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故作高深的匠心才是真高深
——读刘向东的诗或跟刘向东学写读诗笔记
文/齐凤艳
《海燕》文学杂志《读诗记》栏目中刘向东老师的诗歌品读文章,每一篇我都细心阅读。我一边慢慢地咀嚼品味,一边感叹刘向东老师的细致入精微,细致入宏阔。他心思缜密的纹理引领我通达到的是字句表面掩盖的诗意肯綮;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每一首诗中,将聆听到的世界的音声、气味、轮廓、质地等等娓娓讲述出来。朱光潜说:“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每次阅读刘向东老师的《读诗记》,我都心存感动和感激:那些诗歌能够有他这样的读者该是多么的幸运,而我读到这样的诗歌欣赏文字该是多么的幸福。同时,我想那讲述是他的感知与沉思,是他的学识、思想和他与世界的互动的外在表现。由此我也更加细心地阅读和学习刘向东老师的诗。
最近我读到《扬子江诗刊》第四期上刊发的刘向东老师的组诗《朴素》。是的,这的确是一组朴素的诗,无论是从意象选择、语言特色还是行文的不标新立异来看。这组诗质朴、素淡,浅显易懂,语气平缓,而每一首又诗意盎然,回味悠长。当我想对其中的几首诗也写一点读诗记的时候,我想起曾经拜读过刘向东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叫人上当的朴素》。这篇文章里,刘向东老师评论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几首,并简述了这位美国诗人诗歌的艺术特点。弗罗斯特以一种简单和平淡的语言形式表现诗歌深刻的含义,即使一个没有接受太多教育的人也可以阅读它们。但是,从刘向东老师的赏析文字中,我理解到,弗罗斯特的诗歌非常深。弗罗斯特不仅理解了自然,也理解社会,他只是使用非常简单,可以理解的语言、比喻和象征手法,给予了诗歌广泛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而阅读刘向东老师的诗歌,无论是诗集《谛听或倾诉》和《沉默集》中的诗歌,还是他的近作,我发现刘向东老师的诗歌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阅读这组题为《朴素》的诗歌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小心诗人这“叫人上当的朴素”。
空山
抬头之际,空山鸟儿飞
风在一阵花翅膀的扇动中
突然,黄蜘蛛凭空悠然划过
用明亮的丝线拉住两山
从头道沟的山咀到小阴坡
的山梁,全长二百零一米
蜘蛛将网撒在途中
在一双花翅膀的挣扎中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不自觉地将之与古诗词中的“空山”意境进行比较。在古典诗词中,这个空山意象常常是虚无缥缈的。比如“空山暮雨,枯木晓霜”,“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子规叫,月破黄昏冷”,要么雨蒙蒙,要么夜沉沉,要么悠荡荡,经常只是背景,有一种不可捉摸游移不定的静寂,有一种逃离感知的隐逸,有一种“素处以默”的玄想。总之,对虚空意境的追求,使空山很抽象,常常脑补出来的是概念的空洞,却不是具象,因为诗人们总是将它写得远离尘嚣。
刘向东老师的这首《空山》,诗人要告诉我,山从来没有空过,而且有故事。抬头见山,山是近还是远,诗人没有说。但是读完全诗,山是近的,而且不空,因为诗人对鸟、风、蝴蝶、蜘蛛有细腻的描写,生动、形象,有动,有色彩,有强烈的空间感。古诗词中空山的静寂印象在这首诗里几乎找不到,蜘蛛意象被突出,而且是一只缀网劳蛛。于是诗中发生了生存、劳作、捕猎的故事,背景音乐由“在花翅膀的扇动中”的风弹凑,“拉住两山”的明亮丝线是弦,“挣扎中”的花翅膀是五线谱上的音符。紧张与舒缓共时空。诗人没有就此发任何评论和慨叹,我也不做议论为好。
诗人用花翅膀代替蝴蝶,那是一对迷人的翅膀,一对惹人注目的翅膀,一对闪动飞翔的翅膀:自由的风啊!而下一秒,这精灵在在挣扎,你想象它有多可爱那挣扎就有多么扎心。这是偶然发生的吗?当然不。网很大,比二百零一米大,高悬,恢恢。诗人很有悲悯之心了,他没有写那蜘蛛是黑色的。或者,写成黄色比写成黑色更能达到诗人预设的效果。在这“空山”,风能做什么?
刘向东老师在中国诗歌学会的系列讲座中,有一讲的题目是“不故作高深的匠心才是真高深”。细读《空山》这首诗,我更真切的体会到,的确如此。就这样,诗人在“抬头之际”,向我呈现了“被瞥见的另一种可能性”,从而使我的头脑和心灵摆脱了旧有的关于“空山”的意识、感知和审美的限制,获得了一次“解放的体验”:喔,那花翅膀(、那网)!
