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舒适的诗写是一种人生境界
——浅析周小波的诗歌特色
红力
六零后的周小波,诗也像他的年龄一样成熟。我也是六零后,知道这个年龄段男人所有秘密。作为一个喜欢诗歌的人,我自认为我是懂得六零后男诗人的。
周小波的诗很通透。我用通透这个词,首先是指他的诗学观念的通透。他的诗不和既有观点较劲,不和认知较劲,不和生活较劲,不和语言较劲,也不和自己较劲。他的诗写对象就是日常经历和经验,语言自自然然,叙述状态自自然然,並不刻意植入什么,或者追求什么,而一切便在其中。读他的诗,你能感受到一种自然自在的舒适。
六零后经历了中国变革的大时代。他们即感受过苦难中国饥寒交迫的尾巴(中国刚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酷的时期,他们出生),又懵懵懂懂经历过文化革命的幼稚与狂热,即目睹过物质极度匮乏的贫困与文化封闭荒芜的贫瘠,又亲身经历了物质的飞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带来的世界各种文明的交融与文化碰撞和冲击,他们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因而,在他们身上,混合着思想的丰富性和矛盾性,混合着入世的复杂与出世的简单,混合着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冲破自身文化蕃篱的纯粹冲动和抗争性。他们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新历史的再造者,也是站在世界高度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反思,重新再认识再评价再丰富的一代人。
我敢说,作为六零后这一代人,正是由于他们经历了少年时代物质和文化贫瘠,他们才更加懂得珍惜,这造就了他们青壮年时代如饥似渴地自觉学习和吸收。他们大学期间,正好赶上国门打开,各种西方思潮洪水般涌入,这就像在贫瘠的土地上施了营养丰富的化肥,给了他们极好的吸收成长机会,这是六零后一代人的幸运。
我说周小波的诗通透,也是基于这种六零后的成长背景而言。他既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同时又本能地吸收本土文化的滋养,既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又能接受当代艺术的先锋精神,这些都使得他对自己的诗写和言说方式充满自信,这就是他的诗能够处于一种自然舒适状态的原因。
我发现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就是六零后许多人都自觉地开始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在诗歌方面,他们许多人都会从《诗经》出发,系统研读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学习领会自古以来的传统诗歌精神,体验古人诗意的生发、感受和营造方法,体会两千多年中国诗歌传统的传承与变化,探索诗的精髓,探索诗歌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他们中的佼佼者者,最先意识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自己的言说方式,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试图用自己认可的语言,写他们自己的故事,写他们自己的精神风貌,这些诗就自然而然携带着当代文明密码,携带着当代人文精神。他们的诗本身就是历史纪录的一部分,写进他们诗中的自然就散发着时代气息。
周小波的诗显然从传统文化吸取了大量的养分,这些养分已经成为他自觉书写的文化基因,在他的诗写过程中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用典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特色。用典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把纵向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平铺在你的面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直观比较和思考,从而达到一种再认知,生发出新的审美情趣。用典还可以借助于典故自身所携带的信息量,用极少的文字承载更加丰富的内容。典故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传播承载方式。周小波的诗虽然是现代诗,但在借用典故方面也是做得很好。比如《一双绣花鞋》《走在民国范儿的北山街》《下北山,去曲院》《寒山拾得》等诗中就有大量典故,熟悉这些典故,读他的诗时就能感受到他蕴藏于诗行中的那种激情。
周小波的诗长于叙事。无论他想表达怎样的情绪,都会把这些情绪融进他的叙事结构之中。这也是源于他对中国两千多年诗歌传统精髓的继承。叙事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杜甫,白居易等诸多大家都长于叙事。《诗经》中保留了许多叙事诗,汉代乐府中也有大量的叙事诗,叙事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深远影响,而叙事手法中对于典型细节的捕捉与描述,对于诗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小波显然对叙事的诗歌传统了然于心,在他的诗写中也是运用自如。比如《桃子甜了》、《漂浮在黄梅雨季的端午节》都是很完整的叙事诗。《桃子甜了》便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塑造了两个命硬的人相爱相杀的生动形象,把生命中的爱恨情仇描写得惊心动魄又温暖甜蜜,而夹在中间的梅既有自己碍于面子的矜持,又有一种生长于骨子里的良善。诗人用短短36行诗句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通过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与温暖。事实上,周小波的诗大都是在一种叙事结构中展开的,他的诗都是写他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从他的每一首诗中都能看到诗人自身的存在,在本质上这就是一种非虚构写作。
周小波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地域性。地域性写作几乎是六零后诗人的一个共识。我在许多诗人的诗作中都发现了这一点。这或许是客观环境的烙印?
周小波的诗显然是江南的,他的许多诗都与杭州有关。至少我读到的这组诗就是江南的。
比如那首《下北山,去曲院》就是典型的描述杭州西湖景致的诗。读这首诗就仿佛跟着诗人游历了一遍西湖风景。你必须了解西湖每一处景观和景观所承载的人文积淀,才能从这首诗中读出那种洋洋陶醉的情怀。诗人几乎是一句一景致一句一典故,如数家珍般把自己与朋友一起喝酒的活动、环境和心情叙述出来,字里行间流露着得意与陶醉,那种陶醉的醉意可能比酒精作用的醉意更深更浓。在他的诗里,时空被超越,历史显示在同一个平面维度上,它们不再有时差,那些历史和历史人物汇聚在一起,在他和他的朋友所经之处,在杭州西湖边。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诗人。这也或许就是那句“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深入了人心吧。坚持地域性写作,把自己熟悉的水土呈现给世界,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文化”自身的含义就是给地域性不断增加人文的积淀。
从这个意义讲,“地域性”写作的广义理解可以推广到“行走的写作”。这样,诗人写作即可与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传统打通了,也可与世界不同的文明打通了。即可追溯到与唐代诗歌传统的一脉相承。杜甫、李白及诸大名家无一不是行走的写作,正是由于他们,祖国的山山水水才有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
2021.9.16日于北京
附:
下北山,去曲院
周小波
昨晚提着梦,从北山自带酒壶下山
循着味儿下山
金沙溪的水流经了曲院跌成了好酒
此处无酒哪儿成?
红墙里是被十二道金牌追回的岳飞
剑门关上是笑死的牛皋
西湖边的好汉武松最惬意,闻着酒香长醉
可惜,曲园不知何时断了酒脉
只留风荷扮的独脚鬼
有诗无酒,更像断了一条腿的士兵
再也无法冲锋陷阵
好在宋舍流香摆渡过了千年,停泊在案上
葡萄花生米佐酒,把微醺描在了眉上
一扬,笑声便落了下来
找个由头,和酒友一聚是最开心的
那酒香便从名字里溢出
在曲院击打酒缸发出了宋朝会说话的酒声
“呔,没喝就别拍我肚子”
怀里揣着醉的大鸟
飞上西山的垭口,全身涂满金色的余晖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