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溯与反省中,找到历史光芒折射中的自已
——简评党水北《新年日记(组诗)》
周健
六十年代生人与父辈的关系应该是最个性和最具典型意义的关系。
跨越多个制度的父辈们身上承继了过多的民族负累与艰辛,好不容易盼来了新中国建立,人民安居乐业,有心也有力来育好一代子弟,这就是六十年代生人最开始展开的美丽的人性的图景。但随即遭遇到困难时期打破了这种良好的期许与执着,而宿命重新构建了父与子更复杂更丰富的生活与亲子关系。自此,当父亲渐老甚或揖别而去,突然打破了固有的超越血肉关系的现实关系后,回味反省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人生感悟浓烈得无法化解,这种采自内心的酒浆也许只有自己能品咂出其中生活的极味。《新诗典》主持人伊沙老师感叹60年代诗人纷出,状态叠出,诗写多能,大概与一辈人特殊的经历相关吧。
沿着父辈的足迹前行,一路沧桑,一生起伏连绵,贫穷年代,物质贫乏,逼着活人使出浑身解数而练就了多艺多能之身,在父辈们承重的生命体面前,六十年代生人压根儿不敢妄称好男人,而由此所激发出的对于长辈生命的尊敬与敬仰是难于熄灭的。《父亲的简历》是自父亲照耀了最初的黑暗以后,自自己有了曲折起伏以后,自人生经历了颠沛流离以后,人生的浮华喧嚣走向个体生命的真正的醒悟与反省。《刺》则是一种忏悔式的回顾。所以,在《新年日记(组诗)》里记录的心路历程是不断地回返到生地不断地走近永生般的父辈面前,被父辈身上反射出的神圣光芒所照耀,是自外而内又自内而外的,也是自然与真诚的照临与记载。但是,他们(诗人)又是不同于父辈的一代新人,只是在遇到一段曲折后不时要得到精神的给养和补充,“换上一双新鞋\走的,还是去年的老路”,在内心的最隐秘处却也在渴望
“叫醒一株旧年的桃花\并用它,点亮一个未知的\春天”。
《父亲的简历》呈现是很隐蔽的。
口语的,看似单线条的随意排列,时间线性的勾勒,其实内里却大有章法。诗的场景呈现是围绕一个人生的历程来交待的,几乎没有外部的环境叙述,这恰合题目所给限制。它更专注于时代给予一个人的生命个体的生存过程来呈现,客观叙述式的冷静笔法,没有拖泥带水的迟疑,也禁止了内心的生命感受与内心的觉悟传递,删除涌泛于心的从外部现实转入内心的过程,诗写的推进速度非常高效,让读者遽然之间从划过的历史与时代的星光中见识一个人炫目的一生。这首短诗着意于外部生命痕迹的变化,却鲜明地传递出了一种内在的生命的气象与律动。在一张履历表的面前,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那种无法按捺的追溯式的迫切,一点一滴,都是诗人自己精神的扩张和对现实的介入意识。看似笨拙却是有大气隐身于分行之中,以隐喻的方式推进一首诗的生成。其实是在依托父亲的生命历程袒露自己的某种精神向往,这构成了一首诗隐与显的双层结构。
一首诗是有局限性的。正如一个人一样,局限,反而是圆满。对于个人而言,没有绝对的圆满,局限是正常的。一个人的局限的方面恰是他生命的特征,在时间长度之中决定性地规定了个人生命体最本质最个性的内涵,也是诗意生成的源泉。正像我们说个体的想象无法超越具体的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地位,有限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所对应的个体具体事实。反过来,一个人所理解并实践的事实,具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说,这首诗是通过一个人的简历呈现整整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个人的父亲,也是所有人的。这是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这恰恰构成了这首生命之诗的内涵。可以说这首《父亲的简历》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所呈现的富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线条或痕迹,具典型的时间的内在秩序的认知意义。
