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情感与哲思的平衡
——简评杨献平《寺庙墙壁上的落日》

醉翁



喜欢读杨献平老师的诗,在意象背后饱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思考、批判和深深的悲悯之心,这是一个优秀诗人出发的基点。从这里出发,我们一起去探寻诗人思索的脚步和精彩的构思。

《寺庙墙壁上的落日》,诗的题目,仿佛一幅油画,灿烂的金色的庙宇瞬间在大脑中浮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上,诗人的情感是否和我们一样,会想到安详、想到归属、想到生死呢?是,也不是。安详、辉煌是“是”。然而,这背后,诗人感受到的是沮丧。从而,将读者引导对沮丧原因的的思考和探寻,为什么?当辉煌的落日“与人间某些事物的碰撞/如生死、别离、战乱和人祸”,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的就是“无奈/孤独、失败,酒醉后的惆怅”。也就是在这表面的安详、辉煌之下,是世间从未停止的苦难。而这些苦难植根于“执念与愚妄”。

诗人于诗歌的结尾,借助“泥浆”“琉璃”“油漆”“花朵与枝叶的裂隙”这些自然而带有永恒价值的物象,意在强化人类所经历着的和已经经历过的“生死、别离、战乱和人祸”的空无和渺茫。历经岁月的淘浣和时间的洗涤,什么能够真正留存下来?不是人类的这些虚妄的“执念与愚妄”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磨难,留下来的只是那些不可能被磨灭的事物或者印痕。

由此,我们反复诵读,便对诗人心中的沮丧更加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也随着诗人对寺庙墙壁上落日的观望,而得到对于人生的些许感悟,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悲观的。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富有韵味,情感与哲思在诗中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使读者随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而内心深受触动。最喜欢一句“凡俗的东西恰如流光/神圣的只是:落日在寺庙墙壁上的荡漾”。不仅颇有哲思韵味,其中用词也具有流动之感,不仅是流光的流,还有“荡漾”,那种夕阳之下,庙宇墙壁上仿佛浮动蒸腾着暖暖的光霭,真是妙不可言!


附:
寺庙墙壁上的落日

杨献平



我觉得安详,辉煌之中
藏着全人类的沮丧,更多的是落日
与人间某些事物的碰撞
如生死、别离、战乱和人祸
很多人从中找出无奈
孤独、失败,酒醉后的惆怅
凡俗的东西恰如流光
神圣的只是:落日在寺庙墙壁上的荡漾
停留的那一部分
只是错觉,时间中一小撮泥浆
浸泡的琉璃,石头上的油漆

花朵与枝叶的裂隙
此外一切皆是空、无,执念与愚妄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诗好评,学习,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落日在寺庙墙壁上的荡漾
停留的那一部分
只是错觉,时间中一小撮泥浆
浸泡的琉璃,石头上的油漆

花朵与枝叶的裂隙
此外一切皆是空、无,执念与愚妄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