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都是诗人》
——与四岁女儿温宜沁的对话
(一)
爸爸,我在家太无聊了
我很生气
像家里的门窗一样生气
(二)
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一个按钮
而且是别人按不到的按钮
我想吃什么,我想生什么气
只有我自己才能决定
(三)
为什么会下雨
因为天空公公生病了
而且天空公公找不到医生
(四)
为什么有黑夜和白天
因为我在和时间爸爸捉迷藏
2020年立秋
《秋风辞》
当灵感
像一片枫叶静躺大地时
也许您已经听见秋色染尽万物之天韵
而我斜靠在
四季更替不清的闽南樟树旁
习惯于用火柴棍
点燃闽南之外的思念和记忆
《追月》
寒风依夜轻轻拂袖
月移后山静静云翻
渺小的生物和庞大的自然
彼此矜持在距离模糊的两极
各自淡衡的较劲
在我仰望间出现失衡
此时,在一扇月近内心的窗前
问何,何问;问天,天问
难解象牙塔上空的马鞍山情结
《年味》
回到户外青山手可移的武平农家
总有一股心怀1500米海拔的亲情
伴随着冬阳暖风延年飘逸
路是被鞭炮放红的,枯枝上也是红彤彤的
我推开老房子大木门
放走了用乡情喂饱的老鼠
童年的足迹在守望38年的土房里滋长记忆
贴对联、挂年画、炸年糕、围炉、开门迎春……
那浓浓的乡村年味屏蔽了仅有的2G信号
这深深的过年亲情高过海拔1500米的大山
《夜羡》
夜黑的深处——太冷静,太心空
此刻的心境
唯有子夜半竖的时针
在装饰我的夜场
抑或在掩饰冷雨沥沥的微伤
其实此时
谁不想从卧室的温床醒来
猜忆子夜中的梦幻?
谁不想静躺妻儿熟睡的身旁
等待被鼾声呼醒的天亮?
《夜睡东山海上》
(一)
8月21日,七夕桥一定断在海边
看那汹涌澎湃的海潮
卷洗衣层又一层的细沙
分明是七夕情人怀孕后的泪花
(二)
海,可以沉夜
夜,可以没海
海在夜里睡梦般水平相接
我却在海上静听慢慢涌来的黎明波光
(三)
儿子和我都喜欢蓝色
蓝色是海的远望
原来海上蓝色的荡漾恰像孩儿调皮地飞翔
需要端下来认真欣赏
你看儿子不停地尝试又不停地踏浪
便知蓝色的土地上
埋葬了多少童年的时光
《夜臆》
心脉的焦虑与时针的恒动
在深夜里静静地默视
我祈求黑夜给我一双狼眼
隐镶在城市高空中
用来寻找被冬天绑架的春天
你看
生活与时间对折不能重叠的部分
就有拥尘而生的芽根
《窗棂》
从过去影忆到今天
我总把窗棂当作镶在四季的岁月
只有木土延演成钢铁水泥石膏条
和我爬窗探脑到倚窗而忘的心旅
有着同样的变故
每当我呼吸着透窗而来的月光光
你是否在倚窗阅读一扇木土黑夜沉浸的窗户
现在我常常一手扶着窗棂
一手扶着记忆
遥望月空的深邃
《清明》
清明时节的乡村明显高出山头
山那头
烟归烟、土归土、尘归尘、人念魂
山这头
纸钱、檀香、思念把故土打扫得格外明净
此刻,我随意地锹起一寸泥土
都熏漫爷爷奶奶曾经带土蒸制的老酒
《石头》
2015年的第一天
我把积淀在石头上的2014灰尘
轻轻拂去
石头焕然一新的转身
沉默不语
我柔软的内心
不经意地读出
其石心流露的坚硬的泪珠
也许是因为
岁月与石头之间
隔着一层厚厚的秘密
《云影》
为寻找所谓的云影
整整一周我在翻阅着过去发黄的记忆
假装孤寂成一具鱼竿
斜靠在还未吐芽的池边树
故作深沉和悲伤
当候鸟叼着云朵在空中翱翔
当饿鱼嚼着鱼饵在水里奔跑
此刻,我的身影在摇晃着空中的云影
《午夜的街头》
每当我仰望夜空时
午夜的时针像把双刃剑
把我的梦劈成疲惫的记忆和黎明的期待
梦醒了
有人梦游站成亮度模糊的路灯
为迷失在灯红酒绿的人群
跨过醉意惺惺的斑马线
把东倒西歪的语言
堆放在午夜的街头留念
《红灯,绿灯》
红,绿,灯
与生命产生了彼此联系又不可分割的信号灯
六岁的儿子曾经发问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我勉强地把红灯、绿灯想象成城市与乡村的特点
说城市的马路又长又宽,需要红绿灯控制时间
乡村的牛径又窄又弯,需要汗水收割秋天
我们走在道路上
不要轻易按错装在天堂门口的灯
《板凳》
板凳是木土做的
故事是板凳做的
我座在板凳上看你时
感觉离你好远
你座在板凳上听课时
我感觉离你好近
板凳时冷时热
你也时热时冷
我时忧时愁
所以那年我没有参加高考
感觉自己还不如你屁股下的板凳
可以被你推在桌上
也可以搬在教室外
板凳横竖都有故事纠缠着
那高中读书记忆
《现实》
为什么我的内心
总难以和夜色融为一体
深夜的质问
至今让我一直怀疑黎明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