孩子问我知道不
听说是因为树的高瞻远瞩
深思熟虑,叶子落了
让孩子有机会
看见绣着花纹的翅膀
大风里落叶乱归鸟
像是落叶又落了一次
孩子问我知道不
看,鸟儿把绿叶带回树上
这是一首复调的诗。这首诗里,先是一个大人给一个孩子讲故事。“听说”的口吻是讲故事的口吻,也是大人的一个姿势,他在努力呼应孩子的童真;同时这样的口吻与“听说”二字后面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形成一种对比性。诗人调侃了成人世界里的故作姿态,而亲和了孩子的童心,从而讲了一个如何辩证地看待世界或具体而言枯萎与新生的问题。诗人将一个需要要高瞻远瞩的审查和深思熟虑的表达才能阐明的问题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形式铅笔勾描出来。没有抽象的高谈阔论,而是像绘制讲童话故事那样,图画里内容简洁,纷飞的叶子、起起落落的鸟。
给孩子讲故事的人,最后发现孩子比他讲得生动,比他更有智慧。刘向东老师在他的读诗记中,谈到阿米亥的《上帝对幼儿园的孩子是仁慈的》一诗时,说“我们普遍的经验是,人越长大,心灵的蒙尘越深厚,本真的情怀越稀薄”。阿米亥此诗结尾写到:“也许连我们都应该把母亲留下的/最后几枚善良的硬币/递给他们,/为了使他们的幸福会保护我们/在现在和其他的日子里。”读《孩子问我知道不》,当“孩子问我知道不”“鸟儿把绿叶带回树上”时,孩子保护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蒙尘的日子色彩鲜亮起来。
诗歌的目的不只是抒情,哲思是抒情的另一种形式,它传递的是人生命的经验和精神的神性。《孩子问我知道不》这首诗,将生命经验与神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更美妙的是,传递方式的诗意化、艺术化。保存一颗水汪汪、清亮亮的童心,能够看到更多的美好。从这首诗,我看到刘向东老师的童心。
白马寺
白马驮经到洛阳
晨钟暮鼓生死高僧来去隋唐
时断时续一炷香
围绕白马寺可以写一本书。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的,因此也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去拓展。阅读这三行二十六个字时,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回响着,治乱枯荣萦绕着,沧桑之意、慨叹之感在字里行间萌生。白马寺是河南洛阳的一处寺院建筑,当诗人将其坐落于纸上,他也就成为一个语言构建的诗意空间,沉思的殿堂。
“白马驮经到洛阳”,三秒钟读完这行字,走完从西到东的路;“晨钟暮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生死”需要多少岁月才能参透;“僧侣”一代接一代,汉魏南北朝隋唐远去。有人一面说:“余生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一面又说:“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杜牧不也一边唱着“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一边吟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吗?王昌龄与友人同宿白马寺时诗说“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张继则写道:“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这都是人生百态,也是修行吧?
今日的白马寺,定是清幽之地,但是当他被诗人凝视冥思,多少坎坷、多少动荡、多少悲欢离合、因果业障,在诗人心中奔涌。三行同韵结尾的形式,令诗歌似漫不经心地敲木鱼唱诵。结尾“时断时续一炷香”则将由之而缭绕的冥思引回现实。俱往矣,只有香火的烟一阵儿一阵儿地升起?读到最后一句,只觉马蹄声远未远,袅袅香烟摇曳,未尽诗意萦怀。
远方
在燕山老家的时候
我常常把自己打发到山外
山外如果依然是山
也就死了心
带回一把骨头
出了山口是平原
太大了,无尽头
好像过不了多久
自己就是平原的一部分
天空越来越低
土地越来越厚
忽见山海关
远海高于岸
山在海下面
远方永远是放不下、挥之不去的怀想和惦念,因为那里有希望的种子,是一颗心不死的燃料,是对变化的渴望。是的,远方的呼唤其实是来自自己,是自己“打发自己”上路。如果山外还是山,一层不变,眼里没风景,心也就如死灰,人就只是骨架子。所以诗人说:“山外如果依然是山/也就死了心/带回一把骨头”。
如果山是一叶障目,那么山口就是出口,眼前就是豁然开朗。“太大了,无尽头/好像过不了多久/自己就是平原的一部分”。于是远方失去了新鲜感,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寻常日子。平原成了平淡的代名词了吗?遐想的天空为什么愈来愈低矮了?而土地越来越厚,驰骋的余地收窄,沉闷重新出现。“忽见山海关”,“忽”字,传神地表达了惊喜之情态:人心是多么渴望变化啊!啊:“远海高于岸”!甚至“山在海下面”!愿景很多时候都生产幻觉,这是远方迷人的原因,或者也是它令人失望的伏笔呢。
全诗以山开头,以山收笔。然后呢?此山与彼山不同否?下一个循环如何进行,是看一圈世界后的审美疲劳,还是继续找到灯塔,引领自己。其实,最终的出口只能在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里找到。
阅读刘向东老师《读诗记》,我几乎读不到东西方任何文论引语。刘向东老师的诗歌赏析文字平易,亲切,全面,细致,透彻,我非常敬佩,并想努力向刘向东老师学习。因此写下以上拜读学习刘向东老师诗歌的文字以表致敬,无奈自己对诗歌的领悟水平有限,在欣赏时的表达亦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在总体简括刘向东老师诗歌诗的朴素风格时,我想起晁冲之在评论苏轼词时称赞其为毛嫱、西施,“静洗却面”依然美好动人的旧事,刘向东老师的诗歌就是这样美丽自然,不施粉黛,不故作高深而匠心独具。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