地抚摸着你柔亮的发丝”便成为一种象征,月亮的行为与自我的幻想合一,或者说,诗人只是借月亮的名义,做自己想做而未敢做的事。再看“天也旋来地也转娇燕呢喃”一句,与先前的文字表达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造成阅读上的些许突兀,使读者稍有顿挫的闲暇去品味和思考。突觉此处竟有醉酒行诗之味!为何要醉?自然因为情到深处,不得不醉。于是,“泪水濡湿了厚厚的一沓纸笺”——只因多看你一眼,诗人的黄昏变得如此漫长。
 
 
 
 
 
 
玫瑰 带刺的魅惑
文/ 李龙江
 
不必赞美  本身就代表爱意
只需用心交流
岂止手有余香
 
足以用一枝娇羞  面对
世间情人  逃不出
那种带刺的魅惑
 
借助冬天的风力
捧在手上的玫瑰
也许会沦陷于  甜言蜜语
 
爱情不是花样的微笑
两情相悦 还有担当和责任
以至忍住刺痛的磨砺
 
玫瑰的映象
泊自心灵的多种色彩
淡出的只是童话般的幻界!
 
陈虚炎浅评:诗人笔下的玫瑰,大约有三种象征,一者是美人,二者是带刺的魅惑,三者是刺痛的爱情。而这三种含义,在这首诗中都用上了。该诗人的笔调也是相对轻灵的,然而表意却颇为沉重。多处格言式的语句,也在传达着诗人对爱情的思考。正如诗人所说:“爱情不是花样的微笑,还有担当和责任,以及忍住刺痛的磨砺”。这里虽然没出现“玫瑰”一词,却也是玫瑰所映射的象征,即刺痛的爱情。或者更完整说,被玫瑰刺痛的爱情,这里的玫瑰即指带刺的诱惑。这有点像西方的“出生便携原罪”的思想,有些东西是避无可避的——想要品尝甜美的爱情,先得有忍受疼痛的心理准备。所以,带刺之玫瑰自然而然成为了“容易受伤的爱情”之最贴切的象征物。而玫瑰自身的象征究竟为何?诗人也给出了他的答案:“泊自心灵的多种色彩/淡出的只是童话般的幻界”。这句近乎禅语般的解释,颇令人费解。或许这样去解释会比较好:人之所以受到诱惑,是因为感知到太多色彩,缤纷之色扰乱心神,迷惑情感;而一段梦幻般的情感结束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童话般的美梦。这里,玫瑰成为诗人定义下的“诱惑”,却似乎并没有带刺。再深入想想,或许也是带刺了吧,否则,无以心痛之爱情,何以幻灭?诗人之所以菲薄其如童话般虚幻,大约也是带有些不甘的恨意吧。
晴天
文/袁英瑜
 
我想和你徒步,
把世界走遍。
在太阳刚到地平线的时候出发,
选心中喜好的位置向前。
 
不去烟云笼罩的山顶上,
让人难忘的缥缈不是真实的终点。
不去一年四季都开满花的地方,
萧瑟自有萧瑟的冷艳。
 
我想带你去河里抓星星,
用闪闪亮的贝壳做成一串想念。
再折几枝家乡的垂柳,
随清风种在窗前。
 
柳是窗的客人,
你是我的晴天。
 
陈虚炎浅评:这首诗也是女性表达爱情观的作品,一般说来,表达爱意可以抒情,而表达爱情观却比较难做到,往往生硬而理性,这便不符合情诗柔软的特质。而该诗作者在处理观点的表达上,非常聪明,她是以构造意象作为观点的象征,而不是用判断句型直接表意,这就使得文字具有足够的柔性和韧性,以支撑情诗的柔美。不去山顶,是因为太美的爱情如虚幻的烟云,飘渺不实;不去繁花似锦的地方,这是花心男的所在(也可理解成爱情泛滥之地),所以诗人宁可选择孤独,清享一份“萧瑟的冷艳”;这是一个懂得保护自己,也是懂得爱情真谛的女子给出的选择和忠告。她只想拥有一份平淡而真实的感情:去河里捡拾寄托思念的贝壳,或者折种几支家乡的杨柳,寓意培植两人的感情,温馨而富有诗情。那样,看见柳树,就如同见证两人相守不渝的感情,而见到爱人,晴天(美好的心情以及幸福的感受)便展现开来。
 
2019/2/13
 
 
江南的雪
文/香叶子
 
江南的每一朵雪花
都是一首柔美的诗
雪花 让我想起了断桥
想起了
相拥在雪花飞扬的湖畔
雪花如诗 飘落在你我的唇角
你揉揉地把雪花和诗一并
融化 融化在心田一个叫
幸福的小岛……
 
