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俯仰无愧天地
            ——简评张二棍《入林记》

所谓“诗言志”,这首张二棍的《入林记》是一首典型的抒发诗人情怀的诗。
这种情怀,稍微有点读过唐诗宋词的人都会有,会写诗的朋友也多多少少在自己的诗句中有过涉及。通俗点说,就是怀古惜今。不过,像张二棍这样写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入木三分的却是不多见。
文本细读如下。
诗人在语言上没有加大力度,但加强了精确度。前四句最是明显。“轻轻走动,脚下/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这两句是个小小的悖论。轻轻走动的目的,自然是希望不发出声音,但偏偏有枯枝裂开。这声音让读者警醒,因为这预示着会发生什么,有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轻轻走动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这两句的精确度,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是对现实发生的事实的准确采集。第二,无论是“轻轻走动”的态度体现和“枯枝裂开”的氛围描述,都与后面“鸟巢”与“唐朝”的这对主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接下来两句,“迎面的北风,心无旁骛地吹着/倾覆的鸟巢倒扣在地上”,这里其实也隐含着一个悖论。北风心无旁骛,应该是没有要吹倒鸟巢的心思,但结果是发生了倾覆。这里的“心无旁骛”,有不顾一切,高高在上,天地无情的意味在里面。这两句,也许,还有当下诗歌现状的心理现实存在。这为后面“唐朝”意象的出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这里的精确度集中体现在“心无旁骛”上,所谓心无旁骛,这里用的是反向词意,就是不关心其它一切,好坏都和我无关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在做更加重要的其它事。
这一节的最后三句,是图穷匕现,这个“匕”就是“唐朝”。第一遍读到的时候,还是有些突兀,怎么“鸟巢”突然和唐朝发生关系了?这种突兀,也许是要提醒我们再回头重读文本,那些细微的痕迹,隐秘的铺垫,将会呈现出脉络。
关键要回答的问题是,鸟巢和唐朝这两个词怎么会构成了这种类似像喻的关系。
其实,我们在中间添加一个词,就一目了然。鸟巢+王冠+唐朝。
鸟巢,诗人的家园或归宿。王冠,形似鸟巢,并暗指诗歌在语言艺术中的地位。
唐朝,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代,历代以降唐诗就是诗中王冠。
所以,我们不能换成宋朝,或其它。
在这一节的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词不能遗漏,那就是“洁净”。这是表现诗人情怀的最直接的证据。“让人伤感的洁净”,是诗人的忧伤,也是诗人对自己和诗歌品格的要求。因为哪怕鸟巢打落到尘埃里,他还是认为里面是洁净的。这种对诗歌深入骨髓般的狂热的爱,是不允许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所以,鸟巢必须是洁净的。
总结上述第一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轻轻走动”的真实目的,是诗人想靠近一个伟大的诗歌王国。“轻轻”是卑微和谦逊,是学生走近教授时的态度。是一种“俯就”的姿势。而“枯枝裂开”,和“倾覆的鸟巢”与历史镜像中被颠覆了的唐朝,构成了统一。只是诗人关注的不是贞观之治的唐朝,也不是唐明皇的唐朝,而是有借鉴意义的“布局”和崇敬意义的“洁净”,昭示了诗人高瞻的眼光和高洁的品格。
本诗第二节,诗人从高蹈中回到现实。现实依然是荆棘密布。两次荆棘意象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但是,如何解读这两次出现的荆棘,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少人对这一节诗人的叙述方式有好奇,也有人欣赏诗人对荆棘的态度,想象出父亲对子女的情境等等。这些自然有大家的道理。不过,我个人感觉,上下两节是有紧密联系的,不仅仅是“入林可以远达唐宋,也可以近及当下未来”的洒脱。
诗人“折身返回的时候”,实际上应该是郁闷的,因为他自觉没有赶上唐朝那个时代,也无法追回那个时代。这种思绪对他是有杀伤力的,就像荆棘拽了他一下。这荆棘是能伤害他的,但他发现没有或假装没有,他感觉那是“无助的挽留”(都是过去式,与当下现实无益)。这郁闷感,也让他想起入林的时候,也有荆棘拦住他的路。他觉得它们都有“谜一样的脸”,让他不解。但是,他还是要去思索,要去解答,要弄清楚“荆棘”对于他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荆棘”对于诗人而言就有了哲学意味。
诗人有没有在诗中回答了呢?
我认为,是回答了。并在回答中直指本诗的核心要素——诗人的情怀。
第一个荆棘,我理解为鸟巢坠落尘埃之后的环境,显然困难重重。像当下逐渐边缘化的诗坛现状。第二个荆棘,可能指向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感受,“企图拦住我”,在学习诗歌艺术的过程中,哪里不是困难重重?
据说诗人是一个长年在野外进行勘查的地质队员,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显然非常艰苦,非一般人能想象。
当然,我们读诗,自然不能这么直白地明确指向,但作为评论,还是需要结合诗歌背景,这样才有可能无限接近诗人的感受,最后才能理解“它们都长在这里/过完渴望被认知的一生”,是和光同尘,而不是怀才不遇。
为什么说是和光同尘呢?
荆棘这个意象,天生就对人类有伤害,在诗人眼里就是对立面,会“企图拦住我”。但诗人的选择不是披荆斩棘,而是原谅了它的伤害,认为它们是“挽留”。至于以前的“拦住”,诗人也不想深究这“迷一样的脸”的真相,而是换位思考,用自身的感受来体会它们身处荒野,“渴望被认知”的心理,所以这也是一种原谅。
第二节对“荆棘”的两种原谅,实质上就是一种诗人自“仰”的姿势。
诗人由此升高了一格,像俯视荆棘,也像化身荆棘,在情怀上与荆棘和光同尘,最后达到了入林出林皆可的自由。这就不是一般的情怀了,而是大情怀。
总之,《入林记》,表达了一个诗人对诗歌理想与现实状况的理解和追求,抒发了诗人一种高洁的,人间清醒的,愿意像荆棘野草一样自由生长在天地中的大情怀。
所谓“林”子,也就是圈子。诗人第一节划了一个大圈子,第二节则画了一个小圈子,
他认为这就是他的天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2021-10-29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细致入微,拨冗出新。拜读,学习。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1-11-4 08:58
细致入微,拨冗出新。拜读,学习。

感谢主编阅读和点评。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