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对比下好的爱情诗诗歌。
例4《春梦》(西子湖诗社某老师的诗)
那个春天
灵魂像风筝一样飞走
从此,这个城市的名字
便成了我一生的梦
梦醒时分
我会想你
有过约定吗
看终日笑而不答的溪流
你在江的南头
每天我都用电波向你问候
渐渐绽放的额纹
是我深深的思恋驻留
那柄磨快的小镰刀
是否担负着爱的传播
那顶错拿的大草帽
是否藏匿着一生的承诺
都说这是个播种的季节
怎么会割舍所有的希冀
都说你最善解人意
我却结下了一辈子解不开的忧愁
每次见到的时候
总是在最疲惫的关口
心儿随着脉动晃悠
漂泊成了无处安家的借口
记住了 下辈子
不过奈何桥 不喝孟婆汤
所有的记忆都系上红丝带
三生石边 我等你
(原始点评):与其十里桃花,不如三生三世。有些爱情,注定今生无缘,春梦一场,然而既已相爱,又如何轻易割舍,可想诗人在说“结下了一辈子解不开的忧愁”时,心情是多么苦痛!看完这首诗,我的心被吊悬在虚空,任凭如何挣扎,都难以释怀。我不知道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是怎样的心境,要回忆这样一段揪心的历史,真的需要勇气,或许此刻的诗人也已经释怀了吧。然而,若说真的释怀,她的诗歌不应表现出如此曲折的心声,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感染力。那些由“真实事件”所勾勒的心曲,旁人不得而知,只能依稀从文字中捕捉和联想到诗人当时可能的情绪:磨快的镰刀,在此处未免意图象征辛勤劳作,却可做“爱情是通过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升温”的解释;而拿错的大草帽中是否藏匿爱情的承诺,却要由诗人的特殊经历而给出答案。与其说这是诗人的疑问,不如说是诗人的希冀。事实上爱情已由此萌芽(先前梦醒时诗人对溪流的提问,以及“绽开的额纹”早已埋伏下种子,做了一定铺垫。因为有了预热,所以这里读来没有“情节跳跃”的突兀感)。然而美好的希冀,却得不到回应(我们姑且先这样理解吧),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偷换概念的手法,通过具有双重含义的“季节”一词的链接,做了一个象征意味浓重的问句。(播种应有收获,然而爱情却没被收割,何故?一者是秋收之季节,二者是爱情之季节,两者自然不能构成因果,然而诗人明知却“装傻”,愣是生出了这哀怨的拷问,当然“收割”和“割舍”二词也起到了相同作用。)如此偷换概念,使之句意转换和衔接自然而然,刚好迷惑住感性的读者,从而产生朦胧的诗意,并且还在内容上自然过渡上文(镰刀与草帽),又衔接了下文(希冀破灭后的心酸),可谓一举两得。善解人意的好人,却非善解风情,这里我们可以猜想和感受诗人表而不露的心声,却不能过渡揣测“希冀”破灭的真实原因,这本身就是有违诗人愿景的。所以,我说姑且认为是希冀“得不到回应”吧。当然,倒数第二段,诗人也给出了她有所保留的解释,那种无奈和心酸,也只有作为当事人才能领受。这也可能与诗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段有关(首段“灵魂像风筝一样飞走”就已表露出时代悲剧的氛围,这也是我不点破的原因。如果将这段简单认为是爱情号召的话,那就太肤浅了。尽管诗人爱那座城市的感情应是真切的)。作为和我父亲的同龄人,诗人那一辈经历的感情是相当特殊的,所以大多只能结出苦涩的果实。生在评者这种“玩大了的青春”之时代,是很难感同身受的。然而我却听过太多那个时代的故事,看过那个时代的小说,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诗人为何发出有如末段凄美的誓约,那是无奈现实造成的多么痛的领悟啊!然而我坚信,即便忘却了今生的记忆,有情人注定终成眷属——轮回是无欺的因果,直待业缘成熟时。
该诗没有华丽的语句,但表达情感却非常深厚。靠的是意像,不是辞藻。比方说李白的《静夜思》,其中也没有华丽词汇,但确实一个完整的“固体”,有观,有情,有想象,有思考,自问自答,自忧自解。想象下(忽略平仄),诗人为何不将词汇更华丽一些,这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举头望明月,可以举头望皎月,举头望婵娟等等,或者“床前明月辉,床前月明辉”,甚至两个明月,看似严重违反了古诗“忌重”的法则,诗人为何还这样用?因为诗歌只是为了表达他当时的情感,所有的道具都是原始的存在,元璞归真,不需要过分修饰。这就是不做作的美。而我们现代很多诗人,往往不过了这一关。
