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红力 版主   /  2020-8-7 20:42  /   222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他象石匠一样写诗
——读丁不三的诗有感

红力

丁不三试图用他的诗歌语言完成他对真理的思考和追求。所以,在一次发现或顿悟闪现时,他总是试图把它们雕刻得像一句箴言。他像一个石匠一样地雕琢,只为让他认知到的真理更加醒目,更加吸引人们伫足沉思。

正如他写的《纪念碑》:“不朽刚好能证明腐朽”。当这个发现在他的头脑中闪现时,这首诗就诞生了。于是他就把这首诗,雕成了纪念碑的样子,让人们看到这首诗或者看到纪念碑就会想起事物要彰显的意义的反面。

丁不三是个反现象主义者(这个词是我自己刚刚杜撰的,用来说明丁不三看待事物的方式)。他认为一切表象都不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都隐藏在表象的底层。所以,他怀疑一切表象(这只是我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观点让他对任何事物的表象都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不断挖掘。他像个石匠,不断地凿、凿,把一块石头凿成一个雕像,从石头的表象中凿出他要的真像。

所以,对于不确定性的东西,他就借助一种叫做诗的语言去描述,经过他的描述,一些看似确定的东西反而变得更加不确定了。而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反映了事物的某种确定的性质。比如他写《偏见》,你在没有读他的《偏见》之前,你可能对偏见还持有自己的看法,尽管这看法自身也是偏见,在你读了他的《偏见》后,你只能陷入一个抽象的算式里似懂非懂了。

他已习惯了用比喻说话。所以,他的诗几乎是用比喻这种工艺构成的,明的,暗的,显的、隐的,构成了他的诗歌密码。读他的诗就像是从事破译工作,需要费些脑子。

这并不影响丁不三用他的凿子将他的诗句雕刻成铭文的样子。例如《供词,或喻言》这首诗四段八行,每两行都有单独铭刻的价值。尤其第三段,更是掷地有声。这种对句子的精打细磨既彰显了丁不三想让这些诗句名垂历史的野心,又彰显了他做为一个当代诗人所具有的驾驭汉语的天赋,同时也彰显了他做为一个诗人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深度。

丁不三对世界的感悟时而也会是情绪化的,而正是这种情绪化构成了诗的特质。关键在于他能把这些情绪溶入到他的语言中,让人似乎能感觉到那种情绪的冲击却又无法用其它语言真切地复述它,而只能在他的词语中去慢慢品味。例如《回忆是什么》所描述的那种思绪中辽阔的空寂。

想象力是丁不三另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暗器。他的诗歌语言的诡异来源于他诡异的想象力。“好吧,也许到了秋天//我们就会被收走——我们会被人当成//两个浪费了羞耻的暴徒//内心里都是些荒诞的想法//比如说,我爱你——而你//不过是一只节约了三个春天的斑鸠”。我不知道这些想象是从哪儿来的,“浪费了羞耻的暴徒”“节约了三个春天的斑鸠”这样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我实在无法找到他发生的源头。但用这样的语言形容两个个体之间的爱的纠葛的确新鲜而令人难忘。

2020.7.6红力于北京

附丁不三的诗

纪念碑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千万别看它——
你看它时它就会
说出石头一样的话

“不朽刚好能证明腐朽”


偏见


无花果
对花的要求

两个人的
除法算式
集体意识中的
函数极限


夜三行


给世界以黑色的地毯,乌贼和墨水,黑猫和黑手党
他们在操场上集会,他们都戴着白手套/而
历史反复改变表情,人民频繁更换他们的皇帝


用比喻说话


象形字。屠夫。冰冷的古代皇帝
排列整齐的剥皮刀具闪着银子一样的光
肥大而油腻的法律。充血的妃子
在广场上公开生殖,她觉得
大臣们都很可靠,子民都很忠诚

诗人又写了一首臭虫一样的诗
歌颂他有一所伟大的房子

像一辆走错路的卡车耗尽了汽油



化妆


丑的手术,美的监牢

一个人的脸上
表演另一个人的容貌

每天都要从反面擦拭的镜头

——这就是
美可能熟知的那个人

承认在某个美的时刻欺骗了美
而这首诗更糟糕
——像凶手担心缺少凶器
歹徒从不放弃歹意


一顶帽子


大王在虚拟的高潮里表演
——他需要用两个礼拜
来澄清这世上并没有灾难

但那只邪恶的黑鸟绝不会
用一个房间来存放自己的邪恶
它认为只有人类才会正确理解
关押的意思

它就在人类高傲的帽子上
便溺。


叶子书签


“它是曾经活着的美,或者是
被美翻译的死

对静止的时间保持着长久的耐心
像等着一棵白杨树送给我们秋天的钱币
而我们活着,像刽子手在表演自杀
滑稽,又带着恐惧”

“好吧,也许到了秋天
我们就会被收走——我们会被人当成
两个浪费了羞耻的暴徒
内心里都是些荒诞的想法
比如说,我爱你——而你
不过是一只节约了三个春天的斑鸠”


供词,或喻言


“我曾经计谋偷走你的耻辱
用来伪造我的身份”

“但是现在我会是一颗子弹
带着怒火回到枪膛”

“这个世界的可悲之处
就是谋杀者还在表演谋杀”

“我们都有足够的时间被历史遗忘
——而你不能”


回忆是什么


就是独自在空寂的山中
这时
天蓝得让人绝望
风吹得让人悲伤而更悲伤的是——

那声悠远、又不知来处的雁鸣



讲述
——因为想念一个人


这多尴尬,像一个人在大笑时突然僵硬
像藏着十万头老虎的密林突然起风
谁可以向你讲述:一个人
如何在失望中继续生活
像在稀薄的傍晚
在蔓延出去的山路里遇见
一个慢悠悠的邮差

这样的场景,一定缺少一些像样的词语:
一条狗认错了主人
夜已经打开女人们梦里的开关。
这会让讲述变得乏味
像春末的榆树炫耀几个零钱

她说:“梦只是身体的幻术
但它能带你回到家乡——
在那里,你不需要哭”

“在大兴安,你不需要篝火
你需要的是灰——
那种能让死变得很轻的灰
它们是火的沉默形式
像你,会在和我对话的时候
突然想起,想说的话都已说过几遍……”

“应该是这样的:当我们不再讲述
会有一双手,为死去的树枝送上一只松鼠
但谁会先于我们
找到它?”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8 16:31:25
怀疑表象,比喻,情绪化,想象力……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问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