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地——平和坂仔纪行(组诗)
文/语铃
◎寻绿之旅
国道G355,长蛇般蜿蜒
一路笑谈,车辆如风穿行
山野漫入眼眸,绿风穿林
除了绿,还是绿,无数复制粘贴
山岩褶皱,被遍植的林木所掩藏
笔直的树挺成了枪,俨然精编正规军
铿锵年代的足迹,已被绿色洇漫
深浅明暗,国画的意境
透露自然界的艺术野心
群山不断绵延,绿意盈溢
与人的气息融为一体
雾岚袅袅,更远的山峰逼近天空
隧道伸长脖颈,竭力发声:
哪一个更值得赞叹?
大自然的造景艺术
还是为之奋斗过的人们
◎寻语之旅
——访林语堂故居
让文字回到非虚构空间
梦里醒来的第一道阳光
我们的汽车,如同笔锋一转
西溪岸边,巨岩镌上石刻
山水之畔,古树身披一袭绿衣
友人将它比作自己的故乡
无数牵牛花,擎着紫色喇叭
纷纷涌上先生故居的墙头、门边
声音从老屋里欢快地流淌
关于大文人的奇闻逸事
那些凝聚于笔端的心思
一笑而过,证明岁月足够宽容
穿西装也穿长袍的先生
端起咖啡,脸上漾开笑的涟漪
镜片后面的双眼,像两朵火焰
百年古木年轮密集,树荫浓密
木格子窗前,九里香芬芳暗涌
所有岁月的秘密,已被写进文字里
如果文字也带香气
先生的,该是东西方混合香型
旧教室尚存,曾经回荡书声琅琅
少年启蒙,来自大山一样的父爱
先生的求学之路,沿着溪流延展
他乡梦里,一定无数次策马扬鞭
乘着长风,朝十尖、石指山驰来
注: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作。
◎寻柚之旅
——地方名片,平和之柚
九里香的芬芳,被清风送到鼻尖
番鸭群从我们身前蹒跚而过
空心草在柚子树下铺开软垫
相比于味道,我们更感兴趣
果实悬挂树上的俏皮模样
被母亲背着,将脑袋耷拉在外
母亲的身体要有多结实,才能承受
这一年一刀的雕刻,日复一日的沉重*
托起果实,将枝条轻轻拧断
叶丛浓密的树下,慢剥轻掰
柚子还是在我们手中,果汁满溢*
一滴一滴,像汗水晶莹
溅落进了黝黑的泥土里
*指柚子树环割,提高坐果率;果树挂果像孕妇。
*指汁液饱满的葡萄柚
◎寻楼之旅
——访虎耳楼、薰南楼
铜溪两岸,七星拱北极
土墙夯实的楼房,呈圆弧伸展
盗匪的子弹,也许擦过老虎耳朵
楼墙厚度一米五,曾经努力抵挡侵袭
屋瓦陈旧,木窗子残破
旧楼却不甘寂寞,鸡鸭成群
《大鱼海棠》的红衣少女
也许入夜会潜游到这里
将一个影片切换成另一个
薰南楼的楼联,豪气仍在
天井里回音四下扩散
却传不回旧年代的亲切交谈
子孙墙青石镶嵌,画满迷宫似的线条
隔着镂空门板与铁锁
雕梁上的金箔,被我们一遍遍围观
中门进,侧门出,跨过高高门槛
漫无涯际的山脉,正视着我们
群山似乎一直不愿改变容颜
迷雾悄悄为它们披上了纱衣
◎寻味之旅
与大师隔空谈谈生活的艺术
先来满满一碗芦溪咸菜饭
红烧肉、卤蛋、炸豆腐、五香
皮薄肉厚的咸水鸭,特别下饭
秀山丽水出好茶,闽南人的待客之道
一下午的诗歌分享会,春风拂面
盛情难却,一场夜宴拉开序幕
方言俚语增添了乡味
无公害溪鱼、海鲜粥
来一盘拔丝红心地瓜与芋头
证明闽南人的口味,也能广为传承
宾客逢酒俱欢,谈笑之间
不知不觉已多饮了一杯、两杯……
◎寻人之旅
那个风雨夜归人
驱车千里前往银城的女诗人
将故乡的爱融于笔端
桌上诗集散落
新采撷的鸡蛋花,像彩色风车
琴音伴着深情朗诵
在诗里寻找,一颗柔软的女人心
故友新交,落花生般果实累累
馈赠的蜜柚,红心般焐暖深秋
屋外黛青色远山,伸展臂弯
草坪绿树、中低层楼宇被环抱在怀
半空中的飞鸟,呼扇着翅膀
心灵被绿色氧吧不停涤荡
缘起,抑或恍如置身梦境
爱上一座城,恋上一个人
心气平和,如这诗意栖居地
写于2021.10.25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