如果说这首诗和例1风格完全不同,没有比较性,那么我们找风格相似些的。
例5 《梅雨江南》
这个时候,适合太阳下听雨
品尝酸,带点涩的味道
也适合你读小令。读出宋词里的
欸乃声
就有小舟驶进
三亩荷池。出来就是唐朝
是唐诗写意的水墨六月
——画中人同你一道闷热。姑娘云里焦虑
等哥哥归来
抚琴
一抹羞红半开半阖,滑落窗口
被顽童捞起,装饰涟漪
漂洗干净的风铃
叮当叮当
除去几分潮湿,江南的声音也清脆
河,缠绕浣衣的手
银手镯,亮瞎偷看人
油布伞撑开三点阳光三朵雨花
纸扇上,白墙灰桥黑瓦
临水坐稳了
老人们坐稳古街,在天边吹来的古风里
爽快
得意忘形时,各自打开半壶酒
打开清浅的花月。有梅影旁逸
摇晃一树灯火
这个时候
趁醉搂紧鱼的小蛮腰
甩动水袖,甩掉被你捏出汗的一串串水珠
(原始点评):诚然,诗人展现了极其深厚的功力,用一组组江南雨乡的画面,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活的”江南。细看下,诗人选取的这些构成画面的素材,也非常具有江南的代表性,比如宋词,小舟,荷池,水墨画,抚琴,风铃,浣衣的手,油布伞,纸扇,白墙黑瓦的古街,乘凉老人,以及花月和梅影等;如此众多的素材要容纳到一首并非太长的诗中,还要构成动态纷呈的诸多江南特色画面,是极不容易的。假如诗人火候不够,或者没处理好承接关系,反而会写成意像虚无缥缈,华而不实的“孔雀诗”,而我们看到了,这首诗并没有这种病态。相反,这些素材有机结合和镶嵌在意像组中,相互调动和比例关系都十分和谐。我想,这是得益于诗人高明的承接技巧,以及文字把控的能力。比如我们看看几个重要的承接点,是如何自然过渡的:这个时候,适合听雨;也适合……便过渡到了听小令;然后从小令自然承接宋词,再从宋词中的欸乃声,又联想到小舟,以及荷池;而其忽然跳跃至“唐朝的写意的水墨六月”,仅仅通过“出来便是”,似乎有些牵强,然而若从时间顺序观察,代表夏季的荷池与水墨六月就有了联系,尤其在有了“画中人同你一道闷热”一句,便建立了充足的合理性。于是“抚琴/一抹羞红半开半阖”便紧衔托出,“滑落窗口”和“被顽童捞起”又成为一道紧密的过渡形式,尽管其经不起事理逻辑的推敲,但在诗歌中是允许的,那种似像非像的可能性,或者说诗人脑海中的意识片段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在梅雨江南的现实和诗意中捕捉灵感之素材。至于是风铃,还是浣洗的手,或是银手镯之间的联系并不过分重要,重要的是画面在诗人脑海中如流水般涌动,他需要以最快捷和迅猛的方式捕捉到,然后通过文字的构架为其铺设血肉。再看“纸扇上,白墙灰桥黑瓦”,这其实也是江南古街的形象,诗人既然将其已通过纸扇而表现了,便不再下文臃繁而述,只说“临水坐稳了”,便又回闪出一句“老人们坐稳古街”,就这样又自然而然,把笔端递给了乘凉喝酒的老人们;而同样的方法,“打开半壶酒”又过渡到“打开清浅的花月”。应该说,这首诗是非常特殊的,因为他真正打破了事理逻辑。然而诗人却以自身高超的文字技巧,建立了新的逻辑性,从而衔接了一道道莞尔诗意的画面,将之联结成一个整体。我不知这种逻辑该以何种概念来定义,只是知道,诗人一定拥有美妙的魔术,令诗歌整体具足了完备的合理性,同时也将诗意发挥到极致。最后,诗人回到开文的笔调:“这个时候”——趁醉搂紧鱼的小蛮腰,又形成有力的过渡,结尾以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富含灵性的动作,完满诠释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就像一个无缺口的环,诗人最终完美闭合了他的诗意逻辑的大圈。
所谓的华丽,其实就到这里为止了。不能因为追求华丽,或炫技,而忽略语言的逻辑性,甚至基本语法。诗歌逻辑不是超脱数理逻辑,或事理逻辑,而是从事物的联系点,重新构建了因与果的联系。然而,因果这个大法则本身是不变。如果完全没有联系,也就失去了推导的可能,“风筝也就断了线”。逻辑论证:风筝为什么和我有联系,是因为我和它之间有线连接,这就是因果链。如果它断了线,飘在空中,那它和我就毫无关系。这样解释可以理解吗?