江南的每一朵雪花
都是一首幸福的诗
雪花 让我想起孤山的梅
雪花如诗 雪花飘落在梅海
依偎 幽幽
听花开的声音 心如花飞舞
藏在雪里 脸微红 微红
满身都是花香……
 
江南的每一朵雪花
都是一首快乐的诗
雪花 让我想起里西湖的荷
雪花如诗 雪花飘落在残荷的枝头
一对飞鸟滑过天空降落
嘻嘻 唱和
相恋 痴迷
让白雪化作白米
欢喜在这片清纯的湖面……
 
江南的每一朵雪花
都珍藏着一首记忆诗
雪花 让我想起那棵顽强的小草
你说小草也有灵性
听那小草在雪地里
勾勒到时的美好
你说 等我们八十岁的时候
带上自家的白馒头
你一口 我一口
牵着我的手就这样
让白雪飘落在你我眉间 发上……
 
 
陈虚炎浅评: 尽管身在江南,江南的雪是什么样子,我倒是没怎么注意过。也看过下雪,只是从阳台看去,雪在对面房屋和高耸的乔木间盘旋,游荡,想着世上怎会有如此曼妙舒心之物,心下颇感自然造化的奥妙。对于雪的诗情,或许也是从那一刻才渐渐感受到。而读了这首诗,才发觉雪原来可以这么美!她不仅柔美,还是幸福,快乐和珍藏记忆的。说到江南,最出名的当然是西湖,而将西湖与雪结合在一起,大约可名正言顺曰“江南之雪”了吧。优美的风景,加上雪的点缀,诗人特意选取了断桥,孤山的梅,以及西湖的荷作为陪衬,使之成为“独特之独特”,犹如仙境的画面就此展开。加之诗人的优美文字,赋予的情感定义,以及那种淡而清冷的怀想,几组美轮美奂的画面扑面而来,江南的雪真正成为了蕴藏诗意的所在。这里诗人还做了点小技巧,就是象征的统一性。比如诗人在选取素材时,用了荷、白米,甚至白馒头,为何都取白色之物,就是为了将一切于雪同化和统一。色彩之归素,看似轻描淡写,却有深意。这些当然都是诗人为了美化场景而做得尝试。然而,景色再美,若是无情,也不过是没有人情味的空淡的雪景。诗人定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最终回归“人情”,添加了个人的感情和回忆,如此寓情于景,使得雪花也成了爱情的红媒(见证人),更突显出雪的功劳(不仅有美的一面,也有其功用一面。试想,若没有最后一段,那此诗只不过是一篇优美的风景诗,绝对点不透“江南的雪”的美之真谛,而多了“雪是珍藏的记忆诗”一段,雪顿时有了温度,诗歌也立马“活”了,)。“雪花/让我想起那棵顽强的小草/你说小草也有灵性”,这句代言,似乎透着股仙气儿,把自然万物的灵性也都裹挟进来,江南的雪自然也不例外。最后诗歌的结尾,营造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对年迈的恋人,吃着白馒头,牵手漫步雪地,任凭雪花拂面。想象一下,这画面倘若真被某人在某雪夜遥望而见,与其说灵气,不如说有点日式恐怖片的白色灵异了。芥川龙之介若还活着,定要找诗人买这画面的版权!开个玩笑,只是这画面太美,评者不禁自娱起来,心底下,也不得不佩服诗人骨子里那极致的浪漫情愫噫!
 
 
2019/2/14
 
 
 
 
 
二朵心花
文/蔡官富
 
春风妖娆的三月天
拨动了琴瑟之弦
蔚蓝的天空下
共鸣出优美的和声
心灵碰撞,擦出了
灿烂的火花,这是
一座山和一座山的呼唤
一条河与一条河的交汇
我们把家,安在
诗意弥漫的花园
门前流淌清澈的诗情
满园是关不住的芬芳
韵味十足的诗眼里
开出二朵心花
心中的甜,甜在心中
情情融合舞动忘我
醉了二颗甜甜的心
春色明媚
真情播洒着绿色温柔
夏日炎炎
诗意烂漫吹来习习凉风
秋高气爽
心田结满了情爱的果实
腊月寒冬
问候温馨送来阵阵暖意
美美的心留给懂你的人
深深的情送给爱你的人
岁月,蹉跎中渐行渐远
回味,仍甜甜地醉上心头
 