从时间上来说,《父亲的简历》是一个历史的完整记录,是正叙,而《刺》则相反。“肉身”脱离了故乡,只有坡、树和胞衣留在原地。《刺》写的是栗子成熟,从敲打、运输、剥离到带走的过程,但它已完全超越了这个具体的时空和事件本身,而升华成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象征符号系统,是从一个特定的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后,主动地回省的结果。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跻身城市,完成身份转换,成为新城市人。采摘栗子事件所形成的叙述框架实际在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巨大的时光网,云存储,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无不感受着这张网自身的魔力。这一张网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隐喻性结构,与人类社会的某一时刻同构,与一批人的命运相连,并直接指涉人类自身及其黑暗面与忏悔内容。一方面是故土难离,因为它是自己的原乡,是生命最初的受难体,有难于割舍的情结;另一方面城市激活了青春,激发了新生血液的意识与觉醒,让城市新驻民越来越远离自己的过去。这种事实的客观的背反与决裂不可预计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带着时代的阵痛,也带来新鲜的刺激与革命性变化,不是单纯的善良孝顺与忘本背弃所能完全解释的。诗写呈现了一代人身上的烙刻的记号,这是始终带在行程上的,构成生命体本身的行李或负重的一部分,是时代和时间在一个个人身上打上的印记。
诗写是浅白与切近生活的。诗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客观使然,自动放弃了对深度和意义的消解。《刺》中,诗人充分运用一连串细节、场景和戏剧性策略,构建诗的“隐喻”体系,摒弃了纯抒情式的呈现方式,以更多切肤感现场感的叙述方式以强烈的带入感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一代人自精神层面对于传统的固执般的纯抒情的反动。诗中,大量细节、经验叙述取代了典型意象的组合,打翻以意象为中心的确权地位,诗人的款款叙述有一两拨千斤的巧妙,不断消解已经流行并被关注的习惯性动作,以事实的诗意隐约弹拨内心心曲,诗在世俗情状与诗性言说的簇拥对比中,凸现突兀的亭亭玉立的姿势与深度的对现实的体察测温式语言范式。其诗将叙述与抒情有机结合,浪漫主义张扬的节制与现实主义冷涩的消除的融洽,有叙述而不惟叙述;叙述为显,抒情为隐,二者相携相映,相伴而生。《刺》注重结构与剪裁,很在乎细节的遴选和结尾的安排,强化的真实性形成特有的余韵发散,这使得读者在回首之中感觉其叙述独生的光辉,折射出后现代诗人独有的风采和个性发挥。
组诗的叙述是“浅”的,但诗作的意蕴是深的。没有煽情,但其感情却毫不含糊地渗透在每一个字句中!这种以叙述推进抒情的方式,所带来的好处,是诗歌弥漫着动人的风景和不能言说的情绪,像生活本身一样,不沉潜,不张扬,率性自洽,浓浓地包裹又在阳光的铺洒和霜雨的衬托中自然散发。
最具有价值的地方表现在所呈现的诗意的事实,是有个案到普遍的提升的意义与价值的,它写出了人生、现实所具有的普遍的特质:活着,感受疼。这首诗的语言并不高深,抒写的哲理也很普通,但作者从具象到抽象、从个体到普遍的诗意发现和表达,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与自己相关的人生思考。著名诗人刘川说:“诗,既是日常的,又是恒常的——基于经验而又超越了经验,达到了对词根(事物存在)的启发与照明”,这组诗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这一点。
仅仅满足于线性结构所需要的对过程的明白叙述或事件的简明罗列,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这组诗坚持让叙事和抒情无间结合,进行及物的抒情,也即“叙事当成策略:修辞(技法)的策略和结构的策略”(李汉超语)。
附:新年日记(组诗)
党水北
腊月二十九。老黄历上写着:宜祭祀、宜祈福
回老家去
叫醒父亲和母亲,叫醒
种在故乡的炊烟
除夕。就这么熬着,等待
古老的钟声,敲开
新年的大门
初一。换上一双新鞋
走的,还是去年的老路
初二。云台山上,我
叫醒一株旧年的桃花
并用它,点亮一个未知的
春天
父亲的简历
生于公元1929年五月初五(农历)
上过朝鲜战场,后勤保障兵
当过大队支书,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计
中共党员,生产队员,家庭成员
烧过炭,酿过酒,搓过草绳,打过草鞋,享受过抚恤金
栽过苹果树、杏树、梨树、樱桃树、枣树、核桃树若干
嫁接过柿子树、桃树、板栗树数株
没见过父母,没进过学堂,一生很少生病
能识字,能写字,能拨算盘,能唱孝歌
继承老房一间,新盖房屋两次共计瓦屋三间
抚养过子女共四人,现有孙子外孙八个
公元2014年12月4日(公立)离世
享年八十有五
刺
多年来
栗子成熟,我便回到故乡
拿一根竹竿
敲打一棵棵树木,敲打
叶子和满树带刺的果实
栗子有止不住的喜悦,藏于草木之中
我一个个叫它们回家
剥开带刺的胞衣
取出它们饱胀的肉身
这么多年
我已习惯把栗子带在身边
把带不走的树、落叶、满坡草木
和长在栗子身上的刺
留在故乡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