b 以为风花雪月就是仙逸,缥缈,唯美
为什么会出现风花雪月的诗?
古诗中有许多风花雪月诗,这是因为古诗取材不像现代诗那样丰富,自由。他们只能从自然景观中去挖掘诗意,挖掘情感象征。但现代诗如果还沿袭那一套,写一些半现代半古风,或者古风不像古风,现代不像现代的诗,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还是借用“风花雪月”这些素材,只是运用词汇的简单组合,运用串联的动词作为诗句构成的主要表达方式,那就太肤浅了。意像刻画不出来,再美的诗句都是空的。
为什么说风花雪月的诗歌价值不大?
风花雪月的诗尽是类同,读千篇如品一叶;须知世间美人无数,唯缺有趣灵魂。
例6 引自网络(半古半现代):《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指尖的温柔
缭绕了几个春秋
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
舌尖的温度
灼烧着无数神经
恍如昨天
夜色将明
回忆的温存
冻结了整个世纪
我心依旧
你心东流
记忆的长度
牵绊着一颗心脏
我心永恒
空无一人
任一剪相思成梦
任一腔思念化酒
两个人的风花易冷
一个人的雪月蒙尘
例7 半古半现代型:《无题1》(拟写)
花开花谢,
如天上云彩剪断尘世的华梦
微风
熏
独醉
一丝流云缱绻,
醉三世桃花
莫问
莫问
只愿呢喃
在你耳畔
伴君终不悔
咫尺天涯
任凭轮回苦
三生三世
爱,
妖娆
指心绕
这类诗歌也是有些追求古风现代诗的诗人常见的格式。其实很好模仿,甚至不需要什么感情就能完成。你说这诗歌表达了什么?爱情,都知道。在问,表达了什么具体意像?说不清。读完后你记得住吗?根本记不住,因为这类诗太多了,写烂了。唯一的印象是,有些小清新,或小唯美的古风现代诗。说白了,这就是它最终的价值评判。
还有一类相对典型的风花雪月诗,我再模仿一下。
例8 《无题2》(拟写)
月色啊,你如凝霜覆住了我的秋眸
也冰封住泪的萧瑟,
只有滚滚沙海中,落红一束
是你眉中那点朱砂痣
那婉转的琴音,伴随丝竹雨声,
点点滴滴流淌入心扉
她化作秋雨,又抖落作晨风
将你披上新婚的玉纱
你如一朵冰清雪莲
不问红尘与荣华
你如一片柳絮烟云
轻舞在淼淼银波
灯火葳蕤,江风竹眠
明月华盖,绝世容颜
说到底,我也不知自己表达了什么,甚至写完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解读。如入太虚幻境,眼前一片迷茫。这就是我对这类风花雪月诗的感受。追求缥缈,仙逸,唯美,或许这些都达到了,可也失去一样东西,真实的情感。可对好的诗歌而言,这是最致命的。
一切美的表象,建立在虚假之上,那种美当然也就虚幻不实了。
例9《闲敲棋子落灯花之夜雨》
这夜雨的红唇衔来一只黄梅
跌落成江南夏夜里的
一声幽咽的叹息
蛙声是一种天籁飘逸的笔法
在池塘的蜀素上皴染墨迹
一种隐喻可以在文字的契阔间传达
而避开了修辞浓酽的名讳
南方的夏夜,才子般吟诵着的雨声
还有什么不可以润色成飘渺的诗句
梦是枝头上练习折返飞行的黄鹂
茶炉煮沸约客的盛情
而孤寂的内心是最好的品茗者
个中苦涩和甘甜滋润成
人生隽咏的感悟
这灯影里的棋局等待的惆怅
都在南方温婉的雨声中淡定
此夜闲情对局逸志
一枚灯花焚尽机心
直至浩渺的荒芜