陈虚炎浅评:蔡老师是我微信交谈较多的老师,他的诗歌我却是第一次见到。初读的印象是层次清晰,结构严整,优美而温馨,并有一种对称的美。尽管整体而言,是直白可解的,可也有一定的朦胧性,比如“一座山和一座山的呼唤/一条河与一条河的交汇”一句,就让人浮想联翩——莫非诗人在怀念一段曾经大山里的爱情?可这也没有充足的信息来印证,不宜妄加揣测,我们只能就字面取理解:大山是精神独立个体的象征,在山间呼唤会有回声,这是情人间的暗语和关照,而河水的汇流更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交织的象征。从灵魂间的呼唤,到身心交汇,表明了两人感情上的递进。而“韵味十足的诗眼里/开出二朵心花/心中的甜,甜在心中”,虽然表面上在写心花的滋味,而实际上,却是赞颂诗意给人带来的愉悦和陶醉。两颗彼此诗意的心碰撞在一起,对文人而言,是极其幸福对一件事,正如诗人之后对四季之爱情的讴歌,浪漫的分子不由自主便沁入读者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令人陶醉不已。心花,是彼此理解对方,相爱相濡的产物,所以“美美的心”和“深深的情”,要留给懂你和爱你的人。诗人最后感叹到:岁月易逝,人生蹉跎,唯有爱情的回味,甜蜜而陶醉,永久留存。噫!多么感性而温柔的诗人啊!
 
太空之吻
——写在慧星木星对撞时
文/董培伦
宛如奔赴前生前世预约
不顾今生今世是否有缘
以闪电的姿势横贯时空
弛向我的挚爱我的翘盼
多么迢遥复迢遥的间距
多么漫长复漫长的华年
宇宙人熬白了堂堂须眉
地球人瘦削了丽质红颜
眶内擒不住的千滴相思
溅起银河中的七彩花瓣
溢出云飞雾腾缠绵情意
流成雨落雪飘絮语哀怨
苍茫地球沧海过桑田过
沧海桑田在时序中循环
浩渺宇宙诞生过毁灭过
诞生毁灭在空阔里繁衍
终于在尺尺寸寸削减里
终于在分分秒秒抖落间
两双手就要摘那只禁果
两颗心就要尝吻的震颤
监视他人秘密的地球人
请关闭你望远镜的窥探
不要因我们拥抱而惊讶
不要为我的殉殁而惋叹
我愿以太阳般一腔炽热
将木星的亘古沉默点燃
在她怀中融尽我的微笑
用生命谱一曲爱的礼赞
无望地期待无异于屠宰
千载伫候只是为了瞬间
有情有缘相亲相爱片刻
远胜过百代厮守之甜蜜
海潮恋歌
文/董培伦
我心中的岸呵峻峭秀丽
你的坚贞伫候令我感激
但我不能时刻将你陪伴
我必须遵从上天的旨意
涨潮,我才能和你拥吻
退潮,我们将依依别离
别离不就是期待重逢吗
苦涩的背后蕴藏着甜蜜
你的心旣然紧紧拴系我
我的爱永永远远属于你
宛若白云偎依着蓝天
恰如绿树扎根在土地
2018.11.28
于湛江遂溪北部湾观潮有感
 