(原始点评)初看时,风花雪月,再看时,人生哲理。三看时,繁华似锦。这大体就是我对该诗的初步印象。诗人有一种执念,那就是对辞藻或优美语句的贪恋,但在构不成强有力的意像之前,这些都只是看似漂亮,实则无用的“灯花”而已。该诗也明显烙下了追逐灯花的痕迹,然而为何又会改观,是因为是诗文并非简单由风花雪月的语句构成,其中还富含了不少具有人生哲理的锦句。而这些锦句过多,又错让我以为该诗是格言诗了。总之,诗歌呈现的意像画面是相当唯美而富有禅境的:诗人(或描画的主人公)在南方的夏夜伴随听雨,闻蛙,赏墨,品茗而下棋时,获得不少人生感悟,这些大致就是诗人想表达的东西。隐约还可感受出,诗人大概还想借此表达一种禅意(或诗意)人生的境界。客观论,诗人成功了一大半。然而,殊不知,美并不是简单美的叠加。对于华丽的辞藻或语句,有个怪毛病,有时反而过犹不及,满则溢之。作为美玉,天然已是上乘,何须过多雕镂?此篇雕琢之痕太重了。其实想表达禅意,以捕捉自然,客观物镜为上,譬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如诗题“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样得来的禅境(或诗意)才是客观,真实,而“朴素”的。注意“朴素”二字,这是相当关键的。禅是一种不可言说境界,是一种修悟,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客观,大道已然存在,尽可以去发现,却不宜创造。刻意雕琢,过多主观,只会令禅意或禅境显得俗气了。另外,诗歌素材的选取,元素的糅杂也应把握“适量为宜”的原则,这样局部和整体才有可供区分的分界。试想,鲍鱼,海参,燕窝,熊掌都炖入粥中,粥固然是大补的,但需知,百味入肠,混窜一气,如品一鲜,岂不可惜?有时,锦言绣句太满了,反而令读者体味不到轻重,层次,这也是维纳斯为何断臂的缘由。
这首诗是不是和例1比较像,差别在哪里?语言组织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语言表达上是合格的。诗风上虽然也追求一点古风,但语言至少没有逻辑问题,也没有特别晦涩难解的诗句。多用定义式语句是这首诗的主要写作手法,我们要看的是:定义是否合理?定义是否有诗意?定义组是否有效构成意像组,是围绕主题而建设的?基本都没问题。这首诗的问题在于:1意像过于散漫2诗句过分精雕细琢3想要写出禅味,却被自己营造的“奢华”给破坏了。禅味诗,应平淡朴实,越淡越好。所以该诗走了相反路线,犯了主题与表达方式不协的错误。(比如凄美爱情诗,应是慢旋律,文字应有沉重感,感情应浓厚却内敛,如用游戏笔调写就不行,节奏太快的文字不行,打油诗体裁也不妥……每个主题都有相适应的体裁和格调,随意打破可不行。纯属功力问题。)
例10《浓情岁月》(歌词式)
风从故乡的寒冬吹来
把起伏不定的心事诉说
泪光早已漫过我的思绪
把我的呢喃任性地洒落
冰霜融化成早晨的红云
和太阳一起狂吻那爱情之火
晚霞静享你的诗和远方
铺下我的思恋让爱永不褪色
你在家乡站成挺拔的苍松
我在三九天开成梅花一朵
穿越岁月纵深直抵爱的前沿
与你朝夕相伴笑看红尘苦乐
醉一场故乡的安暖守望
把我的日子怒放的快快活活
依恋着你的芬芳用真情告白
连同滑过心畦的呼唤一路放歌
(原始点评):诗歌的用词和组织都是非常优美的,但仍旧停留在“风的高度”。风是无序的,缥缈的,难以捉摸的,如果用风来表达情感,那情感的意向一定如风中飘絮一样,难以被人捕捉。而如果能够再此基础上,稍微添加些“杂质”(实物),将风冷凝成雨,甚至雪或雹,那情感就不必成为虚无缥缈的飘絮,而可以成为“有重量的物体”,那是可以沉降下来的。从而可以直击人心,产生更大的共鸣。那样一来,浓情的“浓”字才得以非字面和抽象的表达,它将成为画布上引人注目和联想的形象,即便色彩是淡的,因为成为一个整体,仍旧能产生应有的厚重。所以,我们写诗,应注重的不是语言色彩的厚重,而是诗歌整体意象的厚重感。不知诗人有否领悟到这点呢?