陈虚炎浅评:  董老师是国内著名的爱情诗大师,为此我特意翻阅了其诗篇,和一些诗评家的点评。将这两篇诗留到最后评,也有我的用意,那就是想更彻底和深入地了解董培伦老师的诗创心路,更多地消化他的作品和创作意识,以免囫囵食枣,虚言谤听。在阅读大量其优秀作品,以及相关点评后,我终究得到董老师之所以能屹立诗坛,保持高质创作的秘诀。持久创新当然是其永葆常青的秘诀之一,而我指的主要是董老的诗歌特色,共有十六字:“密不透风,理性卓越,想象丰富,情感炙烈”。“密不透风”是指其作品的写作形式,就如同以上两篇(其他作品亦可参见),其多数作品都具有严谨的格式系统,闻一多称之为“建筑美”。同时,也不失音律美,这从诗人各行而韵的韵脚清晰可见。至于词藻美,百密而无一疏的大师,自然也不会放过,读者自行品悦即可,这里就不多谈了。“理性卓越”是指诗人将思想性融于作品的能力,总所周知,历史上优秀的情感作品无数,但凡能有格言警句的,常可流传久远。而格言代表真理,是诗人洞察事物,思考宇宙,人生的格局和观点,这是诗人世界观的高度凝练和体现。因为对一首诗歌,情写得再多还是情,不过情的种类或程度发生变化,而思是永恒的,加入一点就足够了。过多的“思”反而让诗歌显得过于理性,便缺少了情之抒情和感动(尤其是情诗),那也便本末倒置了。所以,思辨性的诗句在情诗中不用太多(但也不完全摒弃),有那么几句生色的,足以使得诗歌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价值以及时代的穿透力。譬如《太空之吻》中“苍茫地球沧海过桑田过/沧海桑田在时序中循环/浩渺宇宙诞生过毁灭过/诞生毁灭在空阔里繁衍”一句,以及“无望地期待无异于屠宰/千载伫候只是为了瞬间/有情有缘相亲相爱片刻/远胜过百代厮守之甜蜜”。有时,选择就是一种表明态度和立场的价值观,比如此处,激情一瞬和相守一生哪个更甜蜜,诗人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和观点。爱情是需要摆明态度的,而这态度越鲜明,立场越坚定,也正表明了诗人爱情观的执取的重点,这恰恰也是一种爱之激情的表现啊! 同样在《海潮恋歌》中,“但我不能时刻将你陪伴/我必须遵从上天的旨意” 一句,以及“你的心既然紧紧拴系我/我的爱永永远远属于你”,虽然并非对爱情之思辨,却也同为观点的表露,前面是天命观的态度,后面则是诗人的主观迎合。有时候,情诗就等于一封对恋人的告白信,千万条甜言蜜语所展现之柔情,都抵不了一句坚定的承诺。它不是“我爱你”的直言告白,也不是“我爱你”的论证,而是“我只爱你一人”的无需削银断金,但须无负于心的宣誓。这种表达形式,也是情诗大王聂鲁达的最爱,可见大师创技,如出一辙。“想象丰富”是指诗人对爱情意象的捕捉和创新,这需要极其深厚的洞察力,以及诗人本身所内具的感受特异性。董老的感受特异性是直觉的,几乎不需要过分构造,他就能感知和捕捉到形成意象的事物。就拿《太空之吻》说吧,慧星和木星相撞,本应是个天文事件,即便被媒体宣传,一般人也只当是一件趣闻,而诗人却从中嗅到了爱情的象征。且看诗歌的首段,一个天文事件,短短诸语,便巧演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而反思这意象的原型,恰如其份,不偏不倚,完全不就是情人间追逐的游戏吗!再看“两双手就要摘那只禁果/两颗心就要尝吻的震颤”,这形象简直贴切得入神。所以说好的意象,无需雕镂与刻画,只要一旦捕捉到事物间的关联特征点,她就是你的。另外,“涨潮,我才能和你拥吻/退潮,我们将依依别离”,也是诗人就潮岸关系与情人意象所取的辩证关联,这都需要细致的观察,与用心体悟才能获得。“情感炙烈”是一个要素,尽管爱情诗可以用多种情感方式(柔情,温馨,凄凉等等)演绎,但热情似火却不失为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方式。董老的“爱”是大气磅礴的——“我愿以太阳般一腔炽热/将木星的亘古沉默点燃/在她怀中融尽我的微笑/用生命谱一曲爱的礼赞”;是甘于奉献的——监视他人秘密的地球人/请关闭你望远镜的窥探/不要因我们拥抱而惊讶/不要为我的殉殁而惋叹”;是忍耐的——“别离不就是期待重逢吗/苦涩的背后蕴藏着甜蜜”;有时也是狂暴的——“宛如奔赴前生前世预约/不顾今生今世是否有缘/以闪电的姿势横贯时空/弛向我的挚爱我的翘盼”;当然,也可以是宁淡的——“宛若白云偎依着蓝天/恰如绿树扎根在土地”……以上四点,以评者愚见,正是造就董老爱情诗之成功要旨。要论另外还有哪些因素,也许大胆直露和率真性情的风格,诗人日常酝酿积累的细致的观察,细腻处理注重细节的能力,以及常驻心间的诗情与爱意,创新意识的持续养成,都可能造就诗人之卓越。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董老对爱情诗常年创作的聚焦和独钟。所谓大师之路,必然离不开“专而精,精而神”这个法则,这是值得广大诗友学习和借鉴的。
 
 (末尾再说几句,还请董老师原谅评者的偷懒,并未对两首诗一一点评,而是将两首诗做了整体风格的概纳。其实本也可多找些董老的好诗(比如《沉默的约会》《爱情亭》《西子荷》《雨夜泛舟》《独立王国》《渴盼》《吻》等),加以辅助赏析,只怕引用材料过多,使评论过于繁琐冗长,且与本次诗评主题不符。幸而此二篇已具一定代表性,可窥全豹。另外溢美之词,也怕多烦,这是评者的弱项,亦请老师理解。)
2019/2/15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