对这首诗的点评,也可能苛刻了一些。但诗歌内容的确太飘,太空虚了。但作为歌词是不错的,因为用韵了(这点很多诗人还忽略掉,或做不到)。以下可简略谈下现代诗失韵问题。点到即止。这可能和朗读群的要求有关,但是还是要明确一点,诗歌不全然为了朗读,追求朗读的快感是很重要,但诗意更重要。
(还是有一定风花雪月的影子)用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不是不可以,只是想要通过简单串联,组合这些事物,就表达出浓厚,复杂的感情,很难。即便表达出来,可能比原先的情思更为抽象,因为读者难以理解。从诗歌新意的角度讲,其实用这类素材捕捉意像,也是烂梗,难以挖掘有效的好意像。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例3《梅雨江南》中也有许多情况,利用动词串联下文。可是有区别,例3的动词,是用来串联意像组,而该诗的动词,只是用来串联素材,企图高效地构造意像,这是很困难的。意像组之间是平行的或递进承接关系,合理的串联是为了有效过渡,也是一种加速拓展文字的方法,就像两段内容有联系,却不是相似内容的段落间,需要有过渡句承上启下。
例11 《回眸》
当繁华飘落进寂寞
你微笑的唇角
开始悬挂我的眼眸
空气中弥漫你的馨香
让模糊的记忆萧瑟
前世的情缘
换回今世的擦肩
而无奈的浅缘
仅只收获你的回眸
满腹的幽怨
也只能咫尺天涯
而你飘忽的背影
永远是我追寻的目标
霓虹灯的精彩
洗刷尘世的悲歌
角落里的泪滴
都是你的杰作
漠然的面具
写满你的淡定自若
我踉跄的步伐
注定擦肩而过
(原始点评):一则幽怨之曲,是爱情的悲歌。题材言,是守题的选择,写出了一定的“怨”味。可以说,有些语句的出色运用,是十分令人入境的。比如“你微笑的唇角,开始悬挂我的眼眸”;“角落里的泪滴,都是你的杰作”;“漠然的面具,写满你的淡定自若”。这些文字某种意义上是非常真实而精准的。只是这样的描述,对意像的塑造,还不够丰满。正因对意像刻画不够显著,使得读者能够捕捉到一些散碎的画面,但并不完全,并且需要通过对文字背后的涵义发挥联想。而因为缺少“画面”定型,这种联想很可能会被读者发挥过度,甚至引入错误的方位,从而影响诗歌原本的表现意图。若诗人能将意像得表现再客观化和具体化一些,让回眸的动作定格化,变成表达失意爱情之意像的中心。如此集中几组更强烈而鲜活的画面构成意像从(每一次回眸的产生原因,特定含义,以及回眸之动作对表达爱意的层层深化和递进),那么诗意将“自然”形成,而不必依靠读者主观散碎而零星的“猜想”去完成构建。“可能性”与真实的区别就在于此。
虚,还是太虚。什么是虚,空洞无物。诗歌需要言之有物,风花雪月都是素材,不是“物”,诗歌中的“物”是指具体的意像,具体的画面。太过缥缈的画面,是云烟,和原本缥缈的情思有何区别?正因为情思太过缥缈,抓不住,所以要抓住他,需要凝固成“固体”那才是物。意像构建不是靠几个漂亮的动词,串联素材就能简单办到的。比方说:繁华飘落进寂寞,霓虹灯的精彩洗刷尘世的悲歌,漠然的面具写满你的淡定自若,空气中弥漫你的馨香让模糊的记忆萧瑟……这不是构建意像,是简化操作,而得到的效果则是,模糊和抽象,得不到具体的,有明确情感内涵的